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森和克里克成功的启示「沃森和克里克的成功之路对你什么启发」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解答关于沃森和克里克成功的启示这个问题的知识,还有对于沃森和克里克的成功之路对你什么启发也是一样,很多人还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今天就让我来为大家分享这个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互动.探究]1. 从沃森和克里克构建D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解答关于沃森克里克成功的启示这个问题的知识,还有对于沃森和克里克的成功之路对你什么启发也是一样,很多人还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今天就让我来为大家分享这个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沃森和克里克成功的启示「沃森和克里克的成功之路对你什么启发」

[互动.探究]1. 从沃森和克里克构建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过程中你得到怎样的启示?

[互动.探究]1. ①协作精神,②不懈努力,③不断改正自己的错误,④善于借鉴他人的经验等。

沃森与弗朗西斯•克里克有着什么样的关系?

沃森结识弗朗西斯•克里克后,对基因的分子本质的共同兴趣使二人惺惺相惜。克里克发现沃森是一位对遗传学很有造诣的生物学家(克里克本人不太懂遗传学),并且急于要知道基因是如何活动的。沃森则发现克里克是一位不仅了解X射线结晶学,而且对基因的结构与生物学功能很感兴趣的物理学家,这使沃森感到新奇和鼓舞。从此,这两个轻狂桀骜的家伙居然亲密无间地合作。在这期间,他们互补的性格消除了对方的缺陷,他们迥异的专业背景也是那么相得益彰。克里克极具天赋,执著、睿智、眼界开放而不囿于成见,思想深刻而不流于肤浅,在权威面前绝无缩手缩脚之态,他还习惯于谈论和思考;而沃森则眼光独到,观察事物有一种敏锐的穿透力,因为年轻,他也是那样的无拘无束,甚至他还有一些心眼,会一些算计。更要命的是,他们还拥有一种旁人无法企及的敏捷。而这种敏捷贯穿于他们合作的始终,也贯穿于他们学术生涯的始终。1953年4月他们在《自然》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改变世界科学史进程的短文,介绍了双螺旋的发现,由此两位英雄共同开创了生命科学史上迄今为止最璀璨辉煌、最浩荡磅礴的分子生物学时代。DNA双螺旋的发现,吹响了遗传学大进军的号角。此后50年,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的发展是“爆炸式”的,遗传信息的编码、复制、转录、翻译过程陆续揭秘。正如沃森所言,“无论好歹,我和我的朋友们在双螺旋诞生之时就在场——按任何标准,它都是科学史上的重大时刻。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是一出大型戏剧惟一的演员。”

佛郎西斯·克里克有哪些成功故事?

克里克出生于英国的北安普敦一个中产阶级家庭,父亲与伯父共同经营一座祖传的制鞋工厂,一家人信仰基督教,星期天早上会上教堂。克里克小时候就是一个好问上进的孩子,凡是父母给他买的每一本儿童百科书籍他都会一一阅读,尤其喜欢有关科学方面的内容。但从12岁起,克里克由于对科学日渐增长的兴趣,使他对基督教慢慢产生怀疑,成为一个强烈无神倾向的不可知论者和怀疑论者,克里克后来回忆说:“毫无疑问,对基督教失去信仰、对科学的逐渐执着,是我科学生涯的关键一部分”。

上大学期间,克里克主修物理学,辅修数学,但并没有学到很多前沿物理知识;但那时的克里克,成绩平平,并未见过人之处。1937年,他从伦敦大学毕业后继续攻读物理博士。

二战爆发之后,克里克在英国海军总部实验室工作了8年。二战结束后,经过选择和思考,克里克很快找到感兴趣的研究方向:一是生命与非生命的界限,另一个是脑的作用。

1951年克里克与沃森相遇,虽然克里克比沃森大12岁,可是他对沃森却有一种一见如故的感觉。于是他们开始了对遗传物质脱氧核糖核酸DNA分子结构的合作研究。他们虽然性格相左,但在事业上志同道合。沃森生物学基础扎实,训练有素;克里克则凭借物理学优势,又不受传统生物学观念束缚,常以一种全新的视角思考问题。他们二人优势互补,取长补短,并善于吸收和借鉴当时也在研究DNA分子结构的鲍林、威尔金斯和弗兰克林等人的成果,结果经不足两年时间的努力便完成了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模型。1953年4月,沃森和克里克在《自然》杂志发表了不足千字的短文-—《核酸的分子结构——脱氧核糖核酸的一个结构模型》,报告了这一改变世界的发现。这其中还有一件有趣的事,那就是他们是通过掷硬币的方式来决定署名的次序的。这篇论文有着重大的意思,在科学史上矗立了一座永久的里程碑。1962年弗朗西斯·克里克,詹姆斯·沃森和默里斯·威尔金斯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和医学奖。

在成功的道路上,兴趣固然重要,但如果没有执着的信念,那么也不会取得最后的成功。如果克里克做事只有三分钟热度,而没有持之以恒的执着,那肯定会与诺贝尔奖失之交臂,因为往往只有坚持到最后的人才能获得胜利。

沃森和克里克解释出了DNA分子结构你认为他们取得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沃森和克里克提出DNA双螺旋结构模型,他们成功的原因有,多学科的合作,借助现代科技等。

沃森和克里克有哪些成就

克里克的研究方向是蛋白质的x射线衍射。1951年克里克与沃森相遇,虽然克里克比沃森大12岁,却有一见如故的感觉。在沃森离开卡文迪什实验室之前,他们共同完成了一个伟大的成就,那就是揭开了DNA结构之谜。他们俩人利用获得的x射线衍射实验的结果建构了DNA的精确模型,并于1953年4月在《自然》科学杂志上将他们的成果公之于众。其中还有一件有趣的事,他们是通过掷硬币的方式来决定署名的次序的。1962年弗朗西斯·克里克、詹姆斯·沃森和默里斯·威尔金斯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和医学奖。

沃森和克里克在谁的帮助下

1952年,美国化学家鲍林发表了关于DNA三链模型的研究报告,这种模型被称为α螺旋。沃森与威尔金斯、富兰克林等讨论了鲍林的模型。威尔金斯出示了富兰克林在一年前拍下的DNAX射线衍射照片,沃森看出了DNA的内部是一种螺旋形的结构,他立即产生了一种新概念:DNA不是三链结构而应该是双链结构。他们继续循着这个思路深入探讨,极力将有关这方面的研究成果集中起来。根据各方面对DNA研究的信息和自己的研究和分析,沃森和克里克得出一个共识:DNA是一种双链螺旋结构。这真是一个激动人心的发现!沃森和克里克立即行动,马上在实验室中联手开始搭建DNA双螺旋模型。从1953年2月22日起开始奋战,他们夜以继日,废寝忘食,终于在3月7日,将他们想像中的美丽无比的DNA模型搭建成功了。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声明: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部分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立场或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作者:小黄同学,本文链接:https://www.vibaike.net/article/1967223.html

(0)
小黄同学小黄同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