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感谢邀请,今天来为大家分享一下成龙周星驰的问题,以及和成龙周星驰互相客串的一些困惑,大家要是还不太明白的话,也没有关系,因为接下来将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就开始吧!
周星驰和成龙谁先出道
成龙先出道。
成龙比周星驰出道的早,周星驰还是新人的时候,成龙就已经成为巨星了。在第十五届香港金像奖的颁奖典礼上,周星驰和张国荣一起担任颁奖嘉宾,为成龙颁奖。可是成龙登上舞台之后却把周星驰推开,直接和张国荣对话起来。而且当时成龙和张国荣谈话的时候,完全背对着周星驰,周星驰站在成龙后面尴尬无比。
周星驰跟成龙差几岁
周星驰跟成龙差8岁2个月。
1.成龙生于1954年4月7日,今年68周岁
2.周星驰生于1962年6月22日,今年60周岁
周星驰成龙临场互串,恩人被气走,达叔带病替班还被NG五十多次
每个电影的制作背后都有其不同的故事,《喜剧之王》还是一如既往的“星爷无厘头”但是讲出的却是艰辛的现实生活,很少人知道这部影片的很多剧情都是来自周星驰自己。说是自传也无不可都是从一个小龙套开始的,一开始进入 娱乐 圈的周星驰是在一个儿童栏目里当主持,这主持一当便是五年,五年里没有任何一个出头的机会。之后的他转型做起了演员,现实哪有这么容易,不做主持的他便跑起了龙套,上天总会眷顾努力的人,终于在跑了三年龙套后得到了一个配角并拿下最佳配角奖,从龙套到演员这条路经历了太多。
1995年大陆各地上映了电影《大话西游》结果票房惨败,口碑也是差到了极点,那时候在北京还被当做发行方的失败案例,在暑假这样的电影“黄金月”才得到了二十万的票房,香港、台湾加起来的票房还不到五千万,周星驰刚开的彩星公司也因此破产,从那以后只要说到周星驰都不免用“江郎才尽”来形容。从这部《大话西游》过后,很多人都非常不看好周星驰,接下来他的《百变君星》和《回魂夜》更是让人大失所望,被人评价毫无新意根本就是东拼西凑,这样的接连的失败却没有让周星驰放弃,他想要的不止这些,一直做个演员已经无法满足他。
一直到了1996年,周星驰再次“活”了过来,与杨国辉共同创立了星辉公司,不久公司便推出了电影《食神》,那时候香港的电影都只需要拍二十来个工作日,而这部《食神》却多用了一倍的时间,剧本都创作了半年花费这么多心血,就是为了打造出一部专属于自己公司的电影代表作。《食神》的上映票房确实不错,但是却没有给周星驰带来荣誉,这并非他想要的,到了1999年这时候的周星驰已经37岁,回过头来看看自己曾经走过的路,有困难有辛酸。从刚入行算起,已经跑了长达八年时间的龙套,他想着也许电影故事可以从自己的过去下手,把那些曾经的孤独带到电影里,将自己的回忆放到电影中,凭借着这样的想法周星驰便打造起了一生之中最重要的电影——《喜剧之王》。
香港有个非常有名的龙套,那便是各个剧组的特邀演员“仙人球”,这人非常喜欢表演,所以到各处去跑龙套颇有当年周星驰的影子,演再小的角色都要和导演讨论。《喜剧之王》中周星驰出演的角色便是模仿了他,再把自己曾经的经历结合到了一起,便有了后来电影里的“尹天仇”。除了尹天仇,电影中还有个十分重要的卧底角色,这个角色一开始是万梓良出演的,在周星驰的演艺道路上少不了万梓良的帮助和提携,所以在周星驰的心里对他是非常感激的,便把这样一个重要的角色交给了他。但是后来却发生一件非常不愉快的事,剧组临时改了拍摄的时间却唯独忘记通知万梓良,他一个人在片场等了大半天才知道这个事情,一气之下便离开剧组弃演。虽然在影片中没有看到万梓良的身影,不过在电影的片尾却出现了他的名字,这么看来周星驰也是想借这个机会表达对万梓良的歉意吧。
当时万梓良的离开,这样一个重要的角色便没了合适的人出演,情急之下便找到了吴孟达,当时的达叔刚从内地拍戏回来还有些许的感冒,但是为了老搭档,刚到香港的他便带着病赶来片场结果却是完全不在状态。大家都知道星爷对作品的要求非常苛刻,既然是老搭档那就更加不能妥协,一场下来达叔拍了五十多次,在场的李力持都看不下去了赶紧上前劝阻,但是谁能劝得了那“完美主义”的周星驰呢?达叔只能一遍遍地拍到满意为止,不过也是星爷这样的一丝不苟才有了后来《喜剧之王》的成功。
星爷对香港的电影的贡献真的是没有人可以比的,但是却有一个人可以与之并肩,那便是我们的“动作之王”成龙大哥,两人在电影中的梦幻联动成为了经典的存在,那时候在拍摄《喜剧之王》的时候,隔壁的便是成龙的《玻璃樽》剧组,所以两人会经常串门什么的,还会在收工后去聚餐。这时候星爷内心的“表演之魂”便按捺不住了,就提出了想去隔壁客串的请求,成龙大哥想都没想就答应了,后来便有了《琉璃樽》里那个被狗拖走的角色,没错那就是星爷客串的。当然了有往有来嘛,《喜剧之王》自然也少不了成龙大哥的客串,剧中尹天仇去试镜没有通过,随即叫了下一位上来,这位便是成龙大哥客串的角色,面试的便是中枪而死,电影中的成龙大哥二话不说便倒地,导演非常看中就有了电影中非常经典的场面。
两人电影的时间都花了九十天左右,原因却截然不同,成龙是为了拍出高难度的动作,而周星驰是想演出最好的柳飘飘,当年才十九岁的张柏芝刚从学校毕业就去了《喜剧之王》剧组试镜柳飘飘,试镜的题目是抽烟,当时星爷觉得张柏芝的年龄还这么小应该是不会抽烟的,便递给他一只笔当做烟来表演,谁知道张柏芝却说:“你干嘛给我一支笔?给我一支真烟就好了”,于是张柏芝便游刃有余地抽了起来。就是因为这句话,周星驰当场决定就让她来演柳飘飘,张柏芝在演技方面也是非常厉害的,十九岁的她数一二三就能直接落泪。拍摄杂志的时候还能单边眼睛流泪,当时李力持挑选了《悠长假期》中的一段戏让她表演,长达九页的台词她竟然一次过,演戏天赋显而易见。这部戏是她在银幕上的首秀,凭借着柳飘飘这个角色让她提名了当年的最佳女演员奖,柳飘飘这个角色也成为了经典。
回头看看当年的周星驰,为什么他能成为大家心目中那个无人可替的“喜剧之王”?也许是因为演戏的创新,也许是因为演技的天赋,也许是因为演员的热爱,不管怎样的原因,他给我们带来的经典都是无法衡量的,这么多年过去还是能让人深陷其中,有欢笑、有悲伤。
成龙和周星驰哪个在电影历史上地位更高呢?
成龙和周星驰其实电影两个领域的领军人物,二人也无法直接比较,不过可以才二人的直接成就来细分一二。
成龙成名更早
作为一个电影人,能在世界影史上留下名字 ,那就已经很厉害了。而如果能在影史上占有几个板块详细介绍了这位电影人的经历和对电影的贡献,那么他的影史地位该有多高请自行思考。
成龙在世界动作电影史的地位举足轻重,而在世界电影史也能分到一小块蛋糕。
成龙70年代就已经红遍东南亚,就已经有第一个巅峰了;80年代成龙正红的时候,80年代末期周星驰刚开始;90年代成龙已经是事业中期了,周星驰的巅峰到来,可也仅仅是在香港,成龙开始向世界范围发展。
00年代成龙已经是中后期了,周星驰直接从巅峰步入后期,《长江七号》后不再演电影了。2010年代成龙步入后期,周星驰只导演电影了。
国内电影对比
成龙从影以来主演48部港片,真正扛票房的其实只有78~79年的4部(蛇形刁手、醉拳、笑拳怪招、拳精),80年代的14部,90年代的12部和新世纪的7部(特务迷城、新警察故事、神话、宝贝计划、十二生肖、天将雄狮、功夫瑜伽),加起来一共37部,但拿了7次港片年冠,5次打破历史纪录。
接着才是周星驰,扛票房从1990年开始,整个90年代41部,加上新世纪6部(少林足球、功夫、长江七号、西游降魔篇、美人鱼、西游伏妖篇),一共47部,但拿了8次港片年冠,6次打破历史纪录。
国际电影对比
马来西亚方面,成龙从《警察故事续集》开始他的冠军之路,独特的是,“警察故事”后面三部续集都是当年马来西亚年冠,直至今日,他的《功夫瑜伽》也在马来西亚破了不少纪录,包括连续3天打破单日票房纪录,可见成龙招牌之强。
周星驰在马来西亚则有两次华语片年冠,分别是《功夫》和《长江七号》。换言之,这两部戏是香港、新加坡和马来西亚三大地区的华语年冠。
至于泰国,成龙也为华语片创下一个记录:1998年《我是谁》4650万泰铢,打破泰国历史票房纪录,其后《新警察故事》、《宝贝计划》、《功夫之王》、《大兵小将》、《十二生肖》和《警察故事2013》都是当年泰国的华语片票房冠军。所以这么看来,迄今能横扫东南亚的只成龙一人实现过!
好莱坞就不用比了,周星驰就没有融入过北美主流观众群体,可成龙的《尖峰时刻》北美1.4亿美金,全球2.4亿美金;《尖峰时刻2》北美2亿美金,全球3.5亿美金,《尖峰时刻3》北美1.4亿美金,全球2.6亿美金,两部《上海正午》北美累计1.1亿美金,全球1.8亿美金。
再说,成龙的电影拥有长期的全球市场,卖出一个地区都是钱(《十二生肖》破纪录破到俄罗斯),这点莫说周星驰,没有任何明星能比;
哪怕说华语片,说《功夫》再高,在周润发的《卧虎藏龙》面前也不叫事儿,而且意义也远不及成龙的《红番区》——亚洲上映两年后于1997年在北美上映,首周以近900万美元成为北美票房周冠军,最终票房3223万美元,打破非好莱坞电影票房纪录,堪称空前。
总体来说影响力方面真的是成龙第一,但是周星驰对于喜剧电影的开拓和发展又是独一档,当年电影四大名人的说法还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四大分别是:成龙、李连杰、周润发、周星驰,我觉得最好不要分第一第二,他们都是中国最出色的电影人。
文章到此结束,如果本次分享的成龙周星驰和成龙周星驰互相客串的问题解决了您的问题,那么我们由衷的感到高兴!
声明: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部分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立场或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作者:小黄同学,本文链接:https://www.vibaike.net/article/19676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