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是一种白血病亚型,其特征是骨髓中存在大量异常的粒细胞,而其他类型的细胞减少。这些粒细胞可能在体内积累并导致多种症状,包括疲劳,发热,贫血和消化问题。该病可以通过血液或骨髓检查来诊断,目前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干细胞移植。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hronic myeloid leukemia,CML)是一种骨髓增生性肿瘤疾病,以骨髓细胞增生、外周血白细胞增多和质变为主要临床特征。该病的起始发病年龄较晚,在40岁以上最常见,男性高于女性。
该病的病因尚未明确,但与染色体的突变有关。常染色体有22对,其中1号到22号是同源染色体对,第23对为性染色体。CML患者常常出现染色体易位,即由于16号染色体上的基因在9号染色体上发生了转位。转位后的新基因被称为BCR-ABL,即由BCR(Breakpoint cluster region)和ABL(Abelson)基因形成。
CML的临床症状多样化,早期症状不明显,可表现为乏力、乏力、食欲减退、体重下降等非特异性症状。晚期症状包括骨髓和外周血细胞异常增生、质变、肝脾肿大、贫血、出血倾向等。近年来,由于高效的单克隆抗体的使用,CML患者的生存率大大提高。
治疗CML的目的是通过杀死过多的白细胞来控制病情。目前,第一代和第二代靶向治疗药物,如伊马替尼、尼洛替尼等已成为CML治疗中最有效的治疗手段,大幅度提高CML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而对于无效或耐药的患者,干细胞移植是一种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总之,CML是一种较为常见的骨髓增生性肿瘤疾病。早期症状无特定表现,临床医生要保持警惕。靶向药物治疗是目前最常用的治疗手段,能够有效地控制病情,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声明: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部分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立场或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作者:小黄同学,本文链接:https://www.vibaike.net/article/5152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