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身免疫性胰腺炎可以分为两种类型:类型1和类型2。类型1的自身免疫性胰腺炎是指由自身免疫反应引起的胰腺炎,临床表现主要是慢性胰腺炎,通常伴随有胆道炎和胆管狭窄。而类型2自身免疫性胰腺炎也是由自身免疫反应引起,但是不伴随有狭窄或梗阻,主要表现为胰腺内的肿块或结节。两种类型的自身免疫性胰腺炎的治疗手段有所不同,需要根据病情进行选择。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是指机体免疫系统出现异常反应,攻击胰腺组织,导致胰腺炎发生。据研究,自身免疫性胰腺炎主要有两种类型,分别是类型1和类型2。
类型1自身免疫性胰腺炎:
类型1自身免疫性胰腺炎发病率较高,占所有自身免疫性胰腺炎的70%。该病以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R3、DR4为主要关联基因,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胰腺体尾部炎症常见,可导致顽固性糖尿病。该病常见临床表现为腹部疼痛、黄疸、恶心、呕吐、体重减轻等,症状多数于几个月至1年内逐渐加重。
类型2自身免疫性胰腺炎:
类型2自身免疫性胰腺炎发病率较低,占所有自身免疫性胰腺炎的30%。该病与HLA-DRB104:04 /DQA103:01与HLA-DRB104:05/DQA101:03相关。该病多见于女性,发病年龄多在20~30岁之间,所侵犯胰腺区域多为胰头,急性胆囊炎、慢性胆囊炎、胰管慢性狭窄、胆总管梗阻是此种胰腺炎发病的危险因素,可导致慢性胰腺炎。该病常见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性上腹部疼痛,消化不良、体重减轻等。
总之,自身免疫性胰腺炎是一种罕见的、且易被忽视的疾病,需要重视。对于自身免疫性胰腺炎的患者应该积极治疗,控制慢性胰腺炎等症状,预防糖尿病等多种并发症发生。此外,需要注意的是,自身免疫性胰腺炎有可能与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红斑狼疮等关联,需要及时就医。
声明: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部分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立场或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作者:小黄同学,本文链接:https://www.vibaike.net/article/4795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