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耳养殖技术和配方,木耳的养殖原料和方法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分享木耳养殖技术和配方的一些知识点,和木耳的养殖原料和方法的问题解析,大家要是都明白,那么可以忽略,如果不太清楚的话可以看看本篇文章,相信很大概率可以解决您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如何养殖黑木耳养殖黑木耳的条件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分享木耳养殖技术和配方的一些知识点,和木耳的养殖原料和方法的问题解析,大家要是都明白,那么可以忽略,如果不太清楚的话可以看看本篇文章,相信很大概率可以解决您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木耳养殖技术和配方,木耳的养殖原料和方法

如何养殖黑木耳

养殖黑木耳的条件:

1、时间

黑木耳最佳种植的时间在每年的五、月份以及十月进行养殖天气太热了不行,太冷也不行,种植木耳的最佳季节应该是在每年的夏季和秋季所以我们对种植的时间一定要把握好,我们看市场上常年都有黑木耳在出售,种植业和加工厂一直在直线向上发展。

2、温度

黑木耳种植达到一定的温度才能正常的生长,黑木耳在种植室的温度要达到二十到二十六度的标准,在平常种植的时候要严格的把控,黑木耳在前期对它温度的要求要偏低然后慢慢的升高,然后达到一定的程度在慢慢的降低,因为这样可以大大的增加黑木耳的增长速度。

3、湿度

黑木耳在长大过程中需要工作人员抓好它的种植环境湿度,种植的的耳树的十分要达到百分之七十五左右,空气中的湿度要控制在百分之七十五到百分之九十三左,需要根据黑木耳的出菌情况以及菌种的生长情况来对它进行一个相应的湿度控制,生长过程中种植湿度一定不能低于百分之七。

4、光照

黑木耳和其它的菌类不一样,它是一种比较独特的菌种,它和其他的菌类有比较大的区别,黑木耳在接种一直到发菌这个时间段是一定不能有光照的,一旦有光照就很难发菌成功,要注意它发菌核出菌的时间,一旦它慢慢成长起来我们又需要光照有了光照才能成长。

5、耳树

我们要知道种植黑木耳的时候要严格挑选树木,我们在选择耳树的时候要选时间比较长久的最好是十年往上的,因为这更利于它们的生长我们要把树锯短,大概一米三左右的段段,在有利于黑木耳生长的环境发酵。

6、消毒

黑木耳养殖的过程中一定要进行消毒,我们都知道如果我们吃的黑木耳不消毒的话,会有很大的毒性,工作人员在它刚生长的时候就要对它进行消毒,以免细菌进入,影响到黑木耳的正常生长,先对饲养它‘’的食物进行消毒,接种也要进行消毒,种植木耳的设备也要进行消毒。

扩展资料:

黑木耳的药理作用:

1、降血糖作用 木耳多糖对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高血糖有防治作用,使实验小鼠葡萄糖耐受量及耐受量曲线得到明显改善,还能减少糖尿病小鼠饮水量。

2、降血脂作用 木耳多糖能明显降低高血脂症大鼠血清游离胆固醇、胆固醇脂、三酰甘油、 9—脂蛋白含量,降低高胆固醇引起的小鼠高胆固醇血症的形成。

3、抑制血小板聚集 腺苷及相关的几种水溶性低分子物,能明显延长凝血酶原时间抑制血小板聚集的浓度,证明腺苷是一种强效血小板聚集抑制剂。它可被小肠完整无损地吸收,但该活性物不影响[14C]花生四烯酸合成凝血恶烷,显示该物质不抑制血小板环氧化酶的功能。

4、抗血栓形成 木耳多糖可明显延长家兔特异性血栓及纤维蛋白血栓的形成时间,缩短血栓长度,减轻血栓湿重和干重,减少血小板数,降低血小板粘附率和血液粘度,并可明显缩短豚鼠优球蛋白溶解时间,降低血桨纤维蛋白原含量,升高纤溶酶活性,具有明显抗血栓形成的作用。

5、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木耳多糖对机体免疫功能有明显促进作用,包括增加脾指数,半倍溶血值和[玫瑰花结形成率,促进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和淋巴细胞转化率,增加机体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具有显著及抗肿瘤活性。

6、抗衰老作用 木耳多糖可使小鼠心肌血组织褐指质含量下降,使脑和肝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增加,对小鼠离体脑B型单氨氧化酶(HA0—B)活性起抑制作用,提示木耳多糖具有抗衰老活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黑木耳

木耳养殖方法_怎样养木耳

木耳中分离的黑刺菌素有抗真菌等作用。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养殖木耳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木耳养殖方法:培养土

第一:木屑78%、麦皮20%、蔗糖1%、石膏粉1%、尿素0.4%、水 1∶(1~1.3),每kg的原料加水100kg,材质疏松、吸水量大的木 屑,可加水130kg,pH值自然。

第二:棉籽壳80%、麦皮18%、石膏粉2%、石灰0.3%,料与水比 例1∶(1.2~1.3)。

第三:稻草66%、米糠32%、石膏粉1%、过磷酸钙1%,每100kg稻 草用水130~160kg。

第四:玉米芯50%、棉籽壳28%、麦皮20%、蔗糖1%、石膏粉1%, 料与水比例为1∶(1.2~1.3)。

培养料配制时,含水量掌握在60%以内,以手握成团,放开松散 为宜;稻草、甘蔗渣为原料的含水量是以手握指缝有水纹,不下滴为度。

木耳养殖方法:塑料袋地栽

该技术改变了依靠木 材生产木耳的历史,使黑木耳栽培从林区走向了田间大地。塑料袋地栽黑木耳以木屑、秸杆为原料,利用塑料袋盛装,每袋装0.5千克干料,经过灭菌、接种、养菌,摆在田间大地、果园林下出耳。塑料袋地栽黑木耳技术极大地扩宽了黑木耳栽培原料与栽培区域,大大缩短了生产周期,回归自然的栽培方式产品实现天然无公害,更利于规模化、机械化、标准化生产,发展前景广阔。

塑料袋地栽黑木耳由辽宁省朝阳市食用菌研究所发明成功,1994年被列为“国家级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和“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同年获两项国家发明专利(ZL 94110092。8;ZL 94110204。5),2000年获得“全国食用菌行业十佳优秀科技成果”,2006年得到世界银行、国务院扶贫开发小组、民政部的奖励和支持。塑料袋地栽黑木耳以其“源于自然,回归自然”的方式,顺应了黑木耳“冷冷热热、干干湿湿”的生活习性,栽培成功率和产量、质量高,成了黑木耳栽培的主流。

木耳养殖方法:接种

代料栽培黑木耳,从接种到出菇只要45~55天, 生产周期100~120天,比原生产时间缩短50%~60%,将原来1年长1 季改为春秋长两季:春季2~3月接种,9~10月子实体生长;秋季8 ~9月接种,10~11月子实体生长,但要避开高温;早春气温低,可 加温调节。黑木耳菌丝生长以22~30℃,子实体生长以20~25℃最 适宜。

木耳养殖方法:椴木栽培

黑木耳人工栽培大约在公元600年前后起源于中国,是世界上人工栽培的第一个食用菌品种,至 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唐朝川北大巴山、米仓山、龙门山一带的山民,就采用“原木砍花”法种植黑木耳。这种原始种植方法持续了上千年,清朝中国东北长白山、河南伏牛山等也开始种植黑木耳,入冬三九天将落叶树伐倒,依靠黑木耳孢子自然传播繁育。靠天收耳,产量极低。1955年,中国科技工作者开始培育黑木耳固体纯菌种,发明了椴木打孔接种法,这种方法使木段栽培黑木耳产量大大提高。但是两三年完成一个周期,绝对产量仍不高,每根1米长、直径为10~13厘米的优质木段,3年仅产100~150克黑木耳,还常受自然灾害的侵扰而减产。这种方法至今仅仅被林区极其少数耳农延用。

木耳养殖方法:装袋灭菌与室内发菌

1.装袋栽培袋用低压聚乙烯、聚丙烯塑料薄膜袋,规格为: 袋口宽12cm、长50cm,每100kg原料需塑料袋1kg。

装袋要紧实,在袋面打4~6个接种穴,穴宽1.5cm、深2cm,穴口用胶布贴封。装袋后放到常压灭菌锅内,以100℃保持10~12h灭菌,冷却到22℃时接种,选用优良高产的菌种。

代料栽培黑木耳的培养料配方有哪些?

适于袋栽的培养料配方有以下几种:

①硬杂木屑64.5%~64%,玉米芯20%,麦麸12%,豆饼粉2%,石膏粉1%,生石灰0.5%~1%,料与水的比例为1∶1.2~1.3(pH调至8~9为准)。

②锯木屑(硬杂木)86.5%,麦麸10%,豆饼粉2%,生石灰0.5%,石膏粉1%,料与水的比例为1∶1.2~1.3(pH调至8~9为准)。

③玉米芯48.5%,锯木屑38%,麦麸10%,豆饼粉2%,生石灰0.5%,石膏粉1%,料与水的比例为1∶1.2~1.3(pH调至8~9为准)。

④豆秸72%,玉米芯或锯木屑17%,麦麸10%,生石灰0.5%,石膏粉0.5%,料与水的比例为1∶1.2~1.3(pH调至8~9为准)。

⑤稻草84.5%,麦麸12%,豆饼粉2%,生石灰0.5%,石膏粉1%,料与水的比例为1∶1.5~1.7(pH调至8~9为准)。

⑥棉籽壳93%,麦麸5%,蔗糖1%,石膏粉1%,料与水的比例为1∶1.2~1.3(pH调至8~9为准)。

⑦甜菜渣87.5%,麦麸10%,食糖1%,碳酸钙1%,尿素0.5%,料与水的比例为1∶1.5~1.8(pH调至8~9为准)。

⑧芒箕40%,五节芒20%,稻草10%,杂木屑8%,蔗糖1%,麦麸20%,碳酸钙1%,料与水的比例为1∶1.2~1.3(pH调至8~9为准)。

⑨麦秸粉78%,米糠20%,蔗糖1%,石膏粉1%,磷酸二氢钾20克,尿素25克,料与水的比例为1∶1.3~1.4(pH调至8~9为准)。

黑木耳养殖技术

一、栽培时间与培养料配制

1.栽培的时间 代料栽培黑木耳,从接种到出菇只要45~55天, 生产周期100~120天,比原生产时间缩短50%~60%,将原来1年长1 季改为春秋长两季:春季2~3月接种,9~10月子实体生长;秋季8 ~9月接种,10~11月子实体生长,但要避开高温;早春气温低,可 加温调节。黑木耳菌丝生长以22~30℃,子实体生长以20~25℃最 适宜。

2.培养料的配方,因地制宜选用

第一:木屑78%、麦皮20%、蔗糖1%、石膏粉1%、尿素0.4%、水 1∶(1~1.3),每kg的原料加水100kg,材质疏松、吸水量大的木 屑,可加水130kg,pH值自然。

第二:棉籽壳80%、麦皮18%、石膏粉2%、石灰0.3%,料与水比 例1∶(1.2~1.3)。

第三:稻草66%、米糠32%、石膏粉1%、过磷酸钙1%,每100kg稻 草用水130~160kg。

第四:玉米芯50%、棉籽壳28%、麦皮20%、蔗糖1%、石膏粉1%, 料与水比例为1∶(1.2~1.3)。

培养料配制时,含水量掌握在60%以内,以手握成团,放开松散 为宜;稻草、甘蔗渣为原料的含水量是以手握指缝有水纹,不下滴为度。

二、装袋灭菌与室内发菌

1.装袋栽培袋用低压聚乙烯、聚丙烯塑料薄膜袋,规格为: 袋口宽12cm、长50cm,每100kg原料需塑料袋1kg。

装袋要紧实,在袋面打4~6个接种穴,穴宽1.5cm、深2cm,穴口用胶布贴封。装袋后放到常压灭菌锅内,以100℃保持10~12h灭菌,冷却到22℃时接种,选用优良高产的菌种。

2.发菌接种后室内发菌4~5天,室温以25~28℃,不超过 32℃为宜。第6天后将袋子排放稀些,门窗用纱布遮住,防强光直 射,注意通风,室内相对湿度以75%为宜。菌袋经过20天的培养, 菌丝在袋内长成圆形状态,直径在8~10cm时,将胶布留一小空隙, 让其通风增氧,加快菌丝生长;40天后把胶布剥掉,室温20~23℃, 相对湿度80%。

三、出耳培管与采收加工

1.培管

当菌丝长满袋时,在袋子四周增加出耳穴,可用0.5 cm的皮带冲,在袋面打若干个出耳穴,穴距5~6cm,成“品”字形, 又可用刀片在袋四周,按5cm×5cm的间距,开成1~2cm的小口子, 成“十”字形。

室内栽培黑木耳,用10号铁丝拉于床架上,每层拉5条,间距 20cm,用“S”形吊勾吊挂,袋距8~10cm。

地面栽培黑木耳,将地整理成畦状,设排袋架,露地立放,搭 简易遮阴草棚,用塑料薄膜覆盖,以利保温保湿。

2.采收 黑木耳成熟的标志是:耳色转淡、舒展变软、肉质 肥厚、耳根收缩,腹面产生白色孢子粉,耳片已成熟,就可采收。 若颜色深褐,耳片内卷,富有弹性,菌柄扁宽,则木耳正在生长中。

采收前要停止喷水1~2次,让耳片稍干,使表面含水量减少, 采摘时不易碎裂,有利晾晒。采后残存的耳根,可用利刀削去表层 老化的菌丝,让菌丝再生,形成原基出耳。

黑木耳采摘后,要及时摊铺在晒席上,放在烈日下晒1~2天, 不宜多翻动,以免耳片碎裂和卷曲,降低等级;遇到阴雨天,要用 40℃温度烘干,保质保量,增加经济效益。

木耳养殖技术和配方和木耳的养殖原料和方法的问题分享结束啦,以上的文章解决了您的问题吗?欢迎您下次再来哦!

声明: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部分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立场或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作者:小黄同学,本文链接:https://www.vibaike.net/article/1953729.html

(0)
小黄同学小黄同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