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痕障碍是一种心理障碍,常见的症状包括:用指甲、指尖或尖物强烈抓刮自己的皮肤,导致明显的损伤和瘢痕。抓痕部位常集中在手臂、手背、腿部和腹部等易于被自己触及到的部位。抓痕行为带有明显的情绪调节功能,常与焦虑、紧张、沮丧、无助等负面情绪有关,但同时也可能带来短暂的解脱和舒适感。抓痕障碍常使受影响者感到尴尬、自责、羞耻,有时难以与他人分享,甚至影响社交和工作学习。
抓痕障碍(excoriation disorder)是指长期不可避免地出现反复的皮肤抓挠行为的一种疾病,通常发生在爪部、手臂、脸部、胸部和腹部等容易被触及的部位。抓痕障碍的症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沉迷于抓挠皮肤:抓痕障碍病人会出现强迫性的抓挠行为,无法控制抓挠皮肤的欲望。即使意识到抓挠会造成皮肤损伤,也无法遏制抓挠的冲动。抓挠动作经常是机械化的,反复地在同一部位进行。
持续性的皮肤损伤:抓痕障碍病人经常会因为抓挠而造成皮肤损伤,最常见的是皮肤破损、溃烂、出血和瘢痕的形成。损伤的部位通常是皮肤最易受到触摸的部位,比如手臂、大腿、脸和胸部等。损伤会很明显,有的病人因为长时间的抓挠会导致皮肤损伤非常严重。
抓痕行为的防御性:抓痕障碍病人对于自己的抓挠行为会感到羞耻和自卑,并且努力地试图掩盖皮肤损伤。他们会选择穿长袖,戴手套或其他衣物来遮盖自己的损伤部位,尽量不让别人看到。
忧郁、焦虑或其他情绪问题:抓痕障碍病人可能会出现情绪问题,比如忧郁和焦虑等。他们会感到自卑、愧疚和羞耻,因为自己的抓挠行为让身体瘢痕累累。
总之,抓痕障碍的症状是非常明显的,如果出现了这些症状,应该及时就医,接受专业的治疗,以减轻自己的症状和改善生活质量。
声明: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部分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立场或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作者:小黄同学,本文链接:https://www.vibaike.net/article/4209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