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分享猪支原体肺炎的一些知识点,和猪支原体肺炎又称为的问题解析,大家要是都明白,那么可以忽略,如果不太清楚的话可以看看本篇文章,相信很大概率可以解决您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猪支原体肺炎怎么预防?用什么疫苗好啊?
猪支原体肺炎用活疫苗预防比较好,目前市面的有168株、Z株和RM48猪。这三种综合考虑下来江苏省农科院研制的168株比较好,免疫效果好且免疫力稳固,而且是肺内注射,有效快速的直达靶器官。Z株是胸腔注射,是离肺最近的注射方式,不如肺内注射来的直接有效;RM48株是喷鼻法,喷鼻只能到达上呼吸道,无法到达下呼吸道,而猪支原体肺炎病变部位是肺尖叶,无法到达肺部的疫苗、、效果可想而知。
很多人会觉得使用灭活苗预防支原体肺炎就可以了,实际上灭活苗产生的是血清抗体,也有国外研究表明,灭活苗的血清抗体跟保护没有关系。国外的灭活苗还比较贵,保护率低,免疫时间短。所以,要支持国产啊、、、
猪支原体肺炎的发病机理
3.1肺炎支原体感染
感染初期,支原体聚集并粘连在支气管、细支气管以及气管上皮细胞上;有人把这种现象称为表面寄生。在深处的细小微支气管和肺泡处,几乎找不到支原体。肺炎支原体首先附着在纤毛上皮细胞上,然后逐渐引起感染细胞发生病变、死亡,导致部分纤毛功能受损或脱落;由于肺炎支原体感染引起纤毛变短变少,纤毛正常的摆动功能显著的下降,以致无法排除肺泡分泌液、空气源性的微细粉尘和各种致病原,为继发性感染大开方便之门。
3.2感染肺部组织病理变化
猪感染肺炎支原体后,通常会有大量中性粒细胞聚集在腔体、气管周围以及肺泡中;随着病情的进一步恶化,淋巴细胞的数量也在增加,它们分布在血管周围、支气管周边以及微支气管周边的组织上,并侵占气管的粘膜固有层。大约经过二十天后,在气管附近会出现套袖现象,白细胞聚集;同时也出现支气管附近淋巴组织增生,从而使肺泡之间的间隙增厚;这种增生的淋巴小结常常会压迫支气管,引起支气管扩张困难,每次呼吸时,有效的气体交换就减少,从而迫使猪增加呼吸频率,病情严重的猪就会出现喘气现象。即使当肺部病变缓解后,仍能看到失去功能的肺泡和大量增生的淋巴小结。对不是非常严重,但非常典型的肺部病变的组织学研究表明:喘气病的主要病变是肺部出现实变性病变,主要集中在肺尖叶和心叶,且病灶与非病变区有明显的界限,颜色通常为紫红到黄褐色。感染后10~12周,若无继发感染,肺部病变组织会逐渐自我康复,但仍会留下永久性的组织伤痕,也可看到明显的肺泡萎缩。继发其他细菌感染时,常引起肺和胸膜的纤维素性、化脓性病变,甚至出现明显的环死灶。
3.3免疫抑制和继发感染
肺炎支原体感染后会出现免疫抑制现象,有资料表明:猪只感染肺炎支原体后,会导致支气管淋巴结和血液淋巴细胞发生有丝分裂反应;有学者把这种现象看作是支原体的致病机制之一。另外还证实从被支原体感染的猪身上取出的淋巴细胞对非相关抗原产生抗体的能力显著下降;再者猪的细胞免疫能力下降,比如巨噬细胞的活动受到抑制,而T抑制细胞的活动增强。事实上,一旦发生猪肺炎支原体感染,则继发感染几乎不能避免;继发性感染会和猪肺炎支原体的免疫抑制反应共同作用,从而引起严重的临床症状,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
3.4猪肺炎支原体毒性致病因素
对肺炎支原体的致病机理及引起的症状病变已有较多的研究报道;但对其分泌的毒素尚未做深入的研究。目前已证实附着粘连是猪肺炎支原体侵入呼吸道的必要条件和致病关键。支原体会首先附着在纤毛的上端,然后往深部侵入;使细胞发生病变和死亡,并导致纤毛萎缩,通过摆动清除异物的功能受损;接着支原体还会进一步破坏粘膜层,导致其他病原菌易于侵入而引起继发感染。目前还不了解猪肺炎支原体表面粘连结构的实质,体外模型试验表明支原体表面会散发出丝状体,这些丝状体(本质上可能是蛋白质)具有粘连附着功能。多种迹象表明猪肺炎支原体的吸附过程是一个多面性的感染和复杂的感染过程。
怎样预防和治疗猪喘气病(支原体肺炎)?如何建立健康猪群?
猪喘气病是猪的一种慢性传染病。其临床特征主要是咳嗽和气喘,而体温和食欲一般无明显变化。本病在我国许多地区多有发生,初暴发时,往往造成猪只大量死亡。时间久了,特别是老疫区,常常使猪只生长缓慢,造成饲料和人力的浪费。当母猪感染本病时,常可将病传给仔猪,给养猪生产造成很大损失。
1.病原
病原体是猪肺炎支原体。主要存在于病猪的肺、肺淋巴结和呼吸道分泌物中。病猪在咳嗽和喷嚏时,排出病菌,健猪与病猪直接接触,吸入含有病菌的飞沫,经呼吸道传染。本病仅猪易感,不分年龄、性别、品种均可发生。本病一经传入猪群,在很长时间内,甚至在临床症状消失以后相当长的时间里,仍带有病原体,并能不断排出病原体,对健康猪有潜在的威胁。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一般在气候多变、阴湿寒冷的冬春季节发病严重,症状明显。饲养管理和卫生条件的好坏,对本病的发生和发展至关重要。如饲料质量低劣,栏舍阴暗潮湿,并发寄生虫病等,都可加重病情的发展。但是在改善饲养的情况下,并做好驱虫工作,病猪体况就会有所好转。有人把猪的喘气病比作人的肺结核,提高机体的营养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可收到显著效果。
2.主要病变
两肺心叶、尖叶和膈叶发生对称性实变区(肉样变),以及肺部淋巴结肿大增生。实变区以心叶最多见,病变部与正常组织界限明显。
3.预防
目前本病尚无菌苗预防。根据本病发生和传染的特点,完全可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在无喘气病的地区,做到自繁自养,坚决不从外地购进猪只,尤其杜绝购入病猪。如必须进行品种更新换代,从外地引进猪种时,应该认真了解猪源所在地区有无本病。如有可疑疫情,坚决不要购入。认为健康的猪,购入后隔离1~2个月,观察有无本病,然后再决定混群与否。平时加强猪的饲养管理,喂给多样化的饲料,保持栏舍的清洁、干燥、通风,注意防寒保温,并定期做好消毒工作,断乳仔猪要定期驱虫,以保证猪只正常生长发育。
4.治疗
临床上给以合理治疗,能帮助病猪康复。但各种治疗方法的效果,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同一疗法,效果也不尽相同,常与病情的轻重,机体抵抗力的强弱,饲养管理条件的好坏及气候等有密切关系。因此,把加强病猪饲养管理与药物治疗相结合,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一是早期大量使用盐酸土霉素,效果良好,用量按每千克体重日量30~40毫克计算(第一次用量加倍)。以5%氯化镁溶液或5%葡萄糖生理盐水稀释后肌肉注射,每天1~2次,连续注射5~7天为一疗程,必要时重复用药一个疗程;二是卡那霉素按每千克体重4万国际单位计算,每日肌肉注射一次,3~5天为一疗程。轻症的1~2个疗程,重症的3~4个疗程,如与土霉素交替使用,可以提高疗效;三是猪喘平按每千克体重4万国际单位,肌肉注射,每日1次,5日为一疗程,疗效也较好;四是复方皂角注射液:去籽大皂角80克,杏仁25克,葶苈子25克共制成2000毫升药液,每毫升相当于原药0.065克,作深部臀肌注射。体重5千克以下,每次用3~4毫升,体重每增加5千克,增注药液1毫升,一般用药一次后,可以缓解症状。病情较重猪间隔1周可重复注射一次,据应用数百例,效果良好。
5.健康猪群的培育
在发病猪场培育健康猪群,其关键在于作到严格隔离饲养和坚决执行各项防疫卫生制度。对可疑病猪及假定健康猪应分开饲养,随时注意观察,发现病猪立即隔离,康复猪不能返回健康群,母猪在严格隔离条件下单圈饲养,观察后代有无喘气病,连续观察2~3窝后代。仔猪断乳时无咳嗽症状,有条件时,每窝可抽杀仔猪1~2头进行病理剖检,证明无喘气病时,可认为该母猪是健康的。从所产仔猪中进行选育,逐步扩大健康猪群。在改善饲养管理的前提下,经过二三年细致的观察和培育,是完全可以建立起健康猪群的。
怎样预防和治疗猪喘气病(支原体肺炎)?
猪喘气病又称猪地方流行性肺炎、猪支原体性肺炎,是猪的一种慢性传染病。其临床特征主要是咳嗽和气喘,而体温和食欲一般无明显变化。本病在我国许多地区多有发生,各种品种、性别、年龄的猪均可发生,但哺乳仔猪、刚断奶仔猪和妊娠后期及哺乳期的母猪更易发生,成年猪多呈慢性感染。初暴发时,往往造成猪只大量死亡。时间久了,特别是老疫区,常常使猪只生长缓慢,造成饲料和人力的浪费。当母猪感染本病时,常可将病传给仔猪,给养猪生产造成很大损失。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冬春寒冷季节多发。
(1)病原 本病病原体是猪肺炎支原体,主要存在于病猪的肺、肺淋巴结和呼吸道分泌物中。本病的主要传染源是病猪和隐性感染猪,病原体长期存在于病猪的呼吸道及其分泌物中,随咳嗽和喘气排出体外,传给健康猪。当猪舍潮湿、通风不良、猪群拥挤时最易发生此病。许多暴发此病的猪场,多半是购买猪苗时,引入了隐性感染的猪。猪场一旦发生此病就很难消除。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冬春较常见。新疫区呈暴发性流行,症状重,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老疫区呈慢性经过,病死率较低。当气候聚变、阴湿寒冷、饲养管理及卫生条件不良时,可使病情加重。
(2)预防 目前本病尚无菌苗预防。根据本病发生和传染的特点,完全可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在无喘气病地区,做到自养,坚决不从外地购进猪只,尤其杜绝病猪的购入。如必须进行品种更新换代,从外地引进猪种时,应该认真了解猪源所在地区有无本病源。如有可疑疫情,坚决不要购入。认为健康的猪,购入后隔离1~2个月,观察有无本病,然后再决定混群与否。平时加强猪的饲养管理,喂给多样化的饲料,保持栏舍的清洁、干燥、通风,注意防寒保温,并定期做好消毒工作,断乳仔猪要定期驱虫,以保证猪只正常生长发育。
(3)治疗 临床上给以合理治疗,能帮助病猪康复。但各种治疗方法的效果,受着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同一疗法,效果也不尽相同,常与病情的轻重、机体抵抗力的强弱、饲养管理条件的好坏及气候等有密切关系。因此,把加强病猪饲养管理与药物治疗相结合,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一是早期大量使用盐酸土霉素,效果良好,用量按每千克体重日量30~40毫克计算(第一次用量加倍)。以5%氯化镁溶液或5%葡萄糖生理盐水稀释后肌肉注射,每天1~2次,连续注射5~7天为一疗程,必要时重复用药一个疗程。二是卡那霉素按每千克体重4万国际单位,每日肌肉注射一次,3~5天为一疗程,轻症的1~2个疗程,重症的3~4个疗程,如与土霉素交替使用,可以提高疗效。三是猪喘平按每千克体重4万国际单位,肌肉注射,每日1次,5日为一疗程,疗效也较好。四是复方皂角注射液:去籽大皂角80克、杏仁25克、葶苈子25克共制成2000毫升药液,每毫升相当于原药0.065克,深部臀肌注射。体重5千克以下,每次用3~4毫升,体重每增加5千克,增注药液1毫升,一般用药一次后,可以缓解症状。病情较重的猪间隔1周可重复注射一次,据应用数百例,效果良好。
在发病猪场培育健康猪群,其关键在于严格作到隔离饲养和坚决执行各项防疫卫生制度。对可疑病猪及假定健康猪应隔开饲养,随时注意观察,发现病猪立即隔离。康复猪不能返回健康群,母猪在严格隔离条件下单圈饲养,观察后代有无喘气病,连续观察2~3窝后代。仔猪断乳时,无咳嗽症状,有条件时,每窝可抽杀仔猪1~2头进行病理剖检,证明无喘气病时,可认为该母猪是健康的。
猪支原体肺炎的症状和治疗
本病的主要临床症状是,病理变化部位主要位于胸腔内,肺脏是病变的主要器官。急性病例以肺水肿和肺气肿为主;亚急性和慢性病例见肺部“虾肉”样实变。发病猪的生长速度缓慢,饲料利用率低,育肥饲养期延长。
防治措施
1、药物控制
脉冲性使用抗生素可减缓疾病的临床症状和避免继发感染的发生。常用的抗生素有四环素类、泰乐菌素、林肯霉素、氯甲砜霉素、泰妙灵、螺旋霉素、奎诺酮类(恩诺沙星、诺氟沙星等),但总的来说,使用抗生素不会阻止感染发生,且一旦停止用药,疾病很快就会复发。
另外在生产实践中预防性使用抗生素也会出现瓶颈现象,由于是防御性措施,通常使用的抗生素浓度较低,这易导致病原体产生耐药性,以后再用类似药物效果就不好。
发生喘气病后,再想彻底杀灭病原体,是十分困难的,对呼吸道感染而言尤为如此,因为抗生素很难渗入到肺部粘膜表面而发挥作用;同时抗生素治疗也无法修复已造成的病变损伤。如果停止治疗,病原又会逸出、种种症状又会重新出现。
除此之外,使用抗生素疗法可能带来的弊病还包括肉质会发生改变(由于持续用药会有药物残留),而且人工费和成本费也随之提高。值得注意的是猪肺炎支原体对青霉素,阿莫西林,羟氨苄青霉素,头孢菌素Ⅱ,磺胺二甲氧嘧啶,红霉素,竹桃霉素和多粘菌素都有抗菌性。
2、综合防治措施
因此应针对该病应考虑使用综合防治措施:许多国家曾大力推进根除猪肺炎支原体的计划,丹麦、英国和美国都有未感染猪肺炎支原体的SPF猪群;但由于猪肺炎支原体可以通过气溶胶传播,很难彼此隔离阻断;所以猪肺炎支原体通常是这类SPF猪群最先感染的病原。
对于未感染猪肺炎支原体的猪群来说,感染猪肺炎支原体的可能性很大,如距离感染猪群较近、猪群过大、当地生物饲养密度过大、离生猪贩运的主干道太近,这些都极易导致支原体传播与感染。
采取根除MPS措施时,会发现要启动并维护无支原体感染状态的花费很大,而且可操作性不强(因为还必须对进入猪场的猪进行限制,控制它们携带的病原)。由于猪肺炎支原体是靠空气传播的,这也给保护未感染猪群带来难度。
在猪密度过高的地区,问题犹为棘手,未感染猪群很可能会出现持续反复的感染。以上几种措施,无论是加强饲养环境管理、使用抗生素、还是采取根除措施,都不是防治喘气病的理想方案,它们都无法给猪整个生长周期的提供全程保护,使猪免受猪肺炎支原体的感染。
有条件的猪场应尽可能实施多点隔离式生产(SEW)技术,也可考虑利用康复母猪基本不带菌,不排菌的原理,使用各种抗生素治疗使病猪康复,然后将康复母猪单个隔离饲养、人工授精,使用药物培育健康群。
使用药物和疫苗培育健康群
怀孕母猪分娩前14~20天以支原净、利高霉素或林可霉素、克林霉素、氟甲砜霉素等投药7天。仔猪1日龄口服0.5ml庆大霉素,5~7日龄、21日龄2次免疫喘气病灭活苗。
仔猪15日龄、25日龄注射恩诺沙星一次,有腹泻或PRDC严重的猪场断奶前后定期用药,可选用支原净、利高霉素、泰乐菌素、土霉素、氟甲砜霉复方。
保育猪、育肥猪、怀孕母猪脉冲用药,可选用1000mg/kg土霉素,110mg/kg克林霉素。另外根据猪群背景要求加强对HC、AR、PR、链球菌、弓形体的免疫与控制。
总之,在搞好全进全出,加强管理与卫生消毒工作,提高生物安全标准的基础上,加对怀孕母猪尤其是初产母猪隐性感染和潜伏性感染的药物控制,加强仔猪特别是初产母猪的仔猪的早期免疫,及时检疫,立即隔离发病猪,根据猪群具体情总采取定期用药,预防用药策略等措施是控制场内MPS危害的关键。
发病特点
本病我国地方猪种明显较引入品种易感,带菌猪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病原体是经气雾或与病猪的呼吸道分泌物直接接触传播的,其经母猪传给仔猪使本病在猪群中持久存在,其严重程度常因管理水平、季节、通风条件、猪的密度以及其它环境因素改变而有很大差异。
最早可能发生于2~3周龄(地方品种有9日龄的)的仔猪,但一般传播缓慢,在6~10周龄感染较普遍,许多猪直到3~6月龄 时才出现明显症状。
易感猪与带菌猪接触后,发病的潜伏期大的为十天或更长时间,并且所有自然发生的病例均为混合感染,包括支原体、细菌、病毒及寄生虫等。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猪气喘病、百度百科-猪支原体性肺炎
猪支原体肺炎是什么病?怎么预防治疗?
猪支原体肺炎俗称“猪喘气病”,是由猪肺炎支原体引起猪的一种慢性呼吸道传染病。像华畜家的氟苯尼考之类的,就适用于呼吸系统细菌性感染这些病,治疗效果很好的。
好了,文章到这里就结束啦,如果本次分享的猪支原体肺炎和猪支原体肺炎又称为问题对您有所帮助,还望关注下本站哦!
声明: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部分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立场或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作者:小黄同学,本文链接:https://www.vibaike.net/article/19624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