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一个节气。在这一天,阳光最为强烈,白昼最长。诗人们充分利用了夏至这一特性,以娴熟的笔法和深邃的情感,描绘了一幅幅夏至的图画。
唐朝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有“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一句提到的”白日依山尽”就隐含有夏至的意味,描绘的是日落的时刻,太阳似乎要附着山峦一下子落入地平线,夏至日的夕阳如此耀眼。
清代诗人纳兰性德的《夏日山中》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这句诗描绘了夏至日,在暮色温柔的包围下,山水之间的疏影被夜晚点缀,一切都显得那么安静和和谐。
现代诗人马一浮的《夏至》诗中,“夏至的阳光留在绿叶上,露水蒸发之后却更清凉。”这句诗描绘了夏至日阳光炽热的场景,虽然炎炎烈日,却也可以寻得一丝清凉。
可以看出,描写夏至的诗句,无论古今,都表达了人们对大自然的那份敬畏和神秘的情感。诗人们通过将自身情感寄于自然景色中,为我们展现了一个个生动鲜活的夏至图景。
无论是古今,描绘夏至的诗诗句都充满了情感和画面感。它们或描绘了夏至日的阳光炽热,或描绘了夏至日的清凉,或描绘了夏至日的夕阳。这些诗句都让我们感受到了夏至这个节气的美丽和魅力。
声明: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部分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立场或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作者:7994545@qq.com,本文链接:https://www.vibaike.net/article/19921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