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体的笔顺,以及育的笔顺对应的知识点,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体的笔顺笔画
体的笔顺笔画依次是:撇、竖、横、竖、撇、捺、横,一共7画。
一、详细释义
1、当读音tǐ时,意思有:人、动物的全身;身体的一部分;事物的本身或全部;文章或书法的书写形式。
2、当读音tǐ时,意思有:事物的格局;亲身经验;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
3、当读音为tī时,意思有:家庭成员个人的私蓄的财物;亲近的。
二、相关词语
1、身体力行,一般多用来表示努力实践,亲身体验。出自《淮南子·氾论训》。
2、四体不勤,形容人不参加劳动,脱离实际,分不清稻、麦等谷物。
3、体规画圆,意思是按照圆规画圆形。比喻照老规矩办事,不知道变通。
4、体无完肤,意思是全身的皮肤没有一块好的。形容遍体都是伤。也比喻理由全部被驳倒,或被批评、责骂得很厉害。
5、四肢百体,意思人体的各个部分。泛指全身。出自老舍《赵子曰》。
6、体贴入妙,意思是指体会领悟深刻细致,而使描写或模仿巧妙逼真。出自《啸亭杂录·檀栾卿》。
三、造句
1、身教重于言教,领导要求群众做到什么,首先自己要身体力行。
2、我们应当身体力行,畅所欲言。
3、他虽然被敌人打得体无完肤,却仍坚决不投降。
4、那个人睁开眼睛,看着他的伤处,他几乎体无完肤了。
体的笔顺
体的笔顺:1.ノ(撇)、2.丨(竖)、3.一(横)、4.丨(竖)、5.ノ(撇)、6.㇏(捺)、7.一(横)。
体,汉语常用字(一级字),读作tǐ,最早见于战国金文,其本义为身体,是全身的总称,本体、主体,又可引申为本质、法式、准则、规矩之义。《易文言》:君子体仁,足以长人。《诗衞风》:尔卜尔筮,体无咎言。
体组词:
物体、全体、体育、字体、体操、体温、通体、膘肥体壮、遍体鳞伤、体无完肤、躯体、魂不附体、融为一体、媒体、体面、液体、体魄、具体而微、体谅、身体力行、得体。
体恤、五体投地、量体裁衣、客体、本体、体育运动、印刷体、幼体、天体、噬菌体、有机体、个体、母体、绝缘体、体例、人体、星体、集体经济、纪传体。
体的笔顺是
体的笔顺是撇、竖、横、竖、撇、捺、横。
基本释义:
1、人、动物的全身:身~。~重。~温。~质。~征(医生在检查病人时所发现的异常变化)。~能。~貌。~魄(体格和精力)。~育。~无完肤。
2、身体的一部分:四~。五~投地。
3、事物的本身或全部:物~。主~。群~。
4、物质存在的状态或形状:固~。液~。~积。
5、文章或书法的样式、风格:~裁(文学作品的表现形式,可分为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文章的体裁,如“骚~”、“骈~”、“旧~诗”)。字~。
6、事物的格局、规矩:~系。~制。
7、亲身经验、领悟:~知(亲自查知)。~味。身~力行(xíng)。
8、设身处地为人着想:~谅。~贴。~恤。
9、与“用”相对。“体”与“用”是中国古典哲学的一对范畴,指“本体”和“作用”。一般认为“体”是最根本的、内在的;“用”是“体”的外在表现。
〔~己〕a.家庭成员个人的私蓄的财物;b.亲近的,如“~己话”,亦作“梯己”。
体的笔画
体的笔画:7
笔顺名称:撇、竖、横、竖、撇、捺、横
组词:物体、全体、体育、字体、体温、体操、心宽体胖、体无完肤、具体而微、魂不附体、无伤大体、五体投地、身体力行、融为一体、浑然一体、衣不遮体、虎体熊腰、魂不赴体、量体裁衣、赤体上阵、虎体原斑、相体裁衣、此事体大、
心广体胖、魂不负体、称体载衣、同功一体、体贴入微、身体发肤、衣不蔽体、魂不着体、赤身露体、体规画圆、不识大体、切身体会、放心解体、躬体力行、虎体元斑、一心同体、黄袍加体等。
体字笔顺
体字笔顺为:撇、竖、横、竖、撇、捺、横,共七画。
一、基本解释:汉语常用字(一级字),读作tǐ,最早见于战国金文,其本义为身体,是全身的总称,本体、主体,又可引申为本质、法式、准则、规矩之义。
二、详细释义:
1、人、动物的全身。
2、身体的一部分。
3、事物的本身或全部。
4、物质存在的状态或形状。
5、文章或书法的样式、风格。
6、事物的格局、规矩。
7、亲身经验、领悟。
8、设身处地为人着想。
9、与“用”相对。“体”与“用”是中国古典哲学的一对范畴,指“本体”和“作用”。一般认为“体”是最根本的、内在的;“用”是“体”的外在表现。
10、家庭成员个人的私蓄的财物;亲近的,如“~己话”,亦作“梯己”。
三、古籍解释:
1、说文解字:
(1)緫十二属也。
(2)从骨豊声。
2、康熙字典:
(1)《广韵》蒲本切。《集韵》部本切,盆上声。劣也。
(2)《通雅》:輀车之夫曰体夫。唐懿宗咸通十二年葬,同昌公主赐酒餠餤四十橐驼,以飤体夫。体,蒲本反。体夫,轝柩之夫。俗书四体之体,省作体,误。
体的笔顺和育的笔顺的问题分享结束啦,以上的文章解决了您的问题吗?欢迎您下次再来哦!
声明: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部分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立场或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作者:小黄同学,本文链接:https://www.vibaike.net/article/19835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