是的,自我挫败型人格障碍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心理障碍。这种人格障碍的主要特征是个体对自己的能力、成就和自尊心有着过度严厉和否定的评价,经常会给自己施加高度的压力和严格的要求,但却总是感觉自己不能达到自己设定的目标和标准,因此导致了产生情绪低落、焦虑和抑郁等问题。这种人格障碍通常会对个体的人际关系和职业发展等方面产生不良影响,需要及时得到专业的心理治疗。
自我挫败型人格障碍,又称自我挫败性人格障碍,是人格障碍(Personality Disorder)中的一种,主要表现为常感到自己没有能力、价值和重要性,因此常常自我怀疑、自我否定、自我批评和自我惩罚,还可能表现出过度顾虑、消极悲观等现象。然而,相对于其他人格障碍例如 borderline(边缘型人格障碍)或 narcissistic(自恋型人格障碍)等,自我挫败型人格障碍的患者比较少见。
首先,根据研究,在人格障碍中,以 borderline人格障碍和 narcissistic人格障碍最为常见而被研究。和这两种人格障碍相比,关于自我挫败型人格障碍的研究相对较少。这也意味着,自我挫败型人格障碍患者的数量要比另外两种人格障碍少。
其次,在正常人的心态中,偶尔也会有类似于自我挫败型人格障碍患者的症状。即时一个人并不患有自我挫败型人格障碍,但在某些条件下,或在压力和焦虑感强烈的情况下,仍可以出现自我贬低、自我怀疑和自我否定等行为。因此,自我挫败型人格障碍患者和普通人之间有时很难界定。
然而,我们仍然无法否定自我挫败型人格障碍的存在和严重性。自我挫败型人格障碍患者可能表现出顺从、过度宽容和自我牺牲等特质,在与他人的关系中常常产生不健康的依赖关系和自我牺牲的行为。这种行为常常会引导他们进入更加自我挫败的循环中,从而助长他们的症状和心理困扰。
虽然自我挫败型人格障碍比较少见,但是对于患者和他们的家庭和社会而言,这种心理障碍仍然具有重大的影响。他们可能会经常感到自己无所作为,缺乏自信和自尊心,同时也可能无法有效地处理自己的情绪和人际关系。因此,对于自我挫败型人格障碍的研究和治疗是十分必要的。通过心理咨询、药物治疗和其他支持性治疗等方式,患者可以获得更多的帮助和支持,从而更好地处理自己的情绪和日常生活。
声明: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部分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立场或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作者:小黄同学,本文链接:https://www.vibaike.net/article/5283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