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关于林海雪原的作者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林海雪原的作者曲波的知识,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小说《林海雪原》的作者是谁?
小说林海雪原的作者是我国著名作家曲波。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随部队开赴东北作战,担任过大队和团的指挥员。他曾率领一支英勇善战的小分队深入东北牡丹江一带深山密林与敌人周旋,进行了艰难的剿匪战斗。
1955年起,他开始从事业余文学创作;1957年,作家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林海雪原》,小说曾先后改编成电影、电视剧、戏剧上映上演,其中电影《林海雪原》和根据小说改编的京剧《智取威虎山》产生了非常广泛深远的影响。
《林海雪原》的作者是谁
曲波(1923年2月~2002年6月27日)山东黄县(今龙口市风仪区枣林庄)人,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常务理事。曲波只念过五年半私塾。13岁失学在家务农和樵采,15岁入八路军胶东公学(今鲁东大学)。1938年他参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抗日战争时期,他在山东地区作战,曾任连、营指挥员。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部队开赴东北作战。解放战争时期,担任过大队和团的指挥员。他曾率领一支英勇善战的小分队,深入东北牡丹江一带深山密林与敌人周旋,进行了艰难的剿匪战斗。在参加解放军。
林海雪原的作者
曲波东北的战争中两次负重伤。1949年到海军学校任领导工作。1950年他转入工业建设战线,先后在工厂、设计院及工业管理部门担任领导工作。1955年他开始从事业余文学创作。1957年作家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林海雪原》。小说曾先后改编成电影、电视剧、戏剧上映上演。电影《林海雪原》和根据小说改编的京剧《智取威虎山》在全国影响很大。
曲波生平简介
1923年,出生于一个贫农家庭。父亲当过染匠,后失业归农。曲波只念过五年半私塾。13岁失学在家务农和樵采,15岁入八路军胶东公学(今鲁东大学)。他少年时代曾熟读了《说岳全传》、《水浒传》、《三国演义》等中国古典小说。
林海雪原的作者
1938年,他参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抗日战争时期,他在山东地区作战,曾任连、营指挥员。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部队开赴东北作战。解放战争时期,担任过大队和团的指挥员。他曾率领一支英勇善战的小分队,深入东北牡丹江一带深山密林与敌人周旋,进行了艰难的剿匪战斗。在参加解放 东北的战争中两次负重伤。
1949年,到海军学校任领导工作。1950年他转入工业建设战线,先后在工厂、设计院及工业管理部门担任领导工作。
1955年,他开始从事业余文学创作。
1957年,作家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林海雪原》。该书出版之前,1957年2月,《人民文学》以《奇袭虎狼窝》为题,选载了《受命》、《杨子荣智识小炉匠》、《刘勋苍猛擒刁占一》、《夜审》、《蘑菇老人神话奶头山》、《破天险奇袭奶头山》六章。
林海雪原的作者
1958年6月《奇袭虎狼窝》被译成俄文,中国作家代表团出席在苏联塔什干召开的亚非作家会议时,该文是带去的文学
林海雪原作者
林海雪原作者是曲波。
杨子荣是曲波以现实战斗中的真人为原型而塑造出的人物形象,更是一位革命斗争经验丰富、智勇双全的侦察英雄。
小说通过讲述他智识小炉匠;化装成土匪胡彪,只身打入匪巢,取得悍匪座山雕的信任;一次次战胜敌人的阴谋,舌战小炉匠,活捉座山雕,与战友里应外合智取威虎山等一系列精彩纷呈的英雄壮举,成功地表现了杨子荣超凡的智慧和胆气,深刻地揭示了其坚定崇高的精神信仰和革命信念。
少剑波则是小说的中心人物。作为小分队的最高指挥员,少剑波深知自身所肩负的重任和所面临的严峻斗争形势,但他始终对革命事业的胜利充满信心。
在战斗中,他冷静地分析敌情,周密部署、屡出奇兵,先后机智果断地率领小分队奇袭奶头山,智取威虎山,并利用战斗的间隙消灭九彪等,这些作战行动充分展现出少剑波足智多谋、胆识过人、指挥果敢的性格特征。
《林海雪原》作者是谁?
曲波(1923年2月22日-2002年6月27日),原名曲清涛,男,山东黄县(今龙口市凤仪区枣林庄)人,中国现代作家。代表作长篇小说《林海雪原》。
林海雪原是根据曲波在1946年冬天亲率解放军小分队深入牡丹江地区的深山老林,以半年时间消灭亲国民政府地方武装的真实经历作为背景而著成的,可谓其代表著作。
《林海雪原》描写的是解放战争初期东北剿匪的战斗。1946年冬天,东北民主联军一支小分队,在团参谋长少剑波的率领下,深入林海雪原执行剿匪任务,侦察英雄杨子荣与威虎山座山雕匪帮斗智斗勇。
《林海雪原》一直被视作“革命通俗小说”的典型代表,并被誉为“新的政治思想和传统的表现形式互相结合”的光辉典范,它更是整个“十七年文学”发展之中不可替代的重要小说作品。
作品影响
1958年6月,《林海雪原》以《奇袭虎狼窝》为名,被译成俄文,中国作家代表团出席在苏联塔什干召开的亚非作家会议时,该文是带去的文学作品之一。《林海雪原》曾先后被译成英文、俄文、日文、蒙古文、朝鲜文、越南文、挪威文、阿拉伯文等多种外文在国外出版;
并多次被改编为电影、电视剧和京剧等上映上演,特别是根据小说改编而成的京剧《智取威虎山》,以及由八一电影制片厂资深导演刘沛然根据小说和随部队在东北战斗过的经验拍摄而成的电影《林海雪原》。
在全国影响巨大,而小说中“智取威虎山”的情节被改编成京剧以后,更是成为“文革”中颇受欢迎的八部革命样板戏之一。
2020年4月,列入《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2020年版)》初中段。
其他作品
1、《林海雪原》(长篇小说)1957,人民文学出版社。
2、《戎萼碑》(长篇小说)1977,山东人民出版社。
3、《山呼海啸》(上下集,长篇小说)1977,中国青年出版社。
4、《桥隆飙》(长篇小说)1979,人民文学出版社。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林海雪原
《林海雪原》作者简介
曲波(1923年2月~2002年6月27日)山东黄县(今龙口市风仪区枣林庄)人,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常务理事。
曲波只念过五年半私塾,13岁失学在家务农和樵采,15岁入八路军胶东公学(今鲁东大学);1938年参加中国共产党的八路军,在抗日战争时期,于山东地区作战,任连、营指挥员。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随部队开赴东北作战,担任过大队和团的指挥员。他曾率领一支英勇善战的小分队深入东北牡丹江一带深山密林与敌人周旋,进行了艰难的剿匪战斗。
1949年,曲波赴海军学校任领导工作。1950年,转入工业建设战线,先后在工厂、设计院及工业管理部门担任领导工作。
1955年起,他开始从事业余文学创作;1957年,作家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林海雪原》。
小说曾先后改编成电影、电视剧、戏剧上映上演,其中电影《林海雪原》和根据小说改编的京剧《智取威虎山》产生了非常广泛深远的影响。
扩展资料:
代表作品介绍:
1、《山呼海啸》
《山呼海啸》的大意就是在一个根据地里坚持战斗的一个主力步兵连在民兵的配合下,坚持战斗,出击敌顽,发展壮大,最令人欣喜的是结尾哦。
在主力配合下全歼日军一个联队以及伪军一个旅。革命浪漫主义表露的淋漓尽致。
2、《桥隆飙》
本书是《林海雪原》之后曲波精心打造的又一部长篇小说。 小说以抗日战争初期山东地区为背景,生动地塑造了草莽抗日英雄桥隆飙这一艺术形象,描述了他从自发的革命斗争到接受党领导的曲折复杂过程。
小说充满了一个个起伏跌宕的情节,有很强的故事性,充分展现了桥隆飙与飙字军对日寇及其爪牙坚决斗争的英雄气概。
3、《林海雪原》
《林海雪原》描写的是解放战争初期东北剿匪的战斗。1946年冬天,东北民主联军一支小分队,在团参谋长少剑波的率领下,深入林海雪原执行剿匪任务的过程,着重描写侦察英雄杨子荣与威虎山座山雕匪帮斗智斗勇的传奇故事。
《林海雪原》一直被视作“革命通俗小说”的典型代表,并被誉为“新的政治思想和传统的表现形式互相结合”的光辉典范,它更是整个“十七年文学”发展之中不可替代的重要小说作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曲波
关于林海雪原的作者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声明: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部分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立场或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作者:小黄同学,本文链接:https://www.vibaike.net/article/19282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