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呼吸应当在患者有正常的呼吸功能并能独立通气时使用。例如,轻度急性呼吸窘迫或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在情况稳定、意识清楚的情况下应使用自主呼吸。但是,在危急病情和无法独立通气或无法保持通气的情况下,应考虑采用人工呼吸方式,确保患者的氧气供应与二氧化碳的排出。此外,对于心跳停止的患者,也需要立即进行胸外心肺复苏包括人工呼吸。
自主呼吸和人工呼吸是医疗急救中常用的两种呼吸方式。在某些情况下,使用自主呼吸比人工呼吸更加有效,更加安全。以下是在哪些情况下应使用自主呼吸而不是人工呼吸的情况。
意识清醒的患者
如果患者意识清醒,无法进行人工呼吸。在这种情况下,应当让患者自主呼吸来保持氧气依赖的组织和器官得到充分供氧。
轻度呼吸道受阻或肺部气道分泌物过多
轻微的呼吸道受阻或肺部分泌物过多时,颈管通气或口内面罩通气等方法容易造成更大的呼吸阻力,造成氧分压下降,所以应选用更加安全的自主呼吸方法。
中等体重的成年人
中等体重的成年人,通常不需要保持内源性或人工通气以维持正常呼气二氧化碳浓度。他们可以通过自主呼吸来保持充足氧气供应和二氧化碳的排出。
术后患者
术后患者需要静心休息,如阻滞性或反应性呼吸困难以及胸部或腹部肿瘤的患者通常不需要人工辅助通气,因为这样会增加对呼吸的扰动和疼痛。
总之,在许多情况下,使用自主呼吸比人工呼吸更加安全可靠,能够维持体内充足的氧气供应和二氧化碳排出,有助于患者的康复和病情的恢复。当然,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人工呼吸也是非常必要的。使用不同的呼吸方式应该因人而异,综合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判断和处理。
声明: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部分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立场或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作者:小黄同学,本文链接:https://www.vibaike.net/article/2480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