凹头苋的功效与作用「凹头苋图片」

大家好,小编来为大家解答凹头苋的功效与作用这个问题,凹头苋图片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有谁知道这是什么植物?这是刺苋。刺苋(学名:Amaranthus spinosus L. )是苋科、苋属一年生草本植物,高可达100厘米;

大家好,小编来为大家解答凹头苋的功效与作用这个问题,凹头苋图片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凹头苋的功效与作用「凹头苋图片」

有谁知道这是什么植物?

这是刺苋。

刺苋(学名:Amaranthus spinosus L. )是苋科、苋属一年生草本植物,高可达100厘米;茎直立,多分枝,无毛或稍有柔毛。叶片菱状卵形或卵状披针形,无毛或幼时沿叶脉稍有柔毛;叶柄无毛,圆锥花序腋生及顶生,苞片在腋生花簇及顶生花穗的基部者变成尖锐直刺,在顶生花穗的上部者狭披针形,中脉绿色;小苞片狭披针形,花被片绿色,胞果矩圆形,种子近球形,黑色或带棕黑色。7-11月开花结果。

分布于中国陕西、河北、北京、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江西、湖南、湖北、四川、重庆、云南、贵州、广西、广东、海南、香港、福建、台湾等地。日本、印度、中南半岛、马来西亚、菲律宾、美洲等地有分布。生长在旷地、园圃、农耕地等。

刺苋被列入2010年1月7日环境保护部发布中国第二批外来入侵物种名单。刺苋的嫩茎叶可作野菜食用;全草供药用,有清热解毒、散血消肿的功效。

野苋菜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

野苋菜,中药名。为苋科植物凹头苋Amaranthuslividus和反枝苋Amaranthusretroflexus的全草或根。凹头苋分布于全国各地;反枝苋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及山东、台湾、河南等地。具有清热解毒,利尿之功效。用于痢疾,腹泻,疔疮肿毒,毒蛇咬伤,蜂螫伤,小便不利,水肿。

【野苋菜的食疗作用】

1、促进凝血:野苋菜中含非常丰富的铁质和钙质,可以促进凝血功能,提高造血功能,提升人体内的血红蛋白数量。

2、增加钙质:野苋菜含非常丰富的钙质,对于儿童生长发育很大好处,而且野苋菜中的钙质非常易于被人体吸收,对牙齿和骨骼的生长发育起到促进作用。老年人也可以通过食用野苋菜,增强骨骼健康,防止骨质疏松。

3、减肥作用:经常食用野苋菜可以促进身体内的毒素排出,防止便秘的发生,起到减肥的效果。

4、补充铁质:经常食用野苋菜也可以防止人体缺血,贫血的人尤其要多多食用野苋菜,对于补铁效果非常明显,这是因为野苋菜中含的铁比较容易被人体吸收。

入药部位:全草或根。

性味:味甘,性微寒。

归经:归大肠、小肠经。

功效:清热解毒,利尿。

主治:用于痢疾,腹泻,疔疮肿毒,毒蛇咬伤,蜂螫伤,小便不利,水肿。

【相关配伍】

1、治痢疾:凹头苋30g,车前子15g。水煎服。(《河南中草药》)

2、治痔疮肿痛:鲜野苋菜根30-60g,猪大肠1段。水煎,饭前服。

3、治蛇头疔:鲜野苋叶和食盐捣烂敷患处。(2-3方出自《福建中草药》)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30g;捣汁。外用:适量,捣敷。

使用注意:气虚、寒湿久痢忌服。

采集加工:春、夏、秋季采收,洗净,鲜用。

【形态特性】

1、凹头苋,一年生草本,高10-30厘米,全体无毛;茎伏卧而上升,从基部分枝,淡绿色或紫红色。叶片卵形或菱状卵形,长1.5-4.5厘米,宽1-3厘米,顶端凹缺,有1芒尖,或微小不显,基部宽楔形,全缘或稍呈波状;叶柄长1-3.5厘米。花成腋生花簇,直至下部叶的腋部,生在茎端和枝端者成直立穗状花序或圆锥花序;苞片及小苞片矩圆形,长不及1毫米;花被片矩圆形或披针形,长1.2-1.5毫米,淡绿色,顶端急尖,边缘内曲,背部有1隆起中脉;雄蕊比花被片稍短;柱头3或2,果熟时脱落。胞果扁卵形,长3毫米,不裂,微皱缩而近平滑,超出宿存花被片。种子环形,直径约12毫米,黑色至黑褐色,边缘具环状边。花期7-8月,果期8-9月。

2、反枝苋又名:西风古,红苋菜。一年生草本,高20-80厘米,有时达1米多;茎直立,粗壮,单一或分枝,淡绿色,有时具带紫色条纹,稍具钝棱,密生短柔毛。叶片菱状卵形或椭圆状卵形,长5-12厘米,宽2-5厘米,顶端锐尖或尖凹,有小凸尖,基部楔形,全缘或波状缘,两面及边缘有柔毛,下面毛较密;叶柄长1.5-5.5厘米,淡绿色,有时淡紫色,有柔毛。圆锥花序顶生及腋生,直立,直径2-4厘米,由多数穗状花序形成,顶生花穗较侧生者长;苞片及小苞片钻形,长4-6毫米,白色,背面有1龙骨状突起,伸出顶端成白色尖芒;花被片矩圆形或矩圆状倒卵形,长2-2.5毫米,薄膜质,白色,有1淡绿色细中脉,顶端急尖或尖凹,具凸尖;雄蕊比花被片稍长;柱头3,有时2。胞果扁卵形,长约1.5毫米,环状横裂,薄膜质,淡绿色,包裹在宿存花被片内。种子近球形,直径1毫米,棕色或黑色,边缘钝。花期7-8月,果期8-9月。

【药材性状】

1、凹头苋,主根较直。茎长10-30cm,基部分枝,淡绿色至暗紫色。叶片皱缩,展平后卵形或菱状卵形,长1.5-4.5cm,宽1-3cm,先端凹缺,有1芒尖,或不显,基部阔楔形;叶柄与叶片近等长。穗状花序。胞果扁卵形,不裂,近平滑。气微,味淡。

2、反枝苋,主根较直。茎长20-80cm,稍具钝棱,被短柔毛。叶片皱缩,展平后菱状卵形或椭圆形,长5-12cm,宽2-5cm,先端微凸,具小凸尖,两面和边缘有柔毛;叶柄长1.5-5.5cm。圆锥花序。胞果扁卵形,盖裂。气徽,味淡。

凹头苋对于手抖头抖的作用有什么?

凹头苋的功效与作用

1、补充营养

凹头苋是一种口感鲜嫩的野生蔬菜,它能为人体补充大量碳水化合物和丰富维生素以及矿物质,人们使用它后能加快身体代谢,并能提高身体各器官功能,对维持人体健康,提高人类身体素质都有很大好处。凹头苋性质微寒,能清热解毒,经常食用还能预防上火症状出现。

2、防病治病

凹头苋不但能当蔬菜工人们食用,还能入药,而且它的药用价值极高,能消炎杀菌,增强人体抗炎抗病毒能力并能消肿止痛,解毒排毒,他在临床上能用于人类小便不利和痔疮肿痛以及目赤肿痛,还有痢疾,肠炎等症的治疗,治疗效果特别好,平时适量服用还能防止这些疾病发生。

凹头苋的食用方法

1、凉拌

凹头苋做凉拌菜特别好吃,做的时候要把它提前用清水洗净,并用沸水焯2~3分钟,取出后降温,去掉水分以后放到干净的大碗中,加入适量蒜泥,再放入生抽,香醋,麻油,以及鸡精和少量食用盐调匀以后就能得到的美味的凉拌菜,把它装盘以后就能上桌食用。

2、炒食

凹头苋特别适合炒着吃,再吵以前应该先把它用清水洗净,然后准备一头大蒜,把大蒜去皮以后剁成蒜末,在炒锅中放油,加入蒜末炒香后再把凹头苋放了锅中一起炒,定它受热变软以后加少量食用盐和少量生抽,继续炒2~3分钟,炒好以后加适量鸡精调味,再次炒匀就能出锅食用。

人情菜是什么菜

人情菜是凹头苋。

凹头苋是苋科苋属三被组植物,一年生晚春杂草。株高10-30厘米,全株无毛。茎平卧而上升,茎部分枝,紫绿色或红色,光滑,叶互生,有柄,叶卵形或菱状卵形,顶端钝圆而有凹缺,基部宽楔形,叶柄与叶片等长。花簇腋生,穗状花序或圆锥花序。花被3片,膜质。花期7-8月,果期8-9月。

原产于热带非洲,除降雨稀少的干旱区和半干旱区外,在中国东北、华北、华东、华南以及陕西、云南、新疆等省区广生。广泛分布于温带、热带和亚热带。日本、阿根廷、澳大利亚、荷兰以及非洲北部的一些国家也有分布。抗逆性强,抗湿耐碱,对土壤要求不严、适应性广。

繁殖方法

可选择低洼盐碱荒地开垦繁殖。因种子细小,千粒重只有0.4-0.5克,且分枝性能强,每亩撒种量可控制在10-150克为宜。为了撒种均匀,可先混土,后撒播。每年9月下旬以后,一直到霜降前,都是采种期。采种后经晒干贮存,第二年早春撒播。在播种后生育期195天。

平均气温稳定在10℃,10厘米地温稳定在9℃,一般4月上中旬发芽出苗,5月上旬至中旬分枝,7月下旬现蕾,8月中旬开花,花后8-9天结果,9月中旬进入结果盛期,10月上旬果实成熟。直至初霜前茎叶不枯。早春由于气温低,苗期生长缓慢,易受其他宿根性杂草抑制。

分枝期以后,气温升到20℃以上,营养体开始急聚生长,平均每天增长1厘米左右,这一快速生长期,一直维持60-70天,植株增长50-60厘米。进入开花期,生长逐渐缓慢下来,8月中旬基本停止营养体生长。

野苋菜,野苋菜有什么功效与作用

野苋菜的药用功效

【功效】清热利湿。用于细菌性痢疾,肠炎,乳腺炎,痔疮肿痛。

野苋菜的食疗作用

1、促进凝血:野苋菜中含非常丰富的铁质和钙质,可以促进凝血功能,提高造血功能,提升人体内的血红蛋白数量。

2、增加钙质:野苋菜含非常丰富的钙质,对于儿童生长发育很大好处,而且野苋菜中的钙质非常易于被人体吸收,对牙齿和骨骼的生长发育起到促进作用。老年人也可以通过食用野苋菜,增强骨骼健康,防止骨质疏松。

3、减肥作用:经常食用野苋菜可以促进身体内的毒素排出,防止便秘的发生,起到减肥的效果。

4、补充铁质:经常食用野苋菜也可以防止人体缺血,贫血的人尤其要多多食用野苋菜,对于补铁效果非常明显,这是因为野苋菜中含的铁比较容易被人体吸收。

扩展资料:

野苋菜禁忌

虽然野苋菜根有好多的好处,它也是有些食物禁忌的,首先就是它的烹调时间不宜太长,消化不良、腹满、脾胃虚弱者要少吃或者不吃为好,要是一次性吃的太多可能会引起皮炎。

野苋菜为苋科植物凹头苋和反枝苋的全草或根。凹头苋分布于全国各地;反枝苋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及山东、台湾、河南、安徽、等地。具有清热解毒,利尿之功效。用于痢疾,腹泻,疔疮肿毒,毒蛇咬伤,蜂螫伤,小便不利,水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野苋菜

参考资料来源:三农网-野苋菜

野苋菜的功效与作用

功效与作用

清热解毒、增强体质、促进发育

野苋菜,中药名,为苋科植物凹头苋和反枝苋的全草或根。凹头苋分布于全国各地,反枝苋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及山东、台湾、河南等地。凹头苋,主根较直,基部分枝,淡绿色至暗紫色。反枝苋,主根较直,稍具钝棱,被短柔毛。具有清热解毒、增强体质、促进发育、防止肌肉痉挛的功效。

1、清热解毒:野苋菜清利湿热,清肝解毒,凉血散瘀,对于湿热所致的赤白痢疾及肝火上炎所致的目赤目痛、咽喉红肿不利等,均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2、增强体质:野苋菜中富含蛋白质、脂肪、糖类及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其所含的蛋白质比牛奶更能充分被人体吸收,可为人体提供丰富的营养物质,有利于强身健体,提高机体的免疫力,有“长寿菜”之称。

3、促进发育:野苋菜中铁和钙的含量均较高。更重要的是,野苋菜中不含草酸,所含钙、铁进入人体后很容易被吸收利用。因此,野苋菜能促进小儿的生长发育,对骨折的愈合具有一定的食疗价值。

4、防止肌肉痉挛:野苋菜能维持正常的心肌活动促进凝血增加血红蛋白并提高携氧能力促进造血等功能。

注意事项

适宜人群

湿热所致的赤白痢疾者

禁忌人群

阴盛阳虚体质、过敏性体质患者

不宜同食

山葵、甲鱼、牛奶

野苋菜不宜与山葵同食,两者一起食用容易引起中毒。野苋菜不宜与甲鱼同食,两者一起食用不易消化。野苋菜不宜与牛奶同食,两者一起食用可能会影响钙吸收。

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声明: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部分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立场或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作者:小黄同学,本文链接:https://www.vibaike.net/article/1958727.html

(0)
小黄同学小黄同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