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上谈兵”通常形容那些只是理论上善于战斗,但实际上并没有真实战斗经验的人。这类人往往在书面或口头上对战争战术有深入理解,然而在实际战斗中可能会表现出不足,因为只有真正的地现场经验才能修正和补充理论知识。所以,“纸上谈兵”的人物并没有特定的指代,是用来形容一类人物的概念性词语。
扩展理解”纸上谈兵”,这个成语源自南宋文人周必大的《拙政园记》中的一则寓言。公元1130年,南宋大将吴振打败了北方的金国军队,然而南宋朝廷里的文官们却没有人写论文赞美他的功绩。于是一位名叫周必大的文官提出,吴振的胜利在于实际的武力,而文人的知识只是纸面上的,即”纸上谈兵”。从此,这个词就被用来形容理论和实际经验之间的差距。
不过,每一位”纸上谈兵”也可能在某一个时间和地点逐渐转变为能够将理论和实务相结合的专家。因此,对于”纸上谈兵”的人来说,理论的积累未尝不是一种有价值的能力,关键在于他们如何通过实践,将这些纸面上的知识转化为实际的成果。
“纸上谈兵”也提醒我们在任何领域都需要平衡理论与实践。掌握了理论知识并且经过实践锻炼的人才能达到真正的专业水准,而侧重于理论或实践的一方面都有可能导致成功的机会大打折扣。
声明: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部分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立场或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作者:5852550@qq.com,本文链接:https://www.vibaike.net/article/19954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