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火,这在先秦文献中,常常被用于比喻烈火的形状,如诗经有云:“瞻彼狗火,烈烈难绝。”其实在中国的成语中,关于“狗火”的成语并不多,具体来看,有两个,即“狗火闪烁”和“狗火上蹿”。
“狗火闪烁”是比喻胃火旺盛、口渴的症状。引申为焦躁不安,心烦意乱。这个成语出自《中庸》,“瞻彼狗火,烈烈若可拭”。《中庸》的解读是:“看那火苗一时又一时闪耀,那时是多么旺盛,仿佛可以用手拭去。”
另一个成语是“狗火上蹿”,这是原是描述火势旺盛,比喻怒火中烧,气愤填膺的情绪。与“狗火上蹿”的比喻用法相近的成语有“怒火中烧”“气冲冠”等。
总的来说,围绕狗火的成语虽然不多,但都体现了其象征怒火和躁燥的含义,因此在描述人物状态,特别是情绪激动、怒火中烧时,常常用到。
那么狗火要怎么理解呢?在古汉语中,“狗火”是指天边的红色火炬,旧时称狗火指南针,于是有了南火也称狗火。另外,狗火在易经中象指人的志强,故在成语中善于用来形容人的怒气和不安。
那么,狗火成语在现代的使用中也有一些新的用法和解释。例如”狗火上蹿”也常被用于形容人热情高涨,人工的活动或者热度往上升。这样一来,它就充满了活力和生机,是一个非常积极的词汇。
声明: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部分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立场或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作者:8242566@qq.com,本文链接:https://www.vibaike.net/article/20015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