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分享2020国家对制造业最新政策的一些知识点,和2020国家对制造业最新政策的看法的问题解析,大家要是都明白,那么可以忽略,如果不太清楚的话可以看看本篇文章,相信很大概率可以解决您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中国制造业的发展现状
近几年,国家在振兴装备制造业,发展高端制造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方面密集出台了诸多政策和配套措施,《中国制造2025》明确规划了中国制造业未来10的工业之路是一条智能化、自动化之路;在国民经济“十三五”发展规划中也清晰规划了重点发展的领域,智能制造装备产业作为高端制造业的一个重点领域,其发展得到了国家和地方层面的大力支持。
由于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我国投融资对于智能制造方面也非常关注,近年来我国智能制造投融资市场一片火热。
近年来,随着我国科技的飞速发展,我国已逐步由“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迈进。5G时代的到来更加推进了我国科技企业的迅速崛起,同时也加快推动了我国“中国智造”的发展进程。在2020年新冠疫情期间,面对居民出行受阻、企业复工困难、医疗人员缺乏的情况,许多智能制造企业依靠着自身多年的技术积累以及制造优势,研发出送餐机器人、智能医用服务机器人、自动测温机器人等,使得人们疫情下的生活能够正常运转。
目前我国已经具备发展智能制造的条件与技术,包括已经取得了一大批相关技术的研究成果,例如机器人技术、智能信息处理技术、感知技术等等,同时以新型传感器、智能控制系统、工业机器人、自动化成套生产线为主的我国智能制造装备产业体系也初步形成。
国家高度关注 出台多项政策支持工业智能化
由于工业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有着重要地位,因此我国对于工业制造也非常重视。截至2019年底,我国基本跨越“工业2.0”(电气化),开始进入工业互联化阶段,我国开始建设工厂物联网、服务网、数据网、工厂间互联网,工业装备逐渐实现集成。同时我国近年来也发布多项政策推动我国工业智能化的发展,特别是我国颁布的《中国制造2025》,为我国“工业4.0”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政策带来行业利好 投融资市场高度关注
随着我国对工业智能制造的日趋关注,带动着投资行业也开始关注这一热门。自2015年起关于智能制造的规划及政策让资本市场越来越关注智能制造发展的潜力,智能制造领域,近年来由于受国家政策的推动,投融资市场一片火热。
2015年相关投资开始增多,并且开始大幅增加,融资事件达到491件;2016年智能制造领域融资事件数量最多,为677件,总体融资金额较上年明显增长,达到180亿美元;2018年融资金额为2015-2019年最多,金额为213亿美元。
2020年我国智能制造行业投融资金额为252.61亿美元,总体融资额较2019年有大幅上涨,其中上市及以后的融资额占据其67%,相较2019年占比增长了近50%。未上市公司总体融资较2019年有略微增长,除Pre-IPO外,主要增长为其他轮融资(以战略投资为主)。事件数方面,2020年虽然融资金额相对于2019年有大幅上涨,但是事件次数上却有所降低,为317件,相比于2019年下降了约30%,这说明单个投资项目事件投资金额大幅增加,投资企业更愿意集中资金力量投资于优秀企业。
融资轮次方面,由于我国在智能制造方面还属于初级阶段,各种技术还不成熟,因此我国在智能制造领域的企业大多都还处于初创阶段,由此在融资方面也为A轮之前较多。2019年,我国智能制造A轮前融资事件大约占据了当年总融资次数的50%多,其中A轮融资事件发生49次,占比25.65%;融资金额74.74亿,占行业总融资比例为8.92%,A轮前后融资额(A轮、Pre-A轮、A+轮)占总融资额的14.83%。
劳动力成本提高 工业机器人行业受人关注
智能制造中最具代表的成果是工业机器人的出现。这主要是由于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劳动力成本的不断提高,因此工业必须进行升级与转型。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工业机器人已经初具规模,目前我国已生产出部分机器人关键元器件,开发出弧焊、点焊、码垛、装配、搬运、注塑、冲压、喷漆等工业机器人。一批国产工业机器人已服务于国内诸多企业的生产线上、一批机器人技术的研究人才也涌现出来、某些关键技术已达到或接近世界水平。
目前,智能机器人领域也备受投融资市场关注,2019年,在智能机器人领域,据IT桔子统计我国智能机器人领域发生投融资事件121次,投资总金额达216.48亿元人民币。
—— 更多数据及分析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智能制造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一波减税新政10月起实施,跟租房、制造业等有关
国家今年出台的一波减税政策红利,将在10月兑现,涉及住房租赁企业、有研发投入企业尤其是制造业等,以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
降住房租赁企业税负,租户也将受益
10月1日起,财政部等发布的《关于完善住房租赁有关税收政策的公告》(《下称《公告》)开始执行。《公告》的核心内容是降低住房租赁企业税负,从而吸引更多的企业投入住房租赁市场,以解决当前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住房困难问题。
我国此前就出台了个体工商户等住房租赁税收优惠政策,但并不包括专业化、规模化住房租赁企业,而培育成熟的住房租赁市场离不开他们,此次《公告》正是弥补这方面税收优惠政策“短板”,将此前个体工商户税收优惠政策扩大至专业化、规模化住房租赁企业。
根据《公告》,住房租赁企业中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向个人出租住房取得的全部出租收入,可以选择适用简易计税方法,按照5%的征收率减按1.5%计算缴纳增值税,或适用一般计税方法计算缴纳增值税。
住房租赁企业中能够成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都是些规模大、财务制度健全的企业,按照现行税法,增值税税率为9%,而此次允许减按1.5%征收率纳税,可见减税力度大。
《公告》还称,对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其他组织向个人、专业化规模化住房租赁企业出租住房的,减按4%的税率征收房产税。目前针对房产租金收入计算缴纳的房产税税率为12%,此次减按4%税率征收,房产税税负也将大大减轻。
多位财税专家告诉第一财经记者,10月《公告》实施后,规模性、专业性住房租赁企业税负将较之前明显减轻,可以充分调动市场主体参与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的积极性,增加供应,一定程度上能缓解租户面临租金上涨压力,有利于解决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的住房难的问题。
千亿级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红利提前兑现
为了鼓励企业加大研发费用投入,加大创新力度,中国早前就出台了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按照现行政策,企业投入100万元研发费用,可在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中扣除175万元,通过加大扣除额从而让企业少纳税。
其中,今年制造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从75%提至100%,预计全年减税800亿元,这是今年最大一项减税政策。不过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政策享受时间并非在今年,而是第二年5月底前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时,因此制造业企业享受这一减税新政要到明年。
为了让包括制造业在内的企业尽快享受这一减税新政,今年国务院将享受政策优惠时间提前至10月份。而且最近国家税务总局明确,企业10月份预缴申报第3季度(按季预缴)或9月份(按月预缴)企业所得税时,可以自主选择就前三季度研发费用享受加计扣除优惠政策。
2020年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兑现减免税额超过3500亿元,此次政策享受时间提前至今年10月份后,意味着其中相当一部分减税额将在本月兑现,预计达到千亿级。
另外,10月1日起,免征车辆购置税新能源汽车产品技术要求有所调整,以适应新能源汽车技术标准变化。
此外,10月1日起,京津冀区域内施行统一的《京津冀税务行政处罚裁量基准》,对7类53项税收违法行为的处罚标准进行统一,以切实保护纳税人合法权益。
国家发改委等23部门和工信部推出新政策,助力汽车企业复工复产!
继广州、佛山、深圳、湘潭长沙等地拿出不同程度的“刺激”政策外,这次国家发改委等23部门以及工信部先后发布最新扶持政策,助力汽车企业复工复产。
“广东政策要点:
佛山号牌车主凭旧车售卖发票或汽车报废注销证明购买新车,每辆给予3000元补助;
对同一消费者一次性购买5台及以上的大、中、重型客运、载货汽车(车辆单价不少于50万元),每辆车给予5000元补助;
鼓励消费者购买新车,每辆给予2000元补助。
“湖南长沙市政策要点:
消费者在指定经销商购买上汽大众长沙工厂、长沙比亚迪、广汽三菱、广汽菲克、湖南猎豹等车企生产的车辆,并在长沙上牌落户的车主:
可获得裸车价款3%的一次性补贴,每辆车最高补贴不超过3000元;且此次活动有效期一直延续到6月30日。
23部门联合发文:促进消费扩容提质 加快形成强大国内市场
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宣部、财政部、商务部等23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消费扩容提质加快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实施意见》。
《意见》指出,落实好现行中央财政新
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补贴政策和基础设施建设奖补政策,推动各地区按规定将地方资金支持范围从购置环节向运营环节转变,重点支持用于城市公交。
促进汽车限购向引导使用政策转变,鼓励汽车限购地区适当增加汽车号牌限额。
国家发展改革委就业收入分配和消费司有关负责人表示,扩大消费是对冲疫情影响的重要着力点之一。
要把被抑制、被冻结的消费释放出来,把在疫情防控中催生的新型消费、升级消费培育壮大起来,使实物消费和服务消费得到回补。因此今后一段时期在做好疫情防控同时,促进消费的扩容提质,意义重大。
王青认为,《意见》明确提出改善进口产品供给,有助于促进消费升级,也将推动国内先进制造业发展。
工信部:推四项便企举措助力车企复产/研究推动公共领域用车电动化
3月18日,工信部官方公众号“工信微报”发文指出,近日,针对新冠肺炎疫情给汽车企业在履行公告管理中带来的“堵点”,工业和信息化部推出四项便企服务举措。
“一是对新申报产品,允许企业在自我承诺的基础上,使用研发验证测试结果替代第三方检测机构检测报告。
二是对已许可产品参数的扩展变更,允许企业备案时暂不报送相关检测报告,可容缺受理、先办后补。
三是缩短办理周期,视情增加公告发布批次。
四是延长企业审查整改期限,在原有基础上延长三个月。
工信部表示,下一步,工业和信息化部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针对疫情防控期间汽车企业遇到的堵点难点问题,精准施策,以高效有序的政务服务助力汽车企业复工复产。
消费是最终需求,是经济增长的持久动力,要顺应居民消费升级趋势,疫情过后存在较为强烈的消费回补需求,消费发力对年内稳增长的支撑作用有望进一步提升。
商务部市场运行司副司长王斌认为,从时段上看,一季度消费受影响最大,疫情对1月、2月特别是2月影响最重,3月消费市场有望触底企稳;预计二季度消费市场仍将处于恢复期,下半年进一步好转。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制造业留抵退税最新政策
一、正文回答
为支持小微企业和制造业等行业发展,提振市场主体信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财政部和税务总局明确了小微企业和制造业等行业留抵退税政策。留抵退税新政有三大特点:聚焦小微企业和重点支持行业、增量留抵和存量留抵并退、制度性、一次性和阶段性安排并举。
二、分析
新政主要包括:小微企业留抵退税政策,即在2022年对所有行业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一次性退还存量留抵税额,并按月退还增量留抵税额。制造业等行业留抵退税政策,对制造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六个行业符合条件的企业,一次性退还存量留抵税额,并按月全额退还增量留抵税额。
三、留底退税是什么?
即增值税留抵税额退税优,就是对现在还不能抵扣、留着将来才能抵扣的进项增值税,予以提前全额退还。留抵退税就是把增值税期末未抵扣完的税额退还给纳税人。增值税实行链条抵扣机制,以纳税人当期销项税额抵扣进项税额后的余额为应纳税额。其中,销项税额是指按照销售额和适用税率计算的增值税额。
好了,关于2020国家对制造业最新政策和2020国家对制造业最新政策的看法的问题到这里结束啦,希望可以解决您的问题哈!
声明: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部分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立场或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作者:小黄同学,本文链接:https://www.vibaike.net/article/19630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