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铁们好,相信很多人对土三七的功效与作用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土三七的功效与作用以及土三七的功效与作用吃法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土三七的药用价值
土三七的药用价值
功能主治:止血化瘀,镇静安神。
1、治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牙龈出血,衄血,吐血,咯血,消化道出血,尿血,子宫出血。
2、治心悸,烦躁失眠。煎服:9~30g。
3、治跌打损伤,吐血,咯血,衄血,尿血,便血,崩漏,产后瘀血腹痛。现亦用于大骨节病之关节疼痛。内服:煎汤,6~9g;研末服,1.5~3g。
4、治咽喉肿痛,捣烂绞汁含漱;中耳炎,取汁滴耳;乳痈,疔疮肿毒,捣敷;创伤出血,烫伤,研末撒。
5、治吐血,热性胃痛,关节肿痛。内服:煎汤,鲜品15~30g;或捣烂绞汁服。
土三七的副作用
土三七内含吡咯烷生物碱成分,可造成肝窭和肝小静脉的内皮细胞损伤,导致肝小静脉阻塞,肝细胞不同程度液化坏死,晚期可见肝纤维化,患者出现肝大、右上腹痛、腹水和黄疸等症状,而且这种损害一经形成,常常无法逆转,最终发展为肝功能衰竭或顽固性腹水。一些受到肝损伤的重症患者,甚至只能求助于换肝手术来维持生命。
土三七的医学记载及附方
1、治疗胃出血
土三七粉末,每日服3次,每次数1.5克,用温开水冲服。此法可治疗各种类型的胃出血。
2、治疗冠心病
可用土三七每日3次,每次1克,30天为一疗程。土三七中所含的土三七皂甙和黄酮类等有效成分,有明显的强心和扩张血管。增强冠状动脉血流量,降低动脉压,减少心肌耗氧量的作用。
3、治疗心绞痛
土三七粉末,每日2次,每次6克温开水冲服,效果颇佳。经此法治疗的有的原长期服用复方硝酸甘油片者,服用土三七后即可停服;有的合并高血压者,服后血压缓缓下降,此法服用时间为15-30天。
4、治疗高血脂
土三七粉末,每日服3次,每日服0.6克,饭前用温开水冲服。一般1至2个月为1疗程。此法对冠心病、高血压、脑动脉硬化症伴有血脂及胆固醇增高患者有效,其总脂及胆固醇均有明显下降。
5、去寻常疣
有人让13例青年寻常疣患者服用土三七粉,每日3次,每次0.5-1克。一般服用20-30天左右即痊愈,有效率达93%左右。
6、治顽固性头痛
按规定剂量,开始时先服用土三七片5片,此后每天相隔6小时服2次,可以止痛。土三七治顽固性头痛机理主要是活血化瘀、疏经通络、祛风除湿。
土三七的功效与作用 土三七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1、土三七甘微苦温。归肝胃经,有止血,散瘀,消肿止痛,清热解毒的功效。可以治疗淤血导致的出血症状,可以跟血余炭同用,人体内外各种出血,无论有无淤血均可应用。对于有淤血者,更为适用单用就有效。
2、吐血一般是胃热导致的,可以跟黄连同用,三七止血作用对下部出血,效果更佳,外伤出血用本品研末外敷。本品可以活血化瘀,对于痛经,产后瘀滞腹痛可以配伍元胡同用。
土三七泡水喝有什么功效?
1.止血
三七能促进血小板聚集、变形、释放ADP、血小板因子和钙离子等物质,达到止血效果。据报道,采用三七治疗消化性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出血和慢性胃炎,治愈率为92%以上,支气管扩张、肺结核、肺脓肿咯血总止血率大于80%。他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创伤性出血和各种内毒素血症的治疗。
2.补血、造血
三七可促进各种血细胞的增殖和释放,促进骨髓细胞的增殖和释放,增加骨髓红细胞的数量和活性,促进造血功能。动物实验发现,三七可明显改善出血性贫血(大鼠和兔)病理模型中血红细胞的数量,对出血性贫血贫血有较好的治疗作用。三七总皂苷可显著增加大鼠外周血白细胞总数,提高巨噬细胞吞噬率,增加淋巴细胞百分率。
3.护肤美容
新功效表明,三七具有清热平肝、养心润肺、抗衰老作用,可减少皮肤皱纹和老年斑。特别适合女性美容和护肤,是女性最自然的美容护肤品。有助于改善皮肤外观,使皮肤柔软,增加弹性。还可以和蜂蜜混在一起做面膜,效果更好,适合长期使用和使用。
土三七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土三七的功效与作用介绍
1、土三七的功效与作用:
(1)土三七具有止血的功效,可用于吐血、衄血、咯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等各种出血症。《纲目》:治金疮折伤出血及上下血病。
(2)土三七具有散瘀止痛的功效,可用于痛经、产后瘀滞腹痛、跌打损伤、风湿痛等症。能活血,续筋接骨。治内伤积血,痞块,心腹疼痛。《简易草药》:能破血,祛瘀,散血,消肿。通治五劳七伤,跌打损伤。
2、土三七的食用方法:内服:煎汤,根3-15g;或研末,1.5-3g;全草或叶10-30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或研末敷。
土三七怎么用
土三七味甘,微苦,性温。归心,肝,胃经,可散可收,具有散瘀止血,消肿止痛,解毒的功效。
治外伤出血,菊叶三七根研磨粉,撒在患处,或鲜叶捣烂外敷
好了,文章到这里就结束啦,如果本次分享的土三七的功效与作用和土三七的功效与作用吃法问题对您有所帮助,还望关注下本站哦!
声明: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部分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立场或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作者:小黄同学,本文链接:https://www.vibaike.net/article/19222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