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i5-8265u怎么样相信很多的网友都不是很明白,包括i5 8265u处理器怎么样也是一样,不过没有关系,接下来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i5-8265u怎么样和i5 8265u处理器怎么样的一些知识点,大家可以关注收藏,免得下次来找不到哦,下面我们开始吧!
i5-8265u处理器属于什么水平?
中等水平。
I5 8265U相当于台式机Intel Core i5-8250U处理器。在CINEBENCH R15测试中,i5-8265U 的多核性能完美超越了上一代 i5-8250U,可见全新Whiskey Lake处理器的性能有了不错的提升,不过相较于还是有一定差距的。
不仅在性能上全新Whiskey Lake架构的i5-8265U有了不小的提升,并且这次Intel首次集成了千兆位 WiFi,将连接速度提升了12倍,对于笔记本电脑轻薄化而言将更有操作空间,并且大幅度提升了续航时间,当然这个还要看OME厂商的具体操作了。
Intel 酷睿i5 8265U参数:
核心数量:四核心
线程数量:八线程
三级缓存:6MB
总线规格:OPI 4GT/s
热设计功耗(TDP):15W
i5-8265u和i5-8250u哪个更好?
较新的Core i5-8265U Whiskey Lake处理器虽然在最大睿频频率提供更高的频率,但是,在现实使用中,两者之间并没有实际差异。特别是,因为它更依赖于笔记本电脑制造商以及他们优化设备的方式。
Cinebench 15 CPU跑分测试中,i5-8265u分数为:695;i5-8250u分数为:663。
Core i5-8265U向我们展示的大多数硬件是相同的 – 14nm制造工艺,15W TDP,6 MB缓存和相同的Intel UHD Graphics 620,频率为300-1100 MHz。此外,基频相同,而Turbo则达到3.90 GHz。事实上,这是最显着的差异,另一个是处理器的实际尺寸 – 46 x 24 mm(Core i5-8250U尺寸为42 x 24 mm)。
扩展资料:
1、核心参数上,在主频上i5-8250U为1.6GHz,而8265U升级为1.8GHz;在睿频上也从8250U上面的3.4GHz升级为3.9GHz;但是在核心数、线程、TDP、集显和缓存都是相同的;
2、通过CPU-Z的参数测试,全新WhiskeyLake架构的Corei5-8265U在4核心/8线程与15W的TDP等参数与Corei5-8250U没有区别;
3、在CINEBENCHR15测试中,i5-8265U为583分而8265U则是607分,多核性能超越了8250U;FritzChessBenchmark测试中,全新WhiskeyLake处理器相比于旧版本处理器有了较大了10%以上;
4、全新WhiskeyLake架构的处理器里还植入了一颗单独的四核DSP芯片,用来增强了语音方面的功能,不过目前在这个方面的应用还比较少;
参考资料来源:
英特尔-英特尔® 酷睿™ i5-8265U 处理器
英特尔-英特尔® 酷睿™ i5-8250U 处理器
i58265笔记本电脑怎么样
酷睿i58265u是英特尔推出的第八代酷睿i5系列处理器,性能较前代提升很大,可以满足日常的办公使用和影音需求,一般的网游也可以胜任。
i7相对于i5提升不大,价格却很高,性价比不值,发烧友可以考虑。其中HQ叫做后缀,H代表标压并且不可拆卸,也就是封装,无法进行更换。Q代表四核处理器,其他的字母比如U代表低压,K代表超频,Y代表超低电压。
可理解为U、Y是低性能处理器,一般用于轻薄本;HQ为标准性能处理器,一般用于5k-10k的游戏本;HK为高性能处理器,一般用于10k+的游戏本。
扩展资料
购买笔记本电脑注意事项
1、拒绝购买样品机。样品机说白了就是二手电脑,也就类似于是汽车4S店内的试驾车,电脑点亮时间长,电脑内部件的寿命已经降低了,电脑自然损坏的风险增高了。
2、拒绝超过电脑本身固有价值的高价电脑。很多人买电脑都被奸商坑过这一条,说白了就是奸商把电脑高价卖给你,我们在购买相应品牌型号和配置的电脑时,要留意市场销售价格范围,购买电脑要货比三家。
3、拒绝购买高仿电脑。现在市面上出现了很多高仿某些品牌的电脑,外观和正品基本上是一样的,但是电脑的质感和做工是完全不一样的,电脑壳子用料也是完全不一样的,要正确的鉴别。
4、拒绝购买翻新电脑。通过我的观察发现,现在市面上翻新电脑比较多,并不是从封装盒子内拆出来的电脑就是全新电脑,使用鲁大师检测一下电脑硬件的出厂时间和使用情况。
文章分享结束,i5-8265u怎么样和i5 8265u处理器怎么样的答案你都知道了吗?欢迎再次光临本站哦!
声明: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部分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立场或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作者:小黄同学,本文链接:https://www.vibaike.net/article/19573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