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一片丹心图报国,以及一片丹心图报国 两行清泪为忠家意思对应的知识点,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一片丹心图报国”下一句是什么?
“一片丹心图报国”下一句是“两行清泪为思亲”,出自明代于谦的《立春日感怀》。
原文如下:
年去年来白发新,匆匆马上又逢春。
关河底事空留客?岁月无情不贷人。
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
孤怀激烈难消遣,漫把金盘簇五辛。
这首诗是作者在击退了瓦刺入侵后第二年的一个立春日在前线所写。遇此佳节,引起了作者思亲之念,但是为了国事,又不得不羁留在边地。诗中表达了作者这种矛盾痛苦的心情。
参考资料
古诗文网:
一片丹心图报国是什么意思?
解答:
“一片丹心图报国”的基本意思为:我一片忠心,渴望着报效祖国。
另附简介:
“一片丹心图报国”出自明代于谦的《立春日感怀》,而这首诗正是作者在击退了瓦刺入侵后第二年的一个立春日在前线所写。遇此佳节,引起了作者思亲之念,但是为了国事,又不得不羁留在边地。诗中也表达了作者这种矛盾与痛苦的心情。
全诗如下:
《立春日感怀》
(明)于谦
年去年来白发新, 匆匆马上又逢春。
关河底事空留客?岁月无情不贷人。
一寸丹心图报国, 两行清泪为思亲。
孤怀激烈难消遣, 漫把金盘簇五辛。
【希望该条回答对您有所帮助哦(⊙o⊙)】
“一片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忠家。”出自哪里?
一寸丹心图报国 两行清泪为思亲——明代于谦《立春日感怀》诗。
翻译:我一颗赤心渴望着报效国家; 身在他乡,思念亲人又不禁使我双眼泪流成行。 二句诗写出了作者的感情波澜。
于谦(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16日),字廷益,号节庵,杭州府钱塘县人,明朝永乐年进士、名臣。永乐十九年(1421年),于谦登辛丑科进士。宣德五年(1430年),官至兵部右侍郎巡抚河南、山西。正统十四年(1449年),土木堡之变,明英宗被瓦剌俘获,他力排南迁之议,坚请固守,官至兵部尚书。天顺元年(1457年),明英宗复辟,于谦被诬陷下狱而冤死。
《明史》称赞其“忠心义烈,与日月争光”,同岳飞、张苍水并称“西湖三杰”。于谦著有古典诗词集《于忠肃集》流传于世。
一片丹心图报国的意思?
出自明朝于谦的《立春日感怀》意思是:我一颗赤心渴望着报效国家。
一寸丹心图报国
“一寸丹心图报国” 出自明朝诗人于谦的《立春日感怀》,意思是\”我一颗赤心渴望着报效国家”。
【原文】
立春日感怀
于谦
年去年来白发新,匆匆马上又逢春。关河底事空留客?岁月无情不贷人。
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孤怀激烈难消遣,漫把金盘簇五辛。
【译文】
一年年过去,白头发不断添新,
戎马匆匆里,又一个春天来临。
为了什么事长久留我在边塞?
岁月太无情,年纪从来不饶人。
念念不忘是一片忠心报祖国,
想起尊亲来便不禁双泪直淋。
孤独的情怀激动得难以排遣,
就凑个五辛盘,聊应新春节景。
【注释】
①马上——指在征途或在军队里。
②关河——关山河川,这里指边塞上。
③簇五辛——蔟,攒聚的意思。五辛,指五种辛味的菜;《本草纲目》:“元旦、立春,以葱、蒜、韭、蓼蒿、芥辛嫩之叶杂和食之,取迎新之意,谓之五辛盘。”
【简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击退了瓦刺入侵后第二年的一个立春日在前线所写。遇此佳节,引起了作者思亲之念,但是为了国事,又不得不羁留在边地。诗中表达了作者这种矛盾痛苦的心情。
【作者简介】
于谦(1398——1457年),字廷益,号节庵,浙江钱塘(今杭州)人,明代著名清官、民族英雄。明朝永乐年间进士,曾巡按江西,巡抚河南、山西,政绩卓著。正统十四年(1449),在蒙古族瓦剌部入侵,发生土木之变,明英宗被俘,明王朝危在旦息。于谦临危受命,任兵部尚书,提出“社稷为重君为轻”主张,力阻南迁,亲自指挥数十万军民进行了名扬青史的北京保卫战,击退瓦剌,挽狂澜于既倒,在中国历史上抒写了壮烈辉煌的一页。于谦加封少保,总督军务。
“一片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忠家。”的赏析
明·于谦:《立春日感怀》
年去年来白发新,匆匆马上又逢春。
关河底事空留客,岁月无情不贷人。
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
孤怀激烈难消遣,漫把金盘簇五辛。 【“一寸”句赏析】【翻译】我一颗赤心渴望着报效国家; 身在他乡,思念亲人又不禁使我双眼泪流成行。 二句诗写出了作者的感情波澜。\” 丹心:赤诚的心。这句表现了以国事为重而常常忍受思亲痛苦的情状。“一寸”对“两行”,“丹心”对“清泪”,“图”对“为”,“报国”对“思亲”。
OK,关于一片丹心图报国和一片丹心图报国 两行清泪为忠家意思的内容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声明: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部分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立场或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作者:小黄同学,本文链接:https://www.vibaike.net/article/19558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