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分享分众传媒好进吗的一些知识点,和分众传媒加班吗的问题解析,大家要是都明白,那么可以忽略,如果不太清楚的话可以看看本篇文章,相信很大概率可以解决您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分众传媒销售待遇怎么样,赚钱多吗?个人进公司难吗?发展前景如何?非常感谢各位网友
进公司经过两轮面试,如果谈吐可以,认同广告销售,就可以进来,试用期半年,看开单情况,一切都是自己努力!
分众传媒股票可以长期持有吗?
这种股票业绩一般,走势不好不坏的,肯定是不能长期持有的,收益不高。
一:股票(stock)是股份公司所有权的一部分,也是发行的所有权凭证,是股份公司为筹集资金而发行给各个股东作为持股凭证并借以取得股息和红利的一种有价证券。股票是资本市场的长期信用工具,可以转让,买卖,股东凭借它可以分享公司的利润,但也要承担公司运作错误所带来的风险。每股股票都代表股东对企业拥有一个基本单位的所有权。每家上市公司都会发行股票
二:同一类别的每一份股票所代表的公司所有权是相等的。每个股东所拥有的公司所有权份额的大小,取决于其持有的股票数量占公司总股本的比重。
三:股票是一种有价证券,是股份公司在筹集资本时向出资人发行的股份凭证,代表着其持有者(即股东)对股份公司的所有权,购买股票也是购买企业生意的一部分,即可和企业共同成长发展。
四:这种所有权为一种综合权利,如参加股东大会、投票表决、参与公司的重大决策、收取股息或分享红利差价等,但也要共同承担公司运作错误所带来的风险。获取经常性收入是投资者购买股票的重要原因之一,分红派息是股票投资者经常性收入的主要来源。
五:股票买进和卖出都要收佣金(手续费),买进和卖出的佣金由各证券商自定(最高为成交金额的千分之三,最低没有限制,越低越好),一般为:成交金额的0.05%,佣金不足5元按5元收。卖出股票时收印花税:成交金额的千分之一(以前为3‰,2008年印花税下调,单边收取千分之一)。
六:股票收益即股票投资收益,是指企业或个人以购买股票的形式对外投资取得的股利,转让、出售股票取得款项高于股票账面实际成本的差额,股权投资在被投资单位增加的净资产中所拥有的数额等。股票收益包括股息收入、资本利得和公积金转增收益。
千亿市值的分众传媒,为何开始走下坡路了?
其实是有很多的企业都是能够让自己抓住时代的机会的,而且也能够让自己不断地去追赶上时代的潮流,让自己勇于创新,而且也能够让自己获得更多的资源和机会,能够去发展自己,也能够让自己去拥有更多的竞争机会,让自己拥有更多的市场份额。
分众传媒在之前受到了很多人的关注了,而且也有很多人都比较喜欢分众传媒,并且也是十分看好分众传媒的发展。但是分众传媒在这一段时间内可能没有一个比较好的发展。千亿市值的分众传媒,为何开始走下坡路了?我认为主要有三个原因:
一、分众传媒没有选择好自己的定位。
其实我觉得千亿市值的分众传媒之所以开始走下坡路了,就是因为分众传媒不能够让自己有个比较好的选择,而且也没有选择好自己的战略定位。这也就是意味着很多时候分众传媒可能会被自己的定位所误导,而且也不能够有一个正确的方向。
二、分众传媒不能够追赶时代的潮流。
当然我觉得还一个原因就是分众传媒是不能够让自己去追赶上时代的潮流的,而且也不能够让自己有一个更好的行为。很多时候分众传媒可能不能够让自己去发展自己,并且也不能够让自己拥有一个更好的未来,不能够让自己去勇于追赶时代发展的潮流。
三、分众传媒不能够创新发展。
当然,在我看来,我认为分众传媒也是不能够让自己创新发展的。因为分众传媒不能够让自己有一个比较好的创新思维,而且也不能够不断的去创新发展自己的企业。因此很多时候其他企业的创新了,而分众传媒却不能够创新,这就会导致自己走下坡路。
以上就是我的看法,大家有什么想法吗?
被浑水做空的分众传媒:天使还是魔鬼?
不确定时就离开
我在11月8日就写过一篇关于分众传媒的文章。我之前就看到过浑水做空的报告,说实话,当时心里是给它打了折扣的。这次浑水做空瑞幸咖啡实锤,并且瑞幸咖啡还在分众传媒投放了广告,这让分众又站在了风口浪尖。
作为普通人,我们既没有浑水的人力物力,也没有做空的资金实力。这个时候我们应该静下心来好好想一想:自己持有的公司是否经得起别人的质疑。那些漂亮的数字背后,是不是真的来自于公司宣称的竞争优势。投资一只股票,就是投资它的确定性。而质疑它的投资价值,则只需要在它无法说服你持有时即可走开。
很多人的思维方式实在清奇。我之前分析认为贵州茅台的酱香型白酒的实际需求并没有那么大,很多人就反驳我,要求我提供证据,以证明茅台的实际消费量远低于茅台的销售量。我很怀疑这些人是不是上市公司的托。本来这些人在买入时就应该搞清楚这些问题。你自己都不知道到底喝了多少,居然还要问一个看空者。这实在是匪夷所思。而且据我所知,没有任何一个茅台持有者能回答这个问题。这是很奇葩的地方。很多人洋洋洒洒写成好几本书来论证茅台酒不愁卖,贵州茅台股价能到天上去。但却要求看空贵州茅台股票的人来提供这些数据。
相比较而言,贵州茅台的股票的素质还是不错的,至少出口成脏的比重不大。我前几天写某明星地产股,被喷了300多贴。即便是以网络公关的角度来说,人性的丑恶展现到如此淋漓尽致。也因此我今后永远都不会碰这种垃圾公司。
股票投资,我喜欢投光明正大的公司。
中国的新冠肺炎处理得是全世界最好的,因为我们从上到下都知道它的隐蔽性的传播风险。我们根本无从分辨哪些人带有病毒,唯一可行的方式就是自我隔离,阻断传播链。而某些自作聪明的西方国家则不然。他们似乎要你证明一定感染了病毒之后才去隔离,否则就可以正常出行。当前疫情全球肆虐,也正是在为某些人的傲慢在埋单。中国人民付出巨大代价为全世界争取了2个月的缓冲时间,可惜被一些猪头浪费掉了。
对于股票投资也是如此。我们根本无从知道到底哪个公司在哪个方面有问题。最保守的方法就是当你持有的逻辑无法被证实,而某些质疑也无法被证伪时,离开这家公司。
不确定时远离,这是我的投资原则。
分众传媒做的是什么生意?
再次分析分众之前,我需要说一下:我没有能力和精力去分析分众传媒到底有没有造假。也因此我是基于公司的公开资料是真实性的情况。如果这些数据本身就是假的,那所有的分析就失去了价值。
很多时候我们就在潜移默化中记住了某些广告。比如昨天还在电梯里看到瑞幸咖啡的广告,如果不是在电梯里看到,我都要忘了瑞幸咖啡的丑事了。电梯广告的作用,其实并没有体现在它的内容如何上,而仅仅是引起了你的注意。这种注意其实是流量引流的基础。
无论是AIDMA法则还是AISAS,以及后来的新法则,其前两个环节都是引起注意和引起兴趣。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今天,信息爆炸使得人们的注意力被过度分散。电梯广告设置在人们上下楼必经之路上,必定会吸引相当的注意力,从而为流量引入创造条件。在当前信息爆炸的时代,每个人的注意力都被各种事分散掉,能持续吸引人们的注意力,进而引导他们去消费,这其实就是实体广告持续存在的基础。
电梯广告的市场容量大不大?
2018年中国的广告业规模达到了8000亿左右,在GDP中的比重达到0.8%,相比之下,美国的比重为1.1%。
从过去100多年西方资本主义的广告发展 历史 来看,广告行业的发展与经济状况紧密相关。广告业的市场规模基本同步于GDP的增长。
从上图中也可以看出,虽然广告收入与GDP增长基本同速,但广告收入增长速度却波动极大,是典型的周期性行业。
在这个总盘子中,电梯广告有多大的市场空间呢?电梯广告属于户外广告。如果还是参考美国各广告类型的占比,那么可以看到,互联网广告的比重逐步增长,而其他类型广告的比重在逐步下降。从下面这种图中也可以看到,互联网广告主要抢占的是电视广告和纸媒广告的空间,而户外广告占比则基本稳定,但这个比重始终都不大,大约只有3%-4%左右。
我们来看一下各国互联网广告的比重。可以看到中国的互联网广告的比重还要大于美国,而且其比重还在迅速提升之中。
具体到电梯广告,还有多大容量呢?如果我们以8000亿元的总盘子,4%的比重来计算,那么户外广告的总盘子一共320亿元。那么楼梯广告又有多少呢?
从上限的图中,我们按照41%的比重来计算,得到楼宇电梯广告的总市场为131亿元。然而我们看分众传媒2018年的收入是多少呢?140多亿。
上面的计算多少有些偏差。不过我们基本可以得出结论,即分众传媒已经基本垄断了电梯楼宇广告。换句话说,分众传媒的收入已经到了天花板了。
但我们明明知道,分众传媒当前尚未覆盖国内的所有楼宇电梯,明明还可以有更大的扩展空间,怎么就说已经到顶了呢?其实我并不知道。因为上面的几个图标可能也是互相打架的。数据只能参考,不能尽信。
分众传媒的经营业绩
分众传媒已经公布了它的快报。先来看看主要数据。可以看到,过去几年以来,营业收入一直在稳步增长,在2019年出现了下滑。
而在净利润上,2018年的净利润就已经出现了下降,而在2019年出现大幅度下降。
而公司净利润的下降主要还是源于毛利润率的下滑。下面的2019年的数据是三季报数据。
分季度来看看
下面分季度来看看。当前分众还没公布年报,只有快报数据,也因此只能看一下营业收入和利润。
先看看各分季度的营业收入。可以非常明显地看到,2018年二季度之前,分众传媒的营收在快速增长,而进入三季度之后,营收就开始逐步下滑,到了2019年则继续下滑。三季度之后处于相对平稳期。
再看看分季度归母净利润。2019年时,公司的单季度利润逐季增长,增长非常好。而到了2018年三季度之后就开始快速下降。一直下滑到2019年2季度。进入三季度之后有所企稳。
那么之前到底发生了什么,之后又发生了什么,让分众传媒的收入和净利润突然开始下降了呢?来看看各广告的收入情况。
这些数据只在半年报和年报中有,也因此我们也无法再区分到底在哪个季度出现了问题。我们大体可以看到,互联网类广告在最近几年增长乏力,而在2019年更是大幅减少,通讯类和交通类广告在2019年都有较大的下滑。杂类广告2018年就出现了下滑,2019年继续下滑。房产家居广告2018年增长停滞,2019年继续下滑。日常消费品广告2018年大增长,2019年仍有增长。
这也大体反映了当前的趋势。2018年去杠杆去的很多企业都处在生死边缘,大概是没有更多的钱再去打广告了。P2P跑路使得这类广告主也没有了。只有日常消费品这种现金流充沛的企业还有钱来打广告。我印象中经常看到茅台、五粮液之类的广告。估计酒企给分众贡献了不少的收入。当然,还有小罐茶、瑞幸咖啡这种大客户应该也为分众贡献了不少收入。
是不是一笔好生意?
分众传媒这个生意好不好?
我们说广告生意就是将注意力转化为流量的生意。而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流量也会越来越贵。因此分众如果能吸引足够的注意力,那就是可以伴随人均收入水平而营业收入不断增长的。由于梯媒受到物理限制,不可能不限增加广告投放数量。当经济形势比较好时,广告主投放意愿比较强烈,这会推升广告单价。而当经济形势不好时,广告投放比较少,广告单价自然就下来了。也因此分众传媒的收入会伴随经济形势的好坏而波动。
从成本来说,分众传媒的成本主要是生产成本和销售费用。而生产成本中包括了平面媒体成本和多媒体媒体的折旧及运行费用。这些费用是相对固定的。而销售费用则主要是业务费。这部分实际与营业收入正相关,但也相对刚性。
收入弹性和成本刚性,就使得公司的利润会伴随经济形势而大幅波动。这是一个典型的周期性行业。换句话说,就是靠天吃饭。
分众传媒的结算方式采用先投放后收款的方式,其应收账款数额也比较大。而且在经济形势不好时,应收回款的质量也会变成问题,进而使得公司的利润更加学上加上。2018年之前,公司一年以上的应收账款为0,而到了2019年半年报则出现了5.27亿元。典型的还有这次的瑞幸咖啡的大额广告,上个季度刚投放完,最近瑞幸出事,不知道这笔钱还能不能回来。
但这笔生意的好处在于,它是轻资产运作的。如果控制好应收账款,那么产生巨额亏损的概率也相对较小。
综上,分众传媒的梯媒生意不算太好,但也不是很差,差强人意。
还有没有发展空间了?
分众传媒的发展空间,取决于两个方面。
一个是行业空间问题。广告行业固然可以伴随经济增长而增长,但广告投放形式却在发生变化。户外广告过去在广告中的比重一直相对平稳,但梯媒只是其中的一个分支。这部分比重后续会不会被压缩,我无从判断。即便我们认为保持稳定,那么至少当前来说,分众传媒已经到了天花板附近了。
二是行业内竞争问题。新潮传媒作为一个搅局者,的确对分众传媒稻城了不小的影响。未来呢?未来会不会再次出现搅局者?这个概率仍不能排除。个人觉得潜在的可能有两种。
一种就是类似于新潮这样的广告公司。在分众已经占据垄断的情况下,再出现这种搅局者,成功的概率不会太大。
另一种就是类似于万科物业这种物业管理公司。很显然,物业管理行业的市场集中度正在迅速提升。以往分众传媒作为一个梯媒垄断者,在楼宇广告位的租借中有垄断定价的优势。但后续情况将出现变化。一方面,物业管理公司是事实上的广告位垄断者。物业管理公司的规模越大,相对于分众的话语权就越强。这会抬高分众的成本。另一方面,物业管理公司可以以所拥有的广告位自行运营广告,并且以此为基础进入这个行业与分众进行竞争。而这在美国已经是事实,大的物业管理公司本身就自己经营广告位。
而分众传媒对于后一种竞争方式基本没有抵抗力。
也因此从长远来看,我个人认为或许梯媒本身后续还会伴随GDP而增长,而分众传媒未来未必有成长空间。
对于分众传媒股票如何看?
按照2019年18.75亿的归母净利润,分众传媒当前的市盈率为32.5倍。这个估值如果对于像永辉超市这样的非周期性行业来说还算可以,但对于分众传媒这种的周期性股来说,还是很高的。
但有人要说,周期性行业要看一个周期内的平均利润,而当前刚好是利润最低的时候。当前的利润的确比较低,但是不是最低就很难说。比如说今年,一季度收入大减是可以预期的,能否保持盈利都很成疑问。而经过疫情之后,广告主们的广告预算可能又要缩减,也因此今年的利润可能还不如去年。
未来的经济走势我根本无从猜测。但从中长期的角度来说,个人认为分众传媒过去动辄70%的毛利润是无法维持的。或许去年的40%的毛利还可能可以维持一段时间。
毛利润率无法提升甚至还要下降,营业收入上则由于市场占有率到顶且面临其他竞争对手侵蚀,进而使得收入增长存在很大不确定性。这使得公司后续的利润增长很难说很乐观。
按照这个情况,公司的净利润是无法支撑当前的市值的。
也因此结论很容易得出来:短期净利润只怕更难看,长期的利润增长的不确定性依然很大。
结语
上面只是我个人的看法。说实话,对于浑水的做空报告其实我一直挺在意的。雪球上有不少文章都把当年的浑水报告翻出来。这个报告去年我就看过,其实我是真有些迟疑的。这家公司实际上也很喜欢包装自己,对于喜欢包装自己的公司,通常我都会对它的所有数据报以怀疑的态度。
这个行业应该会持续存在,但不知道这家公司会不会给投资者带来持续回报。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声明: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部分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立场或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作者:小黄同学,本文链接:https://www.vibaike.net/article/19329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