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五台山的由来,以及五台山的由来50字对应的知识点,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五台山的历史?
五台山位于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境内,位列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首。五台山位于山西省东北部,隶属忻州市五台县,西南距省会太原市230公里,与浙江普陀山、安徽九华山、四川峨眉山、共称“中国佛教四大名山”。
五台山与尼泊尔蓝毗尼花园、印度鹿野苑、菩提伽耶、拘尸那迦并称为世界五大佛教圣地。最早在五台山弘扬佛法的是光明法师桑王澳登(第三代伏藏法王生根活佛),于公元前710年亲自赴五台山传播佛教。《名山志》记载:“五台山五峰耸立,高出云表,山顶无林木,有如垒土之台,故曰五台。”
五台山是中国佛教寺院建筑最早地方之一。自东汉永平十年,摄摩腾、竺法兰两位尊者白马驮经,来到中国洛阳。次年(公元68年),摄摩腾、竺法兰尊者来到山西五台山时,发现五台山的山形地貌与释迦牟尼佛修行弘法的印度灵鹫山非常相似,遂奏请汉明帝在此修建佛寺。
寺院落成后,取名大孚灵鹫寺(现今显通寺的前身,有“释源宗族”之誉)。其中佛光寺和南禅寺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两座木结构建筑。
南北朝时期,五台山佛教的发展出现第一个高潮。北魏孝文帝对灵鹫寺进行规模较大的扩建,并在周围兴建了善经院、真容院等十二个寺院。北齐时,五台山寺庙猛增到二百余座。
到了隋朝,隋文帝又下诏在五个台顶各建一座寺庙。即东台望海寺、南台普济寺、西台法雷寺、北台灵应寺、中台演教寺。
唐代,五台山佛教的发展出现了第二个高潮。这个期间据《古清凉传》,全山寺院多达三百所,有僧侣三千余人。此时的五台山,不仅是中国著名的佛教名山之一,而且是名符其实的佛教圣地了,被誉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首。这是五台山在中国佛教界取得统治地位的发端,也是五台山在封建统治者的利用和主持下,发展成为名山圣地的开始。
唐朝经济繁荣,国势强盛,在国际上声望甚高,是亚洲各国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随着国际交往的扩大,五台山还受到印度、日本、朝鲜和斯里兰卡等国佛教徒的景仰。朝礼五台山和到五台山求取佛经、佛法的外国僧侣很多。
扩展资料:
关于五台山的历史传说
相传五台山原名五峰山,气候异常恶劣,冬天滴水成冰,春天飞沙走石,夏天酷热难当,农民们根本无法到田里种庄稼。文殊菩萨碰巧到这里传教,看到人们遭受苦难,决定改变这里的气候。
文殊菩萨了解到东海龙王那里有一块神石叫“歇龙石”,可以把干燥的气候变得湿润,于是变成一个化缘的和尚,到龙王那里借歇龙石。
文殊菩萨来到东海,见龙宫外面果然有一块巨石。还没有走到跟前,已经感觉到一股凉气迎面扑来。文殊菩萨见到龙王,说明来意。龙王很抱歉地说:“大法师借什么都行,唯独这块歇龙石不能借。
因为它是花了几百年工夫从海底打捞上来的,清凉异常,龙子们每天工作回来,汗水淋漓,燥热难耐,便在上面歇息养神,你若借去,龙子们就没有歇息的地方了。”文殊菩萨反复说明自己是五峰山的和尚,是为了造福于人间特地来求援的。
龙王心里不愿意把神石借人,又不便直接回绝文殊菩萨的请求。估计这位老和尚一人无法将石头运走,龙王勉强答应说:“神石很重,没有人能帮助你,你如果能拿得动,就拿走吧!”
文殊菩萨谢过龙王,走到神石跟前,口念咒语,立刻使巨石变成了小小的弹丸。文殊菩萨将弹丸塞进袖筒,然后飘然而去。老龙王惊得目瞪口呆,后悔莫及。
文殊菩萨回到五峰山时,正是烈日当空,因为久旱不雨,大地干裂,人们遭受着深深的苦难。文殊菩萨把神石安放在山中间的一条山谷中,奇迹发生了:五峰山立刻变成一个清凉无比的天然牧场。于是,这条山谷被命名为清凉谷,人们又在这里建了一座寺院,起名叫清凉寺,五峰山也改名叫作清凉山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五台山
五台山的历史传说
相传五台山原名五峰山,气候异常地恶劣,冬天气温极低,滴水成冰,春天飞沙走石,夏天酷热难耐,农民们根本无法到田里去种庄稼。一日,文殊菩萨恰巧路过五台山传教,看到人们遭受苦难,在水深火热之中,她决定改变这里的气候。
文殊菩萨了解到东海龙王那里有一块神石叫“歇龙石”,可以把干燥的气候变得湿润,于是文殊菩萨变成一个化缘的和尚,到龙王那里去借歇龙石。
文殊菩萨来到东海,见龙宫外面果然有一块巨石。还没有走到跟前,已经感觉到一股凉气迎面扑来。文殊菩萨见到龙王,说明了他的来意。
龙王很抱歉地说:“大法师借什么都行,唯独这块歇龙石不能借。因为它是花了几百年的工夫从海底打捞上来的,清凉异常,龙子们每天工作回来,汗水淋漓,燥热难耐,便在上面歇息养神,你若借去,龙子们不就没有歇息的地方了?”
文殊菩萨反复说明自己是五峰山的和尚,是为了造福于人类特地来寻求帮助的。
龙王心里还是不愿意把神石借给他人,又不能直接地回绝文殊菩萨的请求。估计这位老和尚一人无法将石头运走,龙王勉强答应说:“神石很重,没有人能帮助你,你如果能拿得动,就把它拿走吧!”
文殊菩萨谢过了龙王,走到神石跟前,转眼间口念咒语,立刻使巨石变成了小小的弹丸。文殊菩萨将弹丸塞进袖筒,然后飘然而去。老龙王在一边惊得目瞪口呆,十分后悔。
文殊菩萨回到五峰山时,正是烈日当空,因为久旱不雨,大地干裂,人们遭受着深深的苦难。文殊菩萨把神石安放在山中间的一条山谷中,奇迹发生了:五峰山立刻变成一个清凉无比的天然牧场。于是,这条山谷被人们命名为清凉谷,人们在这里建了一座寺院,叫清凉寺。
这就是五台山的来源传说。
扩展资料
五台山原为神仙方士所居,故名紫府。称为紫府山,也称作五峰山道场,曾建有紫府庙,是道士们修行的地方。《清凉山志》称佛教的文殊菩萨初来中国时,居于石盆洞中,而石盆在道家的玄真观内,这说明当时五台山为道家所居。
佛教传入五台山,普遍的说法始于东汉。永平十一年,迦叶摩腾、竺法兰来到了五台山(当时叫清凉山)。由于山里很早就有阿育王的舍利塔,再加上五台山又是文殊菩萨演教和居住的地方,二人在此建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五台山
五台山的来历?
据传说,远古时代的五峰山一带气候异常恶劣,常年酷暑,当地百姓苦不堪言,时逢文殊菩萨在那里讲经说法,见到黎民百姓的疾苦,深表同情,于是发大愿拯救百姓脱离苦海。文殊菩萨装扮成一个化缘的和尚,行程万里到东海龙王那里寻求帮助。
他在龙宫门口发现了一块能散发凉风的巨大青石,于是便把它带了回来。当他把那块大青石(东海龙王的歇龙宝石)放置在五峰山一道山谷里时,刹那间,那里一下就变成了草丰水美、清凉无比的天然牧场。此后,那条山谷也被起名叫做清凉谷。人们在山谷里建了一座寺院,将那清凉石圈在院内。为此,五峰山又名清凉山。
后来,隋文帝听说此事后,便下诏在五座山峰的台顶各建一座寺院供奉文殊菩萨。即东台顶的聪明文殊,西台顶的狮子吼文殊,南台顶的智慧文殊,北台顶的无垢文殊,中台顶的孺童文殊。在东台顶能看日出,西台顶能赏明月,南台顶能观山花,北台顶能望瑞雪。这就是五台山的由来。
扩展资料:
主要景点:
五台山位居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首,称为“金五台”,为文殊菩萨的道场。五台山并非一座山,它是坐落于“华北屋脊”之上的一系列山峰群,景区总面积达2837平方千米,最高海拔3061米。五座山峰(东台望海峰、南台锦绣峰、中台翠岩峰、西台挂月峰、北台叶斗峰)环抱整片区域,顶无林木而平坦宽阔,犹如垒土之台,故而得名。
五台山是中国唯一一个青庙(汉传佛教)黄庙(藏传佛教)交相辉映的佛教道场,据传拥有寺庙128座,现存寺院共47处,台内39处,台外8处,其中多敕建寺院,多朝皇帝前来参拜。著名的有:显通寺、塔院寺、菩萨顶、南山寺、黛螺顶、广济寺、万佛阁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五台山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览五台山散记
五台山的历史由来
五台山的历史由来
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首的五台山,是一座文化相当稠厚的名山。在近两千年的岁月流程中,它吸纳了印度佛教、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和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本土地域文化和民间宗教文化又一次次的涂抹,使它涵容了博大浑厚的文化底蕴,成为一处举世瞩目的佛教圣地。
五台山可说一开始就附丽着文殊信仰的优势条件。这种优势条件首先就表现在佛教经典之中。《大方广佛华严经》中说:“东北方有处名清凉山,从昔以来,诸菩萨众于中止住,现有菩萨名文殊师利,与其眷属一万人俱,常在其中而演说发。”
《文殊师利宝藏陀罗尼经》中叶说:“世尊复告金刚密迹主菩萨言:‘我灭度后于此瞻部洲东北方,有国名大振那,其国中间有山号为五顶,文殊师利童子游行居住,为诸众生于中说法。”这么一来,释迦牟尼在多部佛典中绝无仅有的金口宣说,就把文殊道场权威地确认下来,它不容置疑地得到了中外佛教信徒的认可,使五台山理所当然地成了文殊信仰中心。
关于文殊菩萨,佛教中说他是般若化身,故他是主司智慧的大智菩萨。佛教中说,般若生诸佛,故他是“三世诸佛之母”、“七佛之师”。佛教中说:文殊是为“拥护”释迦牟尼出世,主动入世化生人间,协助释迦牟尼弘扬佛法的。他是世尊的上首大菩萨,大乘空宗的奠基人,又是密教的祖师之一。
因此缘由,唐朝的代宗皇帝将他钦定为首席菩萨。于是,文殊菩萨就名正言顺地居于众菩萨之首了,自然也就奠定了文殊道场在四大名山中的首席地位。关于文殊的般若智慧体现在他有关“空”、“不二法门”等一系列丰富深刻精粹的思想理论之中,既博大而又深细,在全部佛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不仅为佛教徒所尊崇实践,而且成为人类思想文化中的宝贵矿藏,闪耀着智慧的光芒。
五台山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也为文殊道场的形成,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这处地方地处太行山系北端,环基250公里,中有五座山峰耸峙环立,顶上平广,有如垒土之台,故名五台山。这座平顶高峰,在北魏正光元年叫五峰山,是由太古界、元古界变质岩形成,据说可追朔到26亿年前。大约在7000万年前,这里原是一片广阔的剥蚀平原,后由于地壳的升降,冰川的进退移挪,一系列的造山运动,形成了今天五台隆起的形状。
五台山的山体浑源高大,五个台顶岿巍敦厚,气势磅礴壮观,故谓之有“大人状”。其东台之峻,南台之秀,西台之险,北台之高,中台之阔,形式各不相同。台顶之上,景色奇特瑰丽,各有千秋。故康熙皇帝说:“东有离岳火珠,西有丽农瑶室,南有洞光珠树,北有玉涧琼枝,中峰则有自明之金”,形象地概括了五个台顶的特色。这五顶之外称台外,五顶之内称台内,山峦绵延盘亘,沟壑纵横深秀。
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在《台山日记》中说:“北台之下,东台西,中台中,南台北,有坞曰台湾,之诸台环列之概也。”这就是说的五个台顶环列包围的台怀。发源于中、北两台的两条溪流,自菩萨顶山脚交汇,长流而下100余公里。台怀左襟右带,周围青山为屏,形成了山环水绕的秀美画卷。大自然把这么好的山水一齐安排在这里,且安排得又是如此妥帖,难怪倾倒了东汉时的摩腾、竺法兰,北魏时的孝文帝。
他们来到这里后,确认此处就是天造地设的文殊灵宅,故环绕灵鹫峰建了十二院。由此在以后,又围绕这一处地方,代累朝积地兴建了鳞次栉比,藏幽出秀的庞大寺庙群落,直扩展到环基250公里的沟谷山巅山洼,成为人们仰慕且人见人爱的一处佛国世界。
关于清凉山的称谓,则是在唐朝的龙朔二年(662),由武则天确定下来的,她是根据《华严经》中文殊在“清凉山”讲经的说法,同时把五台山正式确定为文殊菩萨道场的。这一处清凉山,五个台顶海拔在3000米左右,塑有“华北屋脊”之称。其中北台最高,海拔3061.1米,称谓华北第一高峰。其余四台依次高度为中台、东台、西台,南台最低,海拔2485米。台顶高入云霄,气候寒冷,岁积坚冰,夏仍飞雪,曾无炎暑,冬冰夏凉。
五台山古时也叫紫府山,原为道家神仙方士所居。佛教走进五台山,相传是在东汉永平年间。较为明晰的历史是在魏晋时期。当时我国的佛学巨子道安,辗转至太行恒山(河北阜平北)建寺弘法,使佛教渗透到五台山。
道安的弟子慧远(佛教净土宗初祖,庐山僧团领袖),又在原平茹岳建寺,使五台山的佛教进一步得到了发展,由道安、慧远传入五台山的佛教,从洛阳方向而来,称为南传佛教。此后北魏太延五年,由敦煌传入大同,再由白足僧人惠实传入五台山的佛教,称为西传佛教。需要指出的是,中国佛学大师慧远,就是五台山地区的一位僧人。
佛教的传播和流布,除自身的努力外,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统治者的好恶。“不依国主,法事难立”,“人王即为法王”。因此,五台山佛教的发展也不例外,他的兴衰荣辱,常常跳动着皇权的脉搏。五台山佛教之所以出现一浪一浪的繁荣,其前提首先因为它是一处灵山圣地,因而得到了历代帝王的青睐。于是在五台山,皇家和佛家就结下了不解之缘。
在五台山首开大建寺宇之先河的,我雄才大略的魏孝文帝。这位历史上的改革皇帝,在完成大同“昙曜五窟”后,便马不停蹄地来到了五台山,他走上西台、北台等处巡视,在这块“属地”上兴建了佛光寺、清凉寺、大孚灵鹫寺并菩萨顶十二院等第一批有影响的寺庙,把五台山的佛教推向了兴盛。接下来的北齐帝王高洋,相传为他的儿子在此兴建了寿宁寺,北齐王朝还割八州之税,供五台山200座寺庙的香火,使五台山佛教出现了第一个高潮。
隋唐之际,是五台山佛教的鼎盛时期。从小在尼姑院养大的隋文帝,对佛教有着刻骨铭心的感情。即位后就下令在五顶建寺,并令忻州刺史设斋立碑,为皇后、皇子祈福消灾。唐朝的帝王们多数尊崇佛教,太宗因五台圣宅境系太原,在贞观九年于五台山建寺10所,度僧百数。
武则天的政权得益于佛教,龙朔三年,命人在五顶各置铁塔三座。长安二年,又敕并州刺史重建清凉寺,派德感法师住持并主管全国僧尼,使清凉寺成为唐朝的镇国道场,全国佛教的首府。紧接着,虔诚奉佛的代宗令不空三藏在五台山兴建了“铜铸为瓦”的金阁寺,使之成为李豫王朝的镇国道场。由于唐朝九帝的扶植,五台山佛教达到了空前兴盛,各宗各派竞相发展,寺院达到360余座,形成了世界驰名的佛教圣地,国际佛教文化交流的中心。
宋太宗赵炅,是北宋初年到过五台山的一位皇帝。他在攻晋阳伐北汉时,兵到五台山插箭岭(传说领上显现八臂文殊像,遂插箭而回),因有感于是文殊灵境,便下令护持佛地,为五台山造金铜文殊万尊,诏修了真容、华严、寿宁、太平兴国寺、竹林、金阁、法华、秘密、灵境、大贤10寺。在太宗、真宗仁宗三代帝王的扶持下,五台山的佛教平稳发展,全山有寺72座。金朝诸帝把五台山看做神灵所居,五台山十二佛刹皆为葺新。金太宗为收买人心,还在天岩村建了岩山寺,金世宗于大定三年敕建了万岁寺。
这一时期,五台山还兴建了佛光寺中有名的文殊殿和延庆寺的大雄宝殿。元朝诸帝在五台山大兴建寺之风,赐田布施,祈福延祚。成宗为皇太后在南山寺兴建了万圣佑国寺,武宗为昭献元圣皇太后兴建了普宁寺(圆照寺),泰定帝重新敕建了殊像寺。成宗、英宗、昭献元圣皇太后、世祖驸马、武宗太子、仁宗皇妹大长公主等,都曾到五台山瞻礼并大作佛事。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宋元时期,藏传佛教传入五台山,五台山遂成了汉地唯一的汉藏佛教圣地。
当过和尚的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对佛教辅助王道安定社会的作用十分重视。成祖继承太祖之道,尤尊喇嘛,招徕番僧朝山弘法,为哈立麻“大宝法王”重修了显通寺和大白塔。武宗又兴建了以铜瓦殿驰名的广宗寺。
万历王朝可说是世宗排佛之后,对五台山佛教扶植有功的一个皇朝,不仅修复了五个台顶,兴建了狮子窝万寿藏经阁、龙泉寺万圣阁,还大修了显通寺、塔院寺和大白塔,将塔院寺建成一处护国佑民道场,从而将五台山的佛教再一次推向兴盛。期间,由智光、镇澄等僧人在狮子窝创立了十方净土禅院,使五台山又形成了十方庙和子孙庙并存的格局。
时间到了清朝,诸帝以怀柔蒙藏,稳定江山为国策,在五台山大兴黄教,对五台山寺庙进行大格局调整,菩萨顶古刹以皇家建筑同等规格进行重葺,大殿全部用黄瓦盖顶,并设大喇嘛,让五台山名僧统理全国番汉事务。并将罗睺寺、寿宁寺、善财洞、七佛寺、涌泉寺、普庵寺等10座青庙改为黄庙,进行重葺。还重修了台顶五寺并显通、殊像、广宗、碧山、镇海等一批寺庙,兴建了台麓寺、白云寺、台怀“三大行宫”。期间,诸帝频频朝台12此,举办法会,赏赐钱物,题匾作诗,将藏传佛教推向了高峰,促进了五台山佛教的又一次繁荣。
五台山佛教之所以生生不息,另一个原因,是由于历代僧人艰辛的努力。千余年中,涌现出一大批硕德高僧。北魏时就有佛光寺的净土宗祖师昙鸾,碧山寺的五台山律宗初祖法聪,清凉寺的华严高僧灵辩。隋朝有佛光寺的解脱禅师,唐朝有金阁寺的密教二祖不空三藏,竹林寺的净土四祖法照,大华严寺的华严四祖澄观。五代有菩萨顶的后汉宰相继颙。
宋朝有太平兴国寺的睿谏。金代有万岁寺的法冲。元朝有寿宁寺的胆巴国师,佑国寺的真觉和弘教。明朝有妙德庵的憨山,显通寺被皇帝封为真正佛子的妙峰,狮子窝有撰写《清凉山志》的镇澄,灵鹫庵创作佛乐四十二奏的金碧峰,圆照寺尼泊尔高僧室利沙。清朝有菩萨顶的大喇嘛阿王老藏和老藏丹巴,镇海寺的三世章嘉。近代有住锡吉祥寺的能海,在广宗寺下院普化寺出家的法尊等等。这些僧人佛学建树颇多,法业累累,在五台山佛教文化中写下了灿烂的篇章。
五台山早在唐代,就有印度、尼泊尔、斯里兰卡、缅甸、越南、韩国、日本等国僧人慕名瞻礼。中国僧人遍布在这里的足迹更是难以计数。其轶事奇闻可说是“五步一趣典,十步一传说”。五台山空气鲜洁,清凉宜人,具有多样气象,且有罕见的高山草甸,还是远古冰缘地貌的自然博物馆。因此说,五台山是一个内涵相当丰富的概念,它包括自然的、人文的、宗教的内容,是一处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交汇,“天人合一”的净土般的境界。是具有独特价值色彩的,人类罕见、不可再造和不可替代的世界文化和自然双遗产。
五台山又名紫府山,这个名字是如何得来的?
五台山又名紫府山,这个名字的由来分析:
仙经云“五台山,名为紫府,常有紫气,仙人居之”,也许只有去过的人才知道这句话所言非虚。作为文殊菩萨的道场,五台山的山体浑源高大,气势磅礴,五个台顶各有特色,东边的俊俏,南边的秀丽,西边的险要,北边的高耸,中间的广阔,周围青山为屏,山脚溪流交汇,如此山水环绕之秀美景色,常游其中必然会使人神清气爽,英姿勃发。
很久以前,五台山并不是佛教圣地,它是道教的地盘,叫紫府山!紫府山也叫五峰山道场,具体是道家谁的地盘,也没有说。但是东华帝君不是有个名字叫“东华紫府少阳君”吗?然而三生三世枕上书里说东华帝君的家是碧海苍灵。道教的介绍是东华帝君是在昆仑山烟霞洞隐居,也就是也没说他的地盘是哪里。那么五台山有没有可能是东华帝君的呢?
毕竟五台山是公元68年开始才建佛寺,慢慢成为佛教名山的,当然这只是其中一种可能。五台山最初究竟是道家谁的地盘,我们已经无法得知了。只是知道文殊菩萨最初来到这里时,是在玄真观内。
建筑佛教寺院的权利,所建的第一座寺院就是如今的显通寺。从此,历经各个朝代的修建、扩建,以台怀镇为中心的寺院,最多时曾达到360多座,直到今天还保留着100多座。因此,五台山也就以其佛教寺院历史悠久、规模宏大位于全国佛教四大名山之首。下面这组照片拍摄于1993年夏。五台山第四届国际旅游节,五台山祈福人间幸福大法会。
总的来说,这个地方值得大家去游玩一下,美景需要大家观赏,推荐给大家吧!
五台山的由来
五台山的由来是:因为隋文帝时期,隋文帝听说了之前关于当地文殊菩萨的一个传说,于是便下诏在这里的五座山峰的台顶上各建造一座,专门用来供奉文殊菩萨的寺院,也就是在东台顶上建了一座专门用来供奉聪明文殊的寺院,而西台顶建造的则是狮子吼文殊,南台顶建造的是智慧文殊,北台顶的是无垢文殊,中台顶的是孺童文殊,这就是五台山的由来。其实五台山最初是叫五峰山的,是由五座山峰组成,据说当时的文殊菩萨看到这里环境恶劣,于是就去东海寻得一块宝石放在山谷之中,结果这里变成了草丰水美的牧场,因此这个山谷就被称作清凉谷。
好了,文章到这里就结束啦,如果本次分享的五台山的由来和五台山的由来50字问题对您有所帮助,还望关注下本站哦!
声明: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部分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立场或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作者:小黄同学,本文链接:https://www.vibaike.net/article/19636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