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校训(北大校训十六字)

各位老铁们好,相信很多人对北大校训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北大校训以及北大校训十六字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北大校训是什么?北大没有明确校训。以五四精神作为北大的精神核心

各位老铁们好,相信很多人对北大校训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北大校训以及北大校训十六字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北大校训(北大校训十六字)

北大校训是什么?

北大没有明确校训。

以五四精神作为北大的精神核心,作为五四运动的策源地,北大是这场运动重要的历史见证者和精神传承者,五四运动奠定了北大的精神底蕴。

学风是勤奋、严谨、求实、创新。

说勤奋,战争年代的北大学子在炮火和硝烟中笔耕不辍,和平年代的图书馆、实验室中依然是北大人忙碌的身影。

论严谨,文史学科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理工学科精益求精、锱铢必较。

讲求实,费孝通深入江村开展社会调查,马寅初校长“单枪匹马”坚持“新人口论”的风采犹存。

谈创新,北大一直在持续改革中前进,引领着中国高等教育的进步,培养着“引领未来的人”。

扩展资料:

一、学术精神

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1917年,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他“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主义”,对北京大学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促进了思想解放和学术繁荣,延揽了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等一批人才在北京大学就职或任教。

蔡元培说:“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也……此思想自由之通则,而大学之所以为大也。”

二、人才培养

北大坚持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相结合的理念,把通识教育理念贯穿学生培养全过程,以“懂自己、懂社会、懂中国、懂世界”为目标,构建通识教育课程体系。

据2018年12月北大官网信息显示,北大下设人类文明及其传统、现代社会及其问题、人文/自然与方法三大类课程,涵盖了62门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开设了数学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哲学与心理学、历史学、语言学/文学与艺术、社会可持续发展六大领域课程,涵盖了300门通选课。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校训是什么

北京大学校训是:爱国、进步、民主、科学。

北京大学(Peking University),简称“北大”,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位列“211工程”、“985工程”、“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入选“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等。

北大尊重学生选择,构建了公共基础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荣誉课程等适合不同志趣学生的多层次跨学科课程体系。各院系梳理凝练专业核心课程,建设模块化培养方案,增大研究性学习项目和实践技能训练项目的比例。

扩展资料

北京大学创立于1898年维新变法之际,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现代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创办之初也是国家最高教育行政机关。1912年改为国立北京大学。1937年南迁至长沙,与国立清华大学和私立南开大学组成国立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迁至昆明,更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1946年复员返回北平。1952年经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成为以文理基础学科为主的综合性大学,并自北京城内沙滩等地迁至现址。2000年与原北京医科大学合并,组建为新的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是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五四运动的策源地,最早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和科学、民主思想,是创建中国共产党的重要基地之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北京大学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中国大学校训:北京大学

北大的校训是什么?

这个问题提的好!

有人说,以前,蔡元培先生曾以“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八个字作为北大校训.我想,其含义大家都能理解,我就不多说了.但因为种种原因,“思想自由”被“遗弃”,只剩下“兼容并包”被广为流传.但毕竟只有四个字,比起清华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和北师大的“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稍显逊色.

又有一说,“思想自由、兼容并包”虽然有名,但从来没有被正式作为北大校训使用.

改革开放以后,不知从哪年开始,北大大饭厅的东墙上刷上八个大字“勤奋、严谨、求实、创新”.曾有人认为这就是新的北大校训.但大饭厅100周年纪念时就拆除了,没地方再见这八个俗不可耐的汉字了.

故北大在校训这个问题上一直处于十分尴尬的境况.

回答者:常在海边走 – 秀才 二级 10-23 12:57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声明: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部分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立场或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作者:小黄同学,本文链接:https://www.vibaike.net/article/1966116.html

(0)
小黄同学小黄同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