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初中数学题库大全相信很多的网友都不是很明白,包括初一数学题库大全也是一样,不过没有关系,接下来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初中数学题库大全和初一数学题库大全的一些知识点,大家可以关注收藏,免得下次来找不到哦,下面我们开始吧!
哪里有免费的初中数学题库
中国教育网。免费的初中数学题库是初中时期中的重点学习资料,该资料在中国教育网中有,该网站中内容种类齐全,是一个很好的网站。
初中数学题目
觉得两道题目叙述得都不是很清楚初中考试允许用计算器。不完整!~应该有规律!~
第一题:
(1)0.4
由于a是根号1997的整数部分
b是根号1991的小数部分
固可知道:
a=44
b=根号1991-44
则根号a除以(根号181+4倍根号11)b
可变为
根号44/[(根号181+4根号11)(根号1991-44) ]
我们知道分子分母都为正数,故
分子分母同时平方得———(1)
44/[(根号181+4倍根号11)^2(根号1991-44)^2]
=44/[(357+8根号1991)(3927-88根号1991)]
=44/[11(357+8根号1991)(357-8根号1991)]
=44/[11(357^2-(8根号1991)^2)]
=4/(127449-127424)
=4/25
因为(1)式被我们平方了一次
所以要对其进行开方:
s=根号(4/25)=2/5=0.4
第二题:
(2)(m-2)根号6=根号x-根号y
m根号6-2倍根号6=根号x-根号y
因为三者为自然数:
m根号6=根号6m^2
2倍根号6=根号24
则有
根号6m^2-根号24=根号x-根号y
由以上等式可得
6m^2=x
y=24
这道问题并不难.做数学题贵在精而不在多。“精”大至可以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广,二是深,三是懂。为此,不妨这样使用教学参考书……
实战心得
多做习题,不无道理,我们不是常说“量变引起质变”吗?知识点的学习是需要一个过程的,尤其把现成的知识消化吸收为自己的能力这一环节至关重要,而做题是开启这扇大门的惟一钥匙,经受住检验有两种方法:一是有良好的数学素质,很强的变通能力,出色地去临场发挥,另一种是*扎实的基础和解题经验制胜。毕竟我们大多数同学只能选择后者,而这扎实基础、丰富经验从何而来?正源于平时不懈地练习训练。对于数学学习来说总是一回生,二回熟,做得多了,这些原先陌生的题型就成了你妁拿手戏了。
可“多”究竟应多到什么程度呢?为什么有些同学在完成两三本习题册后就熟练掌握了知识、技巧,而有些同学做了七八本,甚至十几本参考书仍要掉队呢?
显而易见,仅是以多取胜,还是有欠缺的。做数学题应该是以精取胜。这个“精”字,可以通过以下三个方面体现出来。
首先,是“广”。就是说习题尽管只针对一个重点,却能把这个知识的外延内涵都顾及到,特别一些习题切中要害,点出了被我们忽视的细节。譬如,在学习椭圆标准方程时,(ab0)这种括号里的“装饰物”只有在习题中才能得到充分理解和重视,广泛地接触各种题型能练就我们如涉足沙场的老将般的沉着、机敏,自如地应付各种情况。
其次,是“深”。就是要把握尺度,在老师要求的程度上稍稍拔高些。这些加深的内容也许对考试毫无用处,但它却能使你站在一个新的高度重新审视课本知识。“欲穷千里目”就必须“更上一层楼”。
再次,是“懂”。理解是知识的飞跃,是应用的基础,理解就要求我们更多在乎的是“这道题是怎么做的?”“为什么要这样做?”和“怎么会想到这样去做的?”当今,“应试教育”正向“素质教育”积极转轨,对思维的高要求正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在乎时做题时,我们就应有意识地做些解题以外的事。比如,看似相像的两个去绝对值,一会儿平方,一会儿讨论,这时我们应停下来想一想:什么时候平方划算,什么时候又必须讨论。再如,直线的参数方程中的t,机械地套韦达定理、中点公式,我们肯定行,但若能联想数轴、向量,透彻理解了t的几何意义后,我们就能灵活地运用,自如地变通了。“弄懂”这个过程的确费时费力,但其价值往往是做几十道题所无法比拟的。
具体地说,要做到这三点,不妨如此使用教学参考书:
其一,多见书。但千万不要以为充斥市场的“题库”、“万题选”一类是上选。在选购教参书时,不妨先翻一翻书中的题型,是不是自己所熟悉的。如果十有八九都是见过的题型,这本书意义就不大了。如果书中有不少题型是自己没见过的,那么就不妨买来或借来一览。即便是这样的书,也没有必要每题必做。应先浏览,如果题型较熟,一见即知解题思路,可以放过去不做。如果题型较生,一见想不出如何去解,就划个记号再想。实在想不出来,再去请教别人。如此在同样的时间内,见的题肯定比别人多,效率提高不少。
其二,多看书。尤其要多看有关科学史和科学哲学的书。其实这些书比我们通常所说的教学参考书,真是不知强多少倍。比如美国数学家R.柯朗和H.罗宾所著《数学是什么?》(科学出版社1985年中译本),是一本风靡全球的介绍数学基本内容的通俗读物。该书以通俗易懂的语言,深人浅出地叙述了不少数学分支的基本概念和分析问题的方法。又比如美国学者L.A.格雷厄姆编的《培养数学上的机智》(科学出版社1984年中译本),收集了100个趣味数学题,每题大多有好几种解法(代数的、几何的、三角的、微积分的),然后告诉你应该如何去找到最好的解法。还有吴开朗著《数学题型设计与解法模式》(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德国学者H.德里著《100个著名初等数学问题——历史和解》(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年版)、孙新龙编《初等数学解题方法大全》(山东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等等,也都是相当不错的。当然,说实话,这些书中所说的,中学生们也不是百分之百的都能看懂,但无论如何,看看这些书,比单纯做已经做过多少次的题要收获大,因此理应将这些书列为自己的教参书。
其三,多翻杂志、报刊,比如太原办的《学习方法报》,还有《中学数学教学》、《福建教育》、《上海教育》及《考试》等。上面有不少题型,都是我们应该留意的。
具体做法;第一题:
(1)0.4
由于a是根号1997的整数部分
b是根号1991的小数部分
固可知道:
a=44
b=根号1991-44
则根号a除以(根号181+4倍根号11)b
可变为
根号44/[(根号181+4根号11)(根号1991-44) ]
我们知道分子分母都为正数,故
分子分母同时平方得———(1)
44/[(根号181+4倍根号11)^2(根号1991-44)^2]
=44/[(357+8根号1991)(3927-88根号1991)]
=44/[11(357+8根号1991)(357-8根号1991)]
=44/[11(357^2-(8根号1991)^2)]
=4/(127449-127424)
=4/25
因为(1)式被我们平方了一次
所以要对其进行开方:
s=根号(4/25)=2/5=0.4
第二题:
(2)(m-2)根号6=根号x-根号y
m根号6-2倍根号6=根号x-根号y
因为三者为自然数:
m根号6=根号6m^2
2倍根号6=根号24
则有
根号6m^2-根号24=根号x-根号y
由以上等式可得
6m^2=x
y=24
初中数学方程题
200-15x;15+25x;15+25x=2(200-15x).
x+37;x+35;x+2;x+35=4(x+2)
2x+3(11-x)=25
请帮忙出些初中的数学题!
初中数学基础知识测试题
学校 姓名 得分
一、填空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60分)
1、 和 统称为实数.
2、方程 - =1的解为 .
3、不等式组 的解集是 .
4、伍分和贰分的硬币共100枚,值3元2角.若设伍分硬币有x枚,贰分硬币有y枚,则可得方程组 .
5、计算:28x6y2÷7x3y2= .
6、因式分解:x3+x2-y3-y2= .
7、当x 时,分式 有意义;又当x 时,其值为零.
8、计算: + = ;(x2-y2)÷ = .
9、用科学记数法表示:—0.00002008= ;121900000= .
10、 的平方根为 ;- 的立方根为 .
11、计算: - = ;(3+2 )2= .
12、分母有理化: = ; = .
13、一块长8cm,宽6cm的长方形铁片,在四个角各剪去一个边长相等的小正方形,做成一个长方体无盖的盒子,使它的底面积为24 cm2 .若设小正方形边长为x cm,则可得方程为 .
14、如果关于x方程2×2-4x+k=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那么k的取值范围是 .
15、若x1、x2是方程2×2+6x—1=0的两个根,则 + = .
16、以 +1和 —1为根的一元二次方程是 .
17、在实数范围内因式分解:3×2-4x-1= .
18、方程x+ =5的解是 .
19、已知正比例函数y=kx,且当x=5时,y=7,那么当x=10时,y= .
20、当k 时,如果反比例函数y= 在它的图象所在的象限内,函数值随x的减小而增大.
21、在直角坐标系中,经过点(-2,1)和(1,-5)的直线的解析式是 .
22、如果k<0,b>0,那么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经过第 象限.
23、如果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24cm,那么腰长y(cm)与底长x(cm)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是 .
24、二次函数y=-2×2+4 x-3的图象的开口向 ;顶点是 .
25、经过点(1,3)、(-1,-7)、(-2,-6)的抛物线的解析式是 .
26、把抛物线y=-3(x-1)2+7向右平移3个单位,向下平移4个单位后,所得到的抛物线的解析式是 .
27、柳营中学某班学生中,有18人14岁,16人15岁,6人16岁,这个班级学生的平均年龄是 岁.
28、当一组数据有8个数从小到大排列时,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
29、一组数据共有80个数,其中最大的数为168,最小的数为122 .如果在频数分布直方图中的组距为5,则可把这组数据分成 组.
30、样本29、23、30、27、31的标准差是 .
二、填空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60分)
31、如果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那么 相等, 互补.
32、命题“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的题设是 ,
结论是 .
33、若三角形三边长分别是6、11、m,则m的取值范围是 .
34、如果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为2520°,那么这个多边形是 边形.
35、等腰三角形的 、 、 互相重合.
36、在△ABC中,若∠A=80°,∠B=50°,则△ABC是 三角形.
37、在Rt△ABC中,∠C=90°,∠A=60°.若AC=5cm,则AB= cm.
38、在Rt△ABC中,∠C=90°, 如果AC=3cm,BC=4cm,那么AB边上的高CD= cm.
39、如果一个平行四边形的两个邻角的差为30°,那么这个平行四边形的较大的一个内角为 (度).
40、两组对边分别 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41、在菱形ABCD中,若有一个内角为120°,且较短的一条对角线长12cm,则这菱形的周长为 cm.
42、两条对角线 的平行四边形是正方形.
43、在梯形ABCD中,AD‖BC,若AB=DC,则相等的底角是 .
44、顺次连结菱形的四边的中点所得到的图形是 形.
45、在△ABC中,点D、E分别在AB、AC边上,若DE‖BC,AD=5,AB=9,EC=3,则AC= .
46、在△ABC中,点D、E分别在AB、AC边上,AD=2 cm,DB=4cm,AE=3cm, EC=1 cm,因为 且 ,所以△ABC∽△ADE.
47、△ABC的三条中线AD、BE、CF交于点G.如果△AEG的面积为12平方厘米,那么△ABC的面积为 平方厘米.
48、把一个三角形改成和它相似的三角形,如果边长扩大为原来的10倍,那么面积扩大为原来的 倍.
49、如果∠A为锐角,tgA= ,那么ctgA= .
50、计算:sin30°= ;tg60°= .
51、在Rt△ABC中,∠C=90°.如果sinA= ,那么∠B= (度).
52、如果飞机在离地面5000米的高空俯视地面上一个目标时,俯角为30°,那么飞机离目标的距离为 米.
53、斜坡的坡度为1∶4,斜坡的水平宽度为20m,则斜坡的垂直高度为 m.
54、在半径为10cm的圆中,20°的圆心角所对的弧长为 cm.
55、若两圆半径分别为9cm和4cm,圆心距为5cm,则两圆位置关系为 .
56、若直线AB经过⊙O上一点C,且OC⊥AB,则直线AB是⊙O的 .
57、在△ABC中,如果AB=9cm,BC=4cm,CA=7cm,它的内切圆切AB于点D,那么AD= cm.
58、在Rt△ABC中,∠C=90°.如果AC=5cm,BC=12cm,那么△ABC内切圆的半径为 cm.
59、半径分别为5cm和15cm的两圆相外切,其外公切线的长为 cm,连心线与外公切线所夹的锐角为 (度).
60、任何正多边形都是 对称图形,边数是偶数的正多边形又是 对称图形.
答案
一、1、有理数;无理数.2、y=3 .3、x≤- .4、 .5、4×3 .6、(x-y)(x2+xy+y2+x+y).7、≠- ;=1 .8、 ;(x+y)2 .9、-2.008×10-5;1.219×108 .10、±3;- .11、 ;29+12 .12、 ;. .13、(8-2x)(6-2x)=24(或x2-7x+6=0).14、k<2 .15、6 .16、x2-2 x+1=0 .17、(x- )(x- ).18、x=3 .19、14 .20、>0 .21、y=-2x-3 .22、一、二、四 .23、y=- x+12,0<x<12 .24、下;(1,-1).25、y=2×2+5x-4 .26、y=-3(x-4)2+3 .27、14.7 .28、第4和第5个数的平均数.29、10 .30、2 .
二、31、同位角或内错角;同旁内角.32、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33、5<m<17 .34、16 . 35、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36、等腰.37、10 .38、2.4 .39、105°.40、平行(或相等).41、48 .42、垂直且相等.43、∠A=∠D,∠B=∠C.44、矩.45、 .46、∠DAE=∠CAB, = .47、72 .48、100 .49、 .50、 ; .51、30°.52、10000 .53、5 .54、 π.55、内切.56、切线.57、6 .58、2 .59、10 ;30°.60、轴;中心.
《代数的初步知识》基础测试
一 填空题(本题20分,每题4分):
1.正方形的边长为a cm,若把正方形的每边减少1cm,则减少后正方形的面积为
cm2;
2.a,b,c表示3个有理数,用 a,b,c 表示加法结合律是 ;
3.x的 与y的7倍的差表示为 ;
4.当 时,代数式 的值是 ;
5.方程x-3 =7的解是 .
答案:
1.(a-1)2;
2.a+(b+c)=(a+b)+c;
3. x-7y;
4.1;
5.10.
二 选择题(本题30分,每小题6分):
1.下列各式是代数式的是…………………………………………………………( )
(A)S =πr (B)5>3 (C)3x-2 (D)a<b+c
2.甲数比乙数的 大2,若乙数为y,则甲数可以表示为………………………( )
(A) y+2 (B) y-2 (C)7y+2 (D)7y-2
3.下列各式中,是方程的是………………………………………………………( )
(A)2+5=7 (B)x+8 (C)5x+y=7 (D)ax+b
4.一个三位数,个位数是a,十位数是b,百位数是c,这个三位数可以表示为( )
(A)abc (B)100a+10b+c (C)100abc (D)100c+10b+a
5.某厂一月份产值为a万元,二月份增产了15%,二月份的产值可以表示为( )
(A)(1+15%)× a 万元 (B)15%×a 万元
(C)(1+a)×15% 万元 (D)(1+15%)2 ×a 万元
答案:
1.C;2.A;3.C;4.D;5.A.
三 求下列代数式的值(本题10分,每小题5分):
1.2×x2+x-1 (其中x = );
解:2×x2+x-1
=
=2× + -1= + -1=0;
2. (其中 ).
解: = = .
四 (本题10分)
如图,等腰梯形中有一个最大的圆,梯形的上底为5cm,下底为7cm,圆的半径为3cm,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解:由已知,梯形的高为6cm,所以梯形的面积S为
= ×( a+b )×h
= ×( 5+7)×6
= 36(cm2).
圆的面积为
(cm2).
所以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cm2).
五 解下列方程(本题10分,每小题5分):
1.5x-8 = 2 ; 2. x+6 = 21.
解:5x = 10, 解: x = 15,
x = 2 ; x =15 =15 × =25.
六 列方程解应用问题(本题20分,每小题10分):
1.甲乙两人练习赛跑,如果甲让乙先跑10米,甲跑5秒就能追上乙;若甲每秒 跑9米,乙的速度应是多少?
解:设乙的速度是每秒x米,可列方程
(9-x)×5 = 10,
解得 x = 7 (米/秒)
2.买三支铅笔和一支圆珠笔共用去2元零5分,若圆珠笔的售价为1元6角,那么铅笔的售价是多少?
解:设铅笔的售价是x 元,可列方程
3x+1.6 = 2.05,
解得 x = 0.15(元)
《二次根式》基础测试
(一)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5分).
1. =2.……( ) 2. 是二次根式.……………( )
3. = =13-12=1.( )4. , , 是同类二次根式.……( )
5. 的有理化因式为 .…………( )【答案】1.√;2.×;3.×;4.√;5.×.
(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6.等式 =1-x成立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答案】x≤1.
7.当x____________时,二次根式 有意义.【提示】二次根式 有意义的条件是什么?a≥0.【答案】≥ .
8.比较大小: -2______2- .【提示】∵ ,∴ , .【答案】<.
9.计算: 等于__________.【提示】(3 )2-( )2=?【答案】2 .
10.计算: • =______________.【答案】 .
11.实数a、b在数轴上对应点的位置如图所示: a o b 则3a- =______________.
【提示】从数轴上看出a、b是什么数? a<0,b>0. 3a-4b是正数还是负数?
3a-4b<0. 【答案】6a-4b.
12.若 + =0,则x=___________,y=_________________.
【提示】 和 各表示什么?[x-8和y-2的算术平方根,算术平方根一定非负,]你能得到什么结论?[x-8=0,y-2=0.]【答案】8,2.
13.3-2 的有理化因式是____________.
【提示】(3-2 )(3+2 )=-11.【答案】3+2 .
14.当 <x<1时, - =______________.
【提示】x2-2x+1=( )2; -x+x2=( )2.[x-1; -x.]当 <x<1时,x-1与 -x各是正数还是负数?[x-1是负数, -x也是负数.]【答案】 -2x.
15.若最简二次根式 与 是同类二次根式,则a=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
【提示】二次根式的根指数是多少?[3b-1=2.]a+2与4b-a有什么关系时,两式是同类二次根式?[a+2=4b-a.]
【答案】1,1.
(三)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6.下列变形中,正确的是………( )(A)(2 )2=2×3=6 (B) =-
(C) = (D) = 【答案】D.
【点评】本题考查二次根式的性质.注意(B)不正确是因为 =|- |= ;(C)不正确是因为没有公式 = .
17.下列各式中,一定成立的是……( )(A) =a+b (B) =a2+1
(C) = • (D) = 【答案】B.
【点评】本题考查二次根式的性质成立的条件.(A)不正确是因为a+b不一定非负,(C)要成立必须a≥1,(D)要成立必须a≥0,b>0.
18.若式子 - +1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是………………………( )
(A)x≥ (B)x≤ (C)x= (D)以上都不对
【提示】要使式子有意义,必须
【答案】C.
19.当a<0,b<0时,把 化为最简二次根式,得…………………………………( )
(A) (B)- (C)- (D)
【提示】 = = .【答案】B.
【点评】本题考查性质 =|a|和分母有理化.注意(A)错误的原因是运用性质时没有考虑数.
20.当a<0时,化简|2a- |的结果是………( )(A)a (B)-a (C)3a (D)-3a
【提示】先化简 ,∵ a<0,∴ =-a.再化简|2a- |=|3a|.【答案】D.
(四)在实数范围内因式分解:(每小题4分,共8分)
21.2×2-4;【提示】先提取2,再用平方差公式.【答案】2(x+ )(x- ).
22.x4-2×2-3.【提示】先将x2看成整体,利用x2+px+q=(x+a)(x+b)其中a+b=p,ab=q分解.再用平方差公式分解x2-3.【答案】(x2+1)(x+ )(x- ).
(五)计算:(每小题5分,共20分)
23.( - )-( - );
【提示】先分别把每一个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再合并同类二次根式.【答案】 .
24.(5 + - )÷ ;
【解】原式=(20 +2 - )× =20 × +2 × - ×
=20+2- × =22-2 .
25. + -4 +2( -1)0;【解】原式=5 +2( -1)-4× +2×1
=5 +2 -2-2 +2=5 .
26.( - +2 + )÷ .
【提示】本题先将除法转化为乘法,用分配律乘开后,再化简.
【解】原式=( - +2 + )•
= • - • +2 • + • = - +2+ =a2+a- +2.
【点评】本题如果先将括号内各项化简,利用分配律乘开后还要化简,比较繁琐.
(六)求值:(每小题6分,共18分)
27.已知a= ,b= ,求 - 的值.
【提示】先将二次根式化简,再代入求值.
【解】原式= = = .
当a= ,b= 时,原式= =2.
【点评】如果直接把a、b的值代入计算,那么运算过程较复杂,且易出现计算错误.
28.已知x= ,求x2-x+ 的值.
【提示】本题应先将x化简后,再代入求值.
【解】∵ x= = = .
∴ x2-x+ =( +2)2-( +2)+ =5+4 +4- -2+ =7+4 .
【点评】若能注意到x-2= ,从而(x-2)2=5,我们也可将x2-x+ 化成关于
x-2的二次三项式,得如下解法:
∵ x2-x+ =(x-2)2+3(x-2)+2+ =( )2+3 +2+ =7+4 .
显然运算便捷,但对式的恒等变形要求甚高.
29.已知 + =0,求(x+y)x的值.
【提示】 , 都是算术平方根,因此,它们都是非负数,两个非负数的和等于0有什么结论?
【解】∵ ≥0, ≥0,
而 + =0,
∴ 解得 ∴ (x+y)x=(2+1)2=9.
(七)解答题:
30.(7分)已知直角三角形斜边长为(2 + )cm,一直角边长为( +2 )cm,求这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
【提示】本题求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只需求什么?[另一条直角边.]如何求?[利用勾股定理.]
【解】在直角三角形中,根据勾股定理:
另一条直角边长为: =3(cm).
∴ 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为:
S= ×3×( )= (cm2)
答:这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为( )cm2.
31.(7分)已知|1-x|- =2x-5,求x的取值范围.
【提示】由已知得|1-x|-|x-4|=2x-5.此式在何时成立?[1-x≤0且x-4≤0.]
【解】由已知,等式的左边=|1-x|- =|1-x|-|x-4 右边=2x-5.
只有|1-x|=x-1,|x-4|=4-x时,左边=右边.这时 解得1≤x≤4.∴ x的取值范围是1≤x≤4.
二元一次方程》基础测试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6分):
1.已知二元一次方程 =0,用含y 的代数式表示x,则x=_________;
当y=-2时,x=___ ____.【提示】把y 作为已知数,求解x.【答案】x= ;x= .
2.在(1) ,(2) ,(3) 这三组数值中,_____是方程组x-3y=9的解,______是方程2 x+y=4的解,______是方程组 的解.【提示】将三组数值分别代入方程、方程组进行检验.【答案】(1),(2);(1),(3);(1).【点评】方程组的解一定是方程组中各个方程共同的解.
3.已知 ,是方程 x+2 my+7=0的解,则m=_______.【提示】把 代入方程,求m.【答案】- .
4.若方程组 的解是 ,则a=__,b=_.【提示】将 代入 中,原方程组转化为关于a、b 的二元一次方程组,再解之.【答案】a=-5,b=3.
5.已知等式y=kx+b,当x=2时,y=-2;当x=- 时,y=3,则k=____,b=____.
【提示】把x、y 的对应值代入,得关于k、b 的二元一次方程组.
【答案】k=-2,b=2.【点评】通过建立方程组求解待定系数,是常用的方法.
6.若|3a+4b-c|+ (c-2 b)2=0,则a∶b∶c=_________.
【提示】由非负数的性质,得3 a+4 b-c=0,且c-2b=0.再用含b 的代数式表示a、c,从而求出a、b、c 的值.【答案】a=- b,c=2b;a∶b∶c=-2∶3∶6.
【点评】用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其余的未知数,是一种常用的有效方法.
7.当m=_______时,方程x+2y=2,2x+y=7,mx-y=0有公共解.
【提示】先解方程组 ,将求得的x、y 的值代入方程mx-y=0,或解方程组
【答案】 ,m=- .【点评】“公共解”是建立方程组的依据.
8.一个三位数,若百位上的数为x,十位上的数为y,个位上的数是百位与十位上的数的差的2倍,则这个三位数是_______________.
【提示】将各数位上的数乘相应的位数,再求和.
【答案】100 x+10 y+2(x-y).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9.已知下列方程组:(1) ,(2) ,(3) ,(4) ,
其中属于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个数为………………………………………………()
(A)1(B)2(C)3(D)4
【提示】方程组(2)中含有三个未知数,方程组(3)中y 的次数都不是1,故(2)、(3)都不是二元一次方程组.【答案】B.
10.已知2 xb+5y3a与-4 x2ay2-4b是同类项,则ba的值为………………………()
(A)2(B)-2(C)1(D)-1
【提示】由同类项定义,得 ,解得 ,所以ba=(-1)2=1.【答案】C.
11.已知方程组 的解是 ,那么m、n 的值为……()
(A)(B)(C)(D)
【提示】将 代入方程组,得关于m、n 的二元一次方程组解之.【答案】D.
12.三元一次方程组 的解是…………………………………………()
(A)(B)(C)(D)
【提示】把三个方程的两边分别相加,得x+y+z=6或将选项逐一代入方程组验证,由
x+y=1知(B)、(D)均错误;再由y+z=5,排除(C),故(A)正确,前一种解法称之直接法;后一种解法称之逆推验证法.【答案】A.
【点评】由于数学选择题多为单选题——有且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因而它比一般题多一个已知条件:选择题中有且只有一个是正确的.故解选择题除了直接法以外,还有很多特殊的解法,随着学习的深入,我们将逐一向同学们介绍.
13.若方程组 的解x、y 的值相等,则a 的值为……………()
(A)-4(B)4(C)2(D)1
【提示】把x=y 代入4x+3y=14,解得x=y=2,再代入含a 的方程.【答案】C.
14.若关于x、y的方程组 的解满足方程2x+3y=6,那么k的值为()
(A)-(B)(C)-(D)-
【提示】把k 看作已知常数,求出x、y 的值,再把x、y 的值代入2 x+3 y=6,求出k.【答案】B.
15.若方程y=kx+b当x 与y 互为相反数时,b 比k 少1,且x= ,则k、b的值分别是…………()
(A)2,1(B) ,(C)-2,1(D) ,- 【提示】由已知x= ,y=- ,可得 【答案】D.
16.某班学生分组搞活动,若每组7人,则余下4人;若每组8人,则有一组少3人.设全班有学生x 人,分成y 个小组,则可得方程组……………………………()
(A)(B) (C)(D)
【提示】由题意可得相等关系:(1)7组的学生数=总人数-4;(2)8组的人数=总人数+3.【答案】C.
(三)解下列方程组(每小题4分,共20分):
17. 【提示】用加减消元法先消去x.【答案】
18. 【提示】先整理各方程,化为整数系数的方程组,用加减法消去x.【答案】
19. 【提示】由第一个方程得x= y,代入整理后的第二个方程;或由第一个方程,设x=2 k,y=5 k,代入另一个方程求k 值.【答案】
20. (a、b为非零常数)
【提示】将两个方程左、右两边分别相加,得x+y=2a ①,把①分别与两个方程联立求解.
【答案】
【点评】迭加消元,是未知数系轮换方程组的常用解法.
21.
【提示】将第一个方程分别与另外两个方程联立,用加法消去y.
【答案】
【点评】分析组成方程组的每个方程中各未知项系数的构成特点,是选择恰当解题方法的关键所在,因而解题前要仔细观察,才能找出解题的捷径.
(四)解答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22.已知方程组 的解x、y 的和为12,求n 的值.
【提示】解已知方程组,用n 的代数式表示x、y,再代入 x+y=12.
【答案】n=14.
23.已知方程组 与 的解相同,求a2+2ab+b2 的值.
【提示】先解方程组 求得x、y,再代入方程组 求a、b.
【答案】 .
【点评】当n 个方程组的解相同,可将方程组中的任意两个方程联立成新的方程组.
24.已知代数式x2+ax+b当x=1和x=-3时的值分别为0和14,求当x=3时代数式的值.
【提示】由题意得关于a、b 的方程组.求出a、b 写出这个代数式,再求当x=3时它的值.
【答案】5.
【点评】本例在用待定系数法求出a、b 的值后,应写出这个代数式,因为它是求值的关键步骤.
(五)列方程组解应用问题(每1小题10分,共20分):
25.某校去年一年级男生比女生多80人,今年女生增加20%,男生减少25%,结果女生又比男生多30人,求去年一年级男生、女生各多少人.
【提示】设去年一年级男生、女生分别有x 人、y 人,可得方程组
【答案】x=280,y=200.
26.A、B两地相距20千米,甲、乙两人分别从A、B 两地同时相向而行,两小时后在途中相遇.然后甲返回A 地,乙继续前进,当甲回到A 地时,乙离A 地还有2千米,求甲、乙两人的速度.
【提示】由题意,相遇前甲走了2小时,及“当甲回到A地时,乙离A地还有2千米”,可得列方程组的另一个相等关系:甲、乙同向行2小时,相差2千米.设甲、乙两人的速度分别为x 千米/时,y 千米/时,则
【答案】甲的速度为5.5千米/时,乙的速度为4.5千米/时.
《分式》基础测试
一 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已知v=v0+at(a不为零),则t=;
2.关于x的方程mx=a (m 的解为;
3.方程的根是;
4.如果-3 是分式方程的增根,则a=;
5.一汽车在a小时内走x千米,用同样的速度,b分钟可以走千米.
答案:
1. ;2. ;3. ;4.3;5. .
二 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已知 =2,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y,得……………………………………()
(A)y=2x+8(B)y=2x+10(C)y=2x-8(D)y=2x-10
2.下列关于x的方程,其中不是分式方程的是……………………………………()
(A)(B)
(C)(D)
3.一件工程甲单独做a小时完成,乙单独做b小时完成,甲、乙二人合作完成此项工作需要的小时数是………………………………………………………………………()
(A)a+b(B)(C)(D)
4.解关于x的方程(m2-1)x=m2-m-2(m2≠1) 的解应表示为…………()
(A)x=(B)x=
(C)x=(D)以上答案都不对
答案:
1. D;2.C;3.D;4.B.
三 解下列方程(每小题8分,共32分):
1. ;2.;
解: ,解: ,
,,
,,
,,
,,
..
经检验, =1是原方程的根.经检验, =2是原方程的增根.
3.;
解:去分母,得,
,
整理方程,得
,
,
.
经检验, =2是原方程的根.
4. .
解:整理方程,得
,
,
去分母,得
,
,
.
经检验,是原方程的根.
四 解下列关于x的方程(1、2每小题7分,3小题8分,共22分):
1. 2ax-(3a-4)=4x+3a+6;
解:整理,得
2ax-4x=3a+6+3a-4,
(2a-4)x=6a+2,
(a-2)x=3a+1,
当a≠2时,方程的根为
,
当a=2时,3a+1≠0,
所以原方程无解;
2.m2 (x-n)=n2 (x-m)(m2≠n2);
解:整理,得
m2 x-m2 n=n2 x-n2m,
移项,得
(m2-n2 )x=m2 n-n2m,
因为m2≠n2 ,所以m2-n2≠0,则方程的根为
x= ;
3. .
解:去分母,得
,
,
,
因为 所以方程的根是
x= .
快累死我了!!希望能拿下这200分!!呵呵~*~
如果数量不够,再告诉我,我再给你多打一些!!!
初中数学60道题目及答案
先化简,再求值:(a+2)(a-2)+a(1-a),其中a=5
原式=a2-4+a-a2=a-4
当a=5时,原式=5-4=1
江南生态食品加工厂收购了一批质量为10000千克的某种山货,根据市场需求对其进行粗加工和精加工处理,已知精加工的该种山货质量比粗加工的质量3倍还多2000千克,求粗加工的该种山货质量.
解:设粗加工的该种山货质量为x kg,根据题意,得
x+(3x+2000)=10000.
解得 x=2000.
答:粗加工的该种山货质量为2000 kg.
2009年有80名教师参加“城乡教师援助工程”活动,随机调查后发现,平均每位教师可以让150名学生受益.请你估算有多少学生将从这项活动中受益.
解:由题意,150×80=12 000(名)
答:有12000名学生将从这项活动中受益.
不等式-3x+14的解集是__________.
答案:x-1
思路分析:
考点解剖:此题考查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注意在不等式两边同除以一个负数,不等号方向要改变.
解题思路:根据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步骤解题.注意不等号方向的改变.
解答过程:
解:-3x+14,-3×3,x-1.故填:x-1
规律总结: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常见步骤: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化系数为1.
点P(m-1,2m+1)在第二象限,则m的取值范围是(-½<m<1 )
不等式2-x≤1的解集为______{x︱x≥1}_________.
思路分析:
考点解剖: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题目简单
解题思路:按照移项、系数化为1等步骤来解答.
解答过程:
解:移项得,-x≤1-2,
合并同类项得,-x≤-1,
系数化为1得,x≥1.
故答案为:x≥1.
规律总结:移项要变号,不等式性质3,不等式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不为零的负数,不等号的方向要改变.
解不等式2(x―2)≤6―3x,并写出它的正整数解.
答案:
解:去括号,得2x―4≤6―3x.
移项,得2x+3x≤6+4.
合并同类项,得5x≤10.
不等式两边同除以5,得x≤2.
它的正整数解为1,2.
为了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某校组织学生去看演出,有甲乙两种票,已知甲乙两种票的单价比为4:3,单价和为42元.
(1)甲乙两种票的单价分别是多少元?
(2)学校计划拿出不超过750元的资金,让七年级一班的36名学生首先观看,且规定购买甲种票必须多于15张,有哪几种购买方案?
为鼓励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学校计划拿出不超过3200元的资金购买一批篮球和排球,已知篮球和排球的单价比为3:2,单价和为160元.
(1)篮球和排球的单价分别是多少元?
(2)若要求购买的篮球和排球的总数量是36个,且购买的排球数少于11个,有哪几种购买方案?
某班到毕业时共结余班费1800元,班委会决定拿出不少于270元但不超过300元的资金为老师购买纪念品,其余资金用于在毕业晚会上给50位同学每人购买一件T恤或一本影集作为纪念品.已知每件T恤比每本影集贵9元,用200元恰好可以买到2件T恤和5本影集.
⑴求每件T恤和每本影集的价格分别为多少元?
⑵有几种购买T恤和影集的方案?
初中数学应用题
1.某市某蔬菜地有120吨新鲜蔬菜计划用A、B两种货运车运往外地销售,已知A种车能载5吨,B种车能装6吨,若有A,B两种车共22辆,在满载的情况下,能将这些蔬菜全部运往,那么AB两种车各有多少辆?
设需要A种车x辆,则需要B种车x-22辆,可列方程
5x+6(22-x)=120
5x+132-6x=120
132-120=6x-5x
x=12
22-12=10
需要A种车12辆,则需要B种车10辆
2.甲乙两水库为Ab两村运水,A需要15万吨,B需要13万吨,甲乙两水库都可调14万吨,调运情况如下:A到甲50KM,到乙30KM,B到甲60KM,到乙45KM,甲运往A村1200元/万吨·千米。运往B村1000元/万吨·千米乙运往B村1200元/万吨·千米,运往B村900元/万吨·千米。设甲水库调往A村X万吨水,所需总费用Y元与x的函数关系式。
甲往A村:X万吨;运费为1200×50X
甲往B村为:14-X万吨;运费为1000×60×(14-X)
乙住A村:15-X万吨;运费为1200×30(15-X)
乙往B村为:14-(15-X)万吨;运费为900×45[14-(15-X)]
总运费Y是:
1200×50X+1000×60×(14-X)+1200×30(15-X)+900×45[14-(15-X)]
=60000X+840000-60000X+540000-36000X+40500X-40500
=4500X+1339500
总费用Y元与x的函数关系式是:Y=4500X+1339500(0=X=14)
OK,关于初中数学题库大全和初一数学题库大全的内容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声明: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部分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立场或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作者:小黄同学,本文链接:https://www.vibaike.net/article/19253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