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分享不饱食以终日不弃功于寸阴口的一些知识点,和不饱食以终日不弃功于寸阴口红的问题解析,大家要是都明白,那么可以忽略,如果不太清楚的话可以看看本篇文章,相信很大概率可以解决您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不饱食以终日不弃功于寸阴的意思是什么
不饱食以终日,不弃功于寸阴的意思:不要整天吃饱喝足没啥正事,不要因为懒惰而浪费时间,温水煮青蛙一般,败得很惨。时间不多了,赶紧珍惜吧。出自葛洪《抱朴子·外篇》。
不饱食以终日,不弃功于寸阴解释
不要整天吃饱喝足没啥正事,不要因为懒惰而浪费时间。
出处:《抱朴子·外篇》
《抱朴子·外篇》主要内容
1、《弭讼》等9篇论述时政得失,讥刺世俗,言治民之法。
2、《臣节》等7篇评人事臧否,主张藏器待时,克己思君。
3、《君道》等14篇谏君主任贤举能,爱民节欲,独掌权柄。
4、《勖学》《崇教》两篇论超俗出世。
5、《交际》等5篇论修身。
6、《钧世》等7篇论文言著书之贵。
7、《诘鲍》篇主张有君。
8、《博喻》《广譬》两篇皆替喻,重复诸篇思想。
9、《自叙》一篇殿后,乃自传体,亦为全书之序。
葛洪简介
葛洪(公元284~364年),字稚川,自号抱朴子,东晋著名医药学家.汉族,晋丹阳郡(今江苏句容)人。三国方士葛玄之侄孙,世称小仙翁。葛洪是中国东晋时期有名的医生,是预防医学的介导者。著有《肘后方》,书中最早记载一些传染病如天花、恙虫病症侯及诊治。“天行发斑疮”是全世界最早有关天花的记载。‘’其在炼丹方面也颇有心得,丹书《抱朴子·内篇》具体地描写了炼制金银丹药等多方面有关化学的知识,也介绍了许多物质性质和物质变化。葛稚川移居图轴》元王蒙绘,故宫博物院藏。《人物图·葛仙吐火图》明郭诩绘,上海博物馆藏。
不饱食以终日不弃功于寸阴是什么意思
;
“不饱食以终日,不弃功于寸阴”的意思是:不要整天吃饱喝足没啥正事,不要因为懒惰而浪费时间。这句话教育人们不要一天到晚吃饱了不做事,不要浪费一点时间放弃用功。语句出自葛洪《抱朴子·外篇》,是晋代葛洪编著的一部道教典籍。
春秋时期,孔子经常教育他的学生向颜回学习,不要追慕富贵与享受,要安心读书,用心读书。孔子说“如果一个人一天到晚吃得饱饱的没有事可干,不去用心思考问题,那就没有造就了。
下棋的人虽然悠闲但也要用心,比起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的人来强多了。”可见大圣人都倡导吃饱了就得做点事,一点光阴都不能浪费。
当时许多富家公子少爷,都是这个情形,饱食终日,无所事事。所以孔子提议,倒不如学学下棋,还能动动脑筋,总比较好一点,最怕是不用脑筋。看看现在的教育,学生们也到了“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的程度,因此,还要教育他们多多用心,珍惜时间。
不饱食以终日不弃功于寸阴的意思
不要整日就只是吃饱喝足,却不去多思考多探索,不要因为懒惰,少花一点时间造成功亏一篑。
这句诗出自葛洪的《抱朴子·爵学》,是葛洪在治学上的一句名言。
春秋时期,孔子经常教育他的学生向颜回学习,不要追慕富贵与享受,要安心读书,用心读书。孔子说“如果一个人一天到晚吃得饱饱的没有事可干,不去用心思考问题,那就没有造就了。
下棋的人虽然悠闲但也要用心,比起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的人来强多了。”可见大圣人都倡导吃饱了就得做点事,一点光阴都不能浪费。
当时许多富家公子少爷,都是这个情形,饱食终日,无所事事。所以孔子提议,倒不如学学下棋,还能动动脑筋,总比较好一点,最怕是不用脑筋。看看现在的教育,学生们也到了“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的程度,因此,还要教育他们多多用心,珍惜时间。
扩展资料:
《抱朴子》为东晋时期葛洪所著,分为内外两篇,后来被道教作为经典。其中《外篇》主要是对葛洪生平的自述和谈论社会上的各种事情;而《内篇》是葛洪对道家思想和丹道修炼方法的阐述。
抱朴一词源自《老子》之语“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葛洪本人自号抱朴子,故以为书名,[2]其思想涵盖儒、道二家。
《内篇》主要讲述神仙方药、鬼怪变化、养生延年,禳灾却病,属于道家。其内容可以具体概括为:论述宇宙本体、论证神仙的确实存在、论述金丹和仙药的制作方法及应用、讨论各种方术的学习应用、论述道经的各种书目,说明世人修炼的广泛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抱朴子
不饱食以终日不弃功于寸阴的意思及出处
这句话的意思是不要整天吃饱喝足没啥正事,不要因为懒惰而浪费时间,温水煮青蛙一般,败得很惨。时间不多了,赶紧珍惜吧。出自葛洪《抱朴子·外篇》。
出处及解释
①弃:放弃。②寸阴:一寸光阴。比喻很短的时间。
释义:不要饱食终日无所事事,读书用功时不要放弃任何可利用的时间。
《抱朴子·外篇》简介
《抱朴子》,晋葛洪撰。以其自号名书。七十卷,其中内篇二十卷,外篇五十卷。内篇论神仙吐纳、符箓克治之术,纯为道教之言;外篇则论时政得失,人事臧否。要皆以黄老为宗,世以为道书之一。然以其洽闻,征引繁富,亦略有神话传说资料。
葛洪生平
葛洪(283一343或363),字稚川,系葛玄从孙。因葛玄称为“葛仙翁”,世称葛洪为“小仙翁”。丹阳句容(今属江苏)人,出身江南豪族。13岁丧父,家道中落。16岁起,始读儒书,以儒学知名。求学广博,上自正史百家之言,下至短杂文章,读书破万卷。尤好神仙导养之法,从葛玄弟子郑隐受炼丹术,又师事南海太守鲍玄(即鲍翻,字太玄),鲍玄以女妻洪(道书称鲍姑)。
葛洪为人心直口实,不随世变,末遇知者,终日不言。乡人皆称其为抱朴之士,后葛洪著书,遂以名之,并以抱朴子自号。西晋太安二年(303),大都督顾秘任其为将兵都尉,因破石冰有功,迁伏波将军。事平,弃戈释甲,仍未丹道。永兴元年(305),葛前往洛阳,搜求异书以广其学,适值“八王之乱”,奔波于徐、豫、荆、囊、江、广诸州之间。饱受战乱之苦,遂萌出尘之志。愍帝建兴四年(316),重返故里,隐居不仕。东晋开国,因其曾有战功,赐爵关内侯,食句容200邑。
咸和(326-334)初,司徒王导召补州主簿,转司徒掾,后迁谘议参军,干宝又荐为散骑常侍领大著作之职,固辞不就。听说交趾出产丹砂,为了就近炼丹,求为勾漏(今广西北流县)令。南行至广州,为刺史邓岳所留,乃止于罗浮山中。住山积年,优游闲养,炼制丹药,著作不辍。某日,给邓岳捎去书信,说要远行导师,将要出发。邓岳急忙前往送别,只见葛洪端坐日中,安然如睡,已经解化。
不饱食以终日,不弃于寸阴。原文是什么?
不饱食以终日,不弃功于寸阴。
这是晋代科学家葛洪在治学上的一句名言。
意思是:不要整日就只是吃饱喝足(却不去多思考多探索),不要因为懒惰少花一点时间造成功亏一篑。
文章分享结束,不饱食以终日不弃功于寸阴口和不饱食以终日不弃功于寸阴口红的答案你都知道了吗?欢迎再次光临本站哦!
声明: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部分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立场或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作者:小黄同学,本文链接:https://www.vibaike.net/article/19607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