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对于香薷草的药用价值和香芧草功效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香薷的功效及作用有哪些
香薷能发汗解表,化湿和中,利水消肿。
主治:夏月感寒饮冷,头痛发热,恶寒无汗,胸痞腹痛,呕吐腹泻,水肿,脚气。
表虚者忌服。
《本草经疏》:“香薷,辛散温通,故能解寒郁之暑气,霍乱腹痛,吐下转筋,多由暑月过食生冷,外邪与内伤相并而作,辛温通气,则能和中解表,故主之也、散水肿者,除湿利水之功也。”
《本草汇言》:“香薷,和脾治水之药。伤暑用之,即消蓄水;霍乱用之,即定烦躁;水肿用之,即行小便。其辛温利水,有彻上彻下之效;甘温和脾,有拔浊回清之功;所以肺得之则清气化行而蕴热自下;脾得之则浊气不干而水道流行也。”
《本经逢源》:“香薷,先升后降,故热服能发散暑邪,冷饮则解热利小便,治水甚捷。”
《幼科要略》:“考《本草》香薷辛温发散,能泄宿水,夏热气闭无汗,渴饮停水,香薷必佐杏仁,以杏仁苦降泄气。又曰,香薷辛温气升,热服易吐,佐苦降如杏仁、黄连、黄芩则不吐。”
《本草正义》:“香薷气味清冽,质又轻扬,上之能开泄腠理,宣肺气,达皮毛,以解在表之寒;下之能通达三焦,疏膀胱,利小便,以导在里之水。《别录》主霍乱腹痛吐下者,是夏月形寒饮冷伤其中阳,以致大气缭乱,上吐下泄,腹痛如绞。香薷能通阳气,所以可治,然此特寒霍乱之轻者耳,如果肢厥脉伏,目陷面青,唇舌淡白如纸,则是真寒直中之阴症,非大剂姜、附、连、萸,不能挽救于什一者,亦非香薷轻清所能胜任。散水肿者,水溢于肤表,本宜发表以开鬼门,且肺气开泄,清肃之令顺其下降之常而小溲自畅,水肿自消。香薷达表通阳,又能利水,故治肿甚捷,此与麻黄解表亦能消肿之理无二。《别录》用一散字,则所以退肿之由,重在散表,不重在利导,其旨更显。昔人每谓此物为治暑要药者,亦指暑月受凉,外寒闭其内热,有发热恶寒头痛等证,则香薷通阳解表,是其专职,而又能导水利湿,更与暑月湿热郁蒸,膀胱不利者相合,非谓暑天百病,香薷一物能通治之也。”
香薷草泡水喝功效?
香薷草泡水喝的功效。香薷草的全草都能用它入药,泡水喝具有发汗解表的重要功效,在出现风寒感冒或者暑湿感冒时,都能直接服用香薷草,它能促进人体代谢,加快人体汗液排出,能让身体发热和头痛,已经恶寒的症状很快减轻
香薷有哪些作用?
研究表明,香薷主要含挥发油,油中主要有效成分是香芹酚,另含香芹酚乙酸酯、麝香草酚、对聚伞花烃、香薷二醇,还含有γ-松油烯、β-蒎烯、α-水芹烯。除挥发油成分外,尚含有甾醇、黄酮甙等。种子含脂肪酸。香薷水煎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链球菌、伤寒杆菌、痢疾杆菌、脑膜炎双球菌、白喉杆菌等有较强的抗菌作用,香薷挥发油对流感病毒有一定灭活能力,挥发油的制剂用于预防流感使疫情得到控制,发病率降低。
香薷能外散暑邪解表,主要是通过兴奋汗腺来疏通腠理、促进分泌而实现疗效,同时,香薷尚具化湿和中、健胃消食及很好的利尿作用,在与其传统应用有关的一些指标上做得较深入,也发现了一些新用途,如止牙痛、治疗痔疮等。临床广泛用于夏季暑湿感冒、霍乱泄泻、水肿、鼻衄、口臭、化脓性皮肤病等,均有很好的疗效。据对几种香薷非挥发性成分的研究看,这些植物中还含有大量黄酮类、有机酸成分,与其抗炎、降血脂的作用有较大联系,这些成分的药理作用有待人们去研究,为进一步开发香薷的药用价值提供依据。
香薷有什么用途?
香薷又称香戎、蜜蜂草,为唇形科植物海州香薷的带花全草,果实成熟后割取全草,晒干,切段生用。其味辛,性微温,具有发汗解暑、行水散湿、温胃调中之功效,适用于夏季感冒,恶寒发热,头痛无汗,或兼有腹痛吐泻,小便不利等症。
香薷,主产于华东、中南、台湾、贵州、江西等地。挥发油中主含香薷酮、苯乙酮。还含β-谷甾醇、棕榈酸亚油酸、亚麻酸、熊果酸等物质。有发汗解表、化湿和中、利水消肿的功效。
1。发汗解表
香薷辛温发散,能入肺经发汗解表而散寒;其气味芳香,又可入于脾胃化湿和中而祛暑,多被用于暑天贪凉而导致的夏季着凉,感受风寒而同时兼有脾胃湿困的患者。其治疗夏季感冒症见恶寒发热、头身重痛、腹痛吐泻的效果显著,被人称为夏月麻黄。
2。利水消肿
香薷辛散温通,向外能够通过发汗以散肌表的水湿,同时又有宣肺的功效,肺为水之上源,通过宣肺气启上源,通畅水道,以利尿退肿,多用于水肿而有表证者。常用于治疗水肿、小便不利、脚气浮肿等症。
3。通阳气
香薷能通阳气,所以可治,然此特寒霍乱之轻者耳,如果肢厥脉伏,目陷面青,唇舌淡自如纸,则是真寒直中之阴症,非大剂姜、附、连、萸,不能挽救于什一者,亦非香薷轻清所能胜任。
香薷的功效与作用
香薷的主要成分含有挥发油,还含有甾醇、酚性物质以及黄酮苷等,其主要的药理作用:
一、抗病原微生物的作用,其挥发油对病原微生物有较强的抑杀作用,主要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链球菌,伤寒杆菌,白喉杆菌等等;
二、香薷挥发油对机体非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均具有显著的增强作用。
扩展资料:
香薷栽培于江西分宜、新余等地。 分布于华东、中南、台湾、贵州;唇形科、香薷属植物,直立草本,密集的须根。茎通常自中部以上分枝,钝四稜形,具槽,无毛或被疏柔毛,常呈麦秆黄色,老时变紫褐色。
叶卵形或椭圆状披针形,穗状花序,花梗纤细,近无毛,花萼钟形,花冠淡紫色,花丝无毛,花药紫黑色。花期7~10月。生于路旁、山坡、荒地、林内、河岸,海拔达3400米。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香薷 (中药)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声明: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部分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立场或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作者:小黄同学,本文链接:https://www.vibaike.net/article/19469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