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会开具一系列的检查,用于确诊溶血性贫血,检查包括: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血液形态学检查、周围血液涂片、胆红素直接、间接检查、乳酸脱氢酶、尿铁分析、肝肾功能等检查。此外,医生还会评估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家族史和病理检查等。检查结果有助于医生对患者病情的评估,并制定更为科学的治疗方案。
溶血性贫血是由于红细胞破坏过快或无法被清除造成的一种贫血病症,病人的红细胞寿命缩短,机体无法维持正常的红细胞水平。对于患者,医生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检查来确诊和评估病情的严重性,下面介绍一些常用的检查方法。
血常规检查:包括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平均体积、平均血红蛋白量等指标。溶血性贫血时,会出现血红蛋白浓度下降,红细胞数量减少等。
2.外周血涂片:观察溶血性贫血患者的红细胞形态、数量、大小、染色等,来确定溶血的程度、红细胞的生存期以及溶血的原因。
铁代谢指标检查:铁的含量和代谢指标可以反映出缺铁性贫血和溶血性贫血之间的区别。如果溶血性贫血患者的铁含量一般都比较高,且不需要铁剂的补充。
乳酸脱氢酶(LDH)检查:LDH是一种在溶血性贫血时释放的一种酶,在体液的检查中对于溶血性贫血的确诊具有重要的作用。溶血性贫血越严重,LDH值越高。
大块细胞比率检查:溶血性贫血患者的红细胞不是完全被被破坏的,而是呈现出各种不同的形态,根据这些形态可以大致推断出红细胞破坏的原因。
补充:在溶血性贫血的诊断中,还需要进行血液、尿液和骨髓穿刺等检查。其中骨髓检查可以排除由于骨髓造血障碍引起的贫血,因为溶血性贫血患者的骨髓造血一般不会受到影响。此外如果怀疑是遗传性溶血性贫血,可以进行基因检测来精确定位致病基因。总之,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合理选择检查方法来确诊和治疗患者的溶血性贫血。
声明: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部分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立场或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作者:小黄同学,本文链接:https://www.vibaike.net/article/5137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