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关于清远飞霞山风景区门票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那么今天我就来为大家分享一下关于清远市飞霞山风景名胜区的相关知识,文章篇幅可能较长,还望大家耐心阅读,希望本篇文章对各位有所帮助!
2020清远飞霞山风景区旅游指南
清远飞霞山风景区
黄腾峡漂流
清远的漂流已经是广东人众所周知的玩法,每年的漂流都吸引一大批粉丝前来。清远可漂流的地方不少,但是被公认最具吸引力、最刺激、最好玩的峡谷漂流——黄腾峡漂流。
被誉为小九寨的黄腾峡漂流,水质一流、风景一流、空气一流,得到各旅游同行及广大游客的一致好评,被冠以漂流之乡——漂流之王的美称。
黄腾峡峡谷漂流全程4.8公里,河道总落差168米,最高落差12米,最长落差近百米,大小落差有130多处,是其他漂流景区无法比拟的。其中全程勇猛漂4.8公里,天然猛士漂2.8公里,观景勇士漂2公里,三种漂法各具特色,适合不同需求的人群。喜欢玩的你,怎能错过这个好玩的地方!
飞霞山省级风景名胜区是位于广东省清远市东23公里,南距广州60公里,面积为21平方公里,是广东首批风景名胜区,广东八大名山之一,飞霞山是三教合一的圣地,景区森林覆盖率超过98%,空气中氧负离子含量每立方厘米超过20000个,也是道家天下七十二福地中的第十九福地。每年都吸引了大批清远及周边地区的游客到此烧香祈福,甚至已经成为当地的一种风俗习惯。
古往今来,飞霞山以其秀丽独特的岭南景色,吸引了无数名流墨客在此吟诗作赋,如张九龄,韩愈,苏东坡,海瑞,袁牧等,均慕名到此游览,并留下了不少诗赋与墨宝。因此素有飞峡山里藏千景,历朝诗赋满山中之说。
目前景区已开发的主要景点有三霞景观区,也就是飞霞山主体景点,包含了飞霞古洞、藏霞古洞和锦霞禅院,第二是峡江景观区,游览一江两岸自然风光。这里有风光无限的两峡一江景色,有众多文人墨客留下的诗词歌赋,有千年的古建筑,有三教的文化精髓,是集风景、人文于一体的福地,是广东省值得一游的风景名胜区。
近期,景区里面为节假日设了不少人性化的设施,如果没有去过,千万不要错过这个好玩的地方!
更多关于2020清远飞霞山风景区旅游指南,进入:查看更多内容
清远飞霞山
乘车路线
清远小市汽车客运站有中巴可直达飞霞山风景区,票价8元。每天只发两班车,早上8:45分一班,下午3:05分一班,乘车约50分钟即可到达景区售票点。中巴车可坐19人(其实剔除司机、售票员外,仅能坐17人 ),路上会有人检查超载情况,故司机不敢大意,超载一人都不肯开车。中巴车在售票点旁停车后,即可下车买票,票价41元,包含35元门票费、5元上下山车费、1元保险费。检票后往前走,先要乘船过渡(免费),5分钟左右即可到达对岸的飞霞山。山脚处停有中巴车,可以搭乘前往半山腰处,然后下车步行登顶。中巴车只需7分钟即可至半山腰处,若不乘车,步行半小时也可到达。
来源:
飞霞山要门票吗?
飞霞山要门票
门票
门票50人民币
开放时间
07:30-17:30 (1月1日-12月31日 周一-周日)
飞霞山 简介
飞霞山是省级风景名胜区和省级旅游度假区。位于广东清远这里山川秀丽,古迹众多。一江两岸七十二峰,峰奇险峻。江水曲折回环。奔泻其间,构成一幅“一水远赴海”,两山高入云”的大自然美景。本旅游热线以飞霞山,北江小三峡,飞湖,飞霞碧溪漂流,幽谷探险,冰雪梦幻乐园为依托。形成游山玩水,泛舟北江,品北江河鲜,尝清远风味的一条旅游热线。
飞霞山景区概况
清远飞霞山风景区俗称飞来峡风景区,景区南距广州60公里,,西离清远市区20多公里,是省级风景名胜区和旅游度假区,是道教的第十九福地。这里山川秀丽、 古迹林立,一江两岸七十地峰,峰奇险峻,江水曲折,奔泻其间。构成“一水远赴海,两山相对出”的大自然美景。唐代张九龄、韩愈,宋朝的苏东坡,明代的海 瑞,清代的袁牧等文人墨客都曾慕名而来清远飞霞山。
清远哪里最好玩
一、玻璃桥
它属于古龙峡的必去打卡点之一,目前它也是世界上最宽的玻璃桥,那超级透明的的玻璃层让人的视野更开阔,往下看也会更刺激,如果是比较喜欢有刺激感地方的朋友们千万别错过。
二、英西峰林走廊
在整个广东省都是属于非常密集的峰林热门旅游点,优美的自然风光每年也吸引了不少的中外游客,如画的风景更是很多摄影爱好者的必到之地,其中还有古朴的村庄深深的让人感受到浓厚的田园气息。
三、北江小三峡
可口的海鲜,雄伟的建筑是到清远必去北江小三峡最优秀的理由,其中有广东省最大的水利枢纽,观赏价值极高,乘坐在船上看那优美的自然风光着实会是一种不错的体验。
四、宝晶宫
总面积约9公里,洞内共有上百个千姿百态的双石景,而且很多都是世界罕见,所以也让不少去过的游客是叹为观止,重点是其中还有着距今有差不多10年左右的旧石器遗址和人文景观。
五、彭家祠
有着小布达拉宫的美誉的它独立坐落在山上,旁边各种古建筑就已经是非常的吸引人了,在走近更有种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势,到最高处整个村落美丽的自然景观迅速的被收入眼底或者相机之中。
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声明: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部分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立场或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作者:小黄同学,本文链接:https://www.vibaike.net/article/19665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