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铁们好,相信很多人对蒋介石的结发妻子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蒋介石的结发妻子以及蒋介石的结发妻子是谁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将介石夫人姓字叫什么最后一个叫什么名字?
早上好!题主
蒋介石最早的夫人叫毛福梅,虽然蒋介石不喜欢她,但也是明媒正娶的正房夫人。蒋经国就是他跟这位夫人生的,,蒋介石最后一位夫人就是宋美龄。而曾经的相好姚怡诚和陈洁如都只是一段私情,不在排行夫人之列。
蒋经国临死前,继母宋美龄才从美国回来,但宋美龄却只说了六个字
说到蒋介石的妻子,我们第一个想到的是宋美龄;说到蒋介石的儿子,我们第一个想到的是蒋经国。然而,宋美龄不是蒋介石唯一的妻子,蒋经国也不是他唯一的儿子。最重要的是,蒋经国不是宋美龄的儿子。
蒋经国生母毛福梅,因为老蒋追求富贵而被抛弃。宋美龄婚后虽然和老蒋关系很好,却在长沙保卫战中流了一次产,伤及根本,再也没能怀孕。一边是长子,一边是爱妻,老蒋当然希望他们的关系改善一点,但从现实状况来说,根本不可能!这就很尴尬。
蒋介石在国民党地位渐渐高起来后,得到了宋家三小姐的青睐。但是蒋介石当时已有正妻毛福梅、妾室陈洁如,宋家是名门,宋家的女儿难道屈尊给他做三房小妾吗?蒋介石一心想搏个前途,当机立断打发了陈洁如,又与原配毛福梅登报离婚。1927年,闻名至今的蒋宋婚礼举行了,蒋介石与宋美龄正式结婚。
蒋经国出生于1910年,当时已经17岁。这个年纪的孩子,该知道的,早就知道了。对于这个突然插入自己家庭的女人,不见得就没有怨怼。
只是蒋介石毕竟还有父亲威严,他是肯定要娶一个大家闺秀的。宋美龄背后,是能控住江浙经济命脉的宋家,这个婚姻能给蒋家带来的实在太多。蒋经国一边享用着继母带来的物质,一边要受生母被抛弃的煎熬,心情想必不会轻松。
不过,父为子效,他对继母再不满,也得学着隐忍,给外人看到一个和睦美满的好家庭。
这种强行压抑的不满,当宋家在国民党危难时仍打捞国难财时达到了顶峰。
解放战争期间,蒋经国凭着自己喝过洋墨水,意图从上海开始整顿经济,把整个中国混乱的经济秩序扭转过来。可到了上海一查,发现经济混乱的元凶就是宋家和孔家。这两个大家族加起来就是全国经济半边天,他们故意搅乱,趁机捞钱。蒋经国一气之下查封了两家的许多产业,不料宋家马上求助宋美龄,宋美龄又说动了蒋介石。压力下来,经济改革自然失败。蒋经国丢了钱又丢了脸,从此和宋美龄的关系就几乎是剑拔弩张了。
蒋介石去世后把权力交到蒋经国手中,宋美龄立刻跑去了美国,直到接到继子临死的消息才回来了一次。想到这两个和自己人生羁绊最重的两个男人都已去世,她不由感慨了一句:“真是人生无常!”纯粹感慨,毫无悲伤。
蒋介石第三任妻子陈洁如:七年之痒与五年之约背后,是一生的等待
1963年,蒋介石曾经的妻子陈洁如完成了她的回忆录《我和蒋介石的七年之痒》的撰写。就在这本书即将出版之际,蒋介石找到了陈洁如,试图买断这本书的版权。性格孤傲、思虑缜密陈洁如担忧这本书中的一些细节,会对蒋介石的形象造成损害,考虑再三,便搁置了回忆录的出版计划,这一搁置就是20多年。直到1993年,《我和蒋介石的七年之痒》才被正式出版。
坊间曾传闻,陈洁如在完成这本回忆录之后,曾经向蒋介石勒索一百万美元,并表示如果蒋介石不给钱就考虑出版这本书,最终蒋介石答应每个月给陈洁如500美元,陈洁如放弃出版这本回忆录。
看似有板有眼的推测,将陈洁如视为一位视财如命的女人。但这些传闻忽略两个事实:如果陈洁如真的是一位贪慕富贵、喜爱锦衣玉食,那么在1949年陈洁如会随着蒋家一同撤退到台湾。但陈洁如一种可能的情况也没去做。
事实是,陈洁如为了蒋介石,在感情上奉献了她的一生。在已经出版的《蒋介石日记》中,隐约可见,是政治理想阻碍了蒋介石和陈洁如的结合,甘愿做蒋介石背后的那个女人的或许不是宋美龄而是陈洁如。但遗憾的是,宋美龄的存在遮蔽了陈洁如的光环,加之坊间以讹传讹,有意无意抹黑了一位善良真挚女性的一生。
陈洁如本名为“陈阿凤”,在结识蒋介石之后,蒋介石为其改名为“陈洁如”。蒋介石说,他第一眼见到陈洁如时,觉得她是天上下凡的仙子,没有世间一般女子的浮华和烟火。的确,生活在“小康之家”,接受上海海宁路的爱国女子学校的正规教育,不为生活而奔波劳碌,“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大小姐,又从何处沾染上世间的烟火气息呢?
蒋介石与陈洁如的结识仿佛是上天安排好的:国民党元老张静江是蒋介石的挚友,张静江在结发妻子去世后娶了才女朱逸民,而朱逸民恰是陈洁如从小玩到大的好友。朱逸民结婚之后,陈洁如便经常来到她家中,与她一起诗歌作画,谈天说地。
1919年孙中山、蒋介石、戴季陶三人来到张静江家中做客,恰好陈洁如此日也在张静江家中串门。于是,张静江向蒋三人介绍朱逸民和陈洁如。在陈洁如讲话时,蒋介石一直看着陈洁如,就像发现了新天地一样。当天色渐晚,陈洁如准备离开张家的时候,蒋介石对她依依不舍,急忙开口挽留。
传统观念浓厚的陈洁如面对男子这样的挽留一时羞涩的不知所措,所以在面对蒋介石反客为主的挽留之时,只想早些离开这个地方。而没有感受到陈洁如情绪的蒋介石,还在询问陈洁如住址,陈洁如故意将她所居住的“西藏路33号”说成“西藏路88号”。
不久之后,多方打听陈洁如住址的蒋介石,还是找到了陈家。在陈家的门口,蒋介石拉住陈洁如,向她表达了爱慕的想法。此前从未被任何男子追求过的陈洁如,听到蒋介石的爱慕的话语,一时涨红了脸。传统观念浓厚的她觉得这些话是可耻的,想要摆脱却又不知怎样才能离开。
此时的蒋介石对陈洁如已经种下了情种,对她已经有了必得之志。在张静江和朱逸民的帮助下,蒋介石开始想方设法的接近陈洁如。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每当陈洁如到朱逸民家做客之时,朱逸民和张静江在聊天中处处谈及蒋介石,而蒋介石也在想方设法接近陈洁如。但陈洁如对蒋介石一直没有太多好感,处处躲避,最后连朱逸民家也不去了。
一系列尝试失败之后,蒋介石开始改变追求策略。想要“一步到位”追求成功,他以带陈洁如看望家姐为借口将陈洁如带到旅馆。贞操观念浓厚的陈洁如自然不愿意与蒋介石发生那种事情,她连忙摆脱蒋介石,回到家中。这件事让本就对蒋介石印象不佳的陈洁如更加反感。
蒋介石的追求在陈洁如父亲因病去世的时候发生了转机,沉浸在丧父之痛的陈洁如,痛苦无助、情绪低落,蒋介石就嘘寒问暖,为陈洁如提供各种各样的帮助。在陈父丧礼的当天,蒋介石身着孝服参加了葬礼,这让痛苦无助的陈洁如十分感动。
陈父丧礼之后不久,蒋介石趁着陈洁如心里的触动,就立即委托朱逸民到陈家提亲了,同时为了保险起见,蒋介石又委托张静江去做陈洁如母亲的工作。他将自己与姚氏的离婚协议书交给了张静江,打消了陈母的顾虑,最终答应了这桩婚事。
接婚后不久,陈洁如发现蒋介石患有淋病,蒋介石很有可能将不能生育,而她也会因为淋病的原因不能怀孕。她找到蒋介石,提出了离婚的想法。蒋介石又是发誓又是诅咒,心肠柔软的陈洁如还没有下定离婚的决心,最终放弃了这个打算。
在蒋介石与陈洁如婚后的第七年,因为宋美龄的出现,两人的婚姻出现了危机。
1925年孙中山去世,蒋介石逐渐掌握了国民党的军政大权,权利遮蔽了双眼,他对陈洁如的感情不再像以前一样了。婚姻的危机一步步临近时,陈洁如却浑然不知。
1926年,蒋介石正式成为了国民党新领袖。他放下与之相濡以沫的结发妻子,开始疯狂追求宋美龄,实现政治联姻,而实现联姻,蒋介石就必须与陈洁如断绝关系。相比权势滔天、富甲天下的宋美龄家族,陈洁如纯洁的像一块玉,自然斗不过宋美龄。
蒋介石为了实现联姻,答应了宋美龄的要求:让陈洁如去美国。蒋介石对陈洁如说:孔宋两家对于他统一中国的大业有非常重大的作用。
蒋介石经过痛苦的思索之后,又对陈洁如说:你离五年,让我娶宋美龄,通过孔家得到汉口方面给我的金钱、军火或补给,获得不理汉口继续推进北伐所需的协助。蒋介石劝说陈洁如,给他五年,让他实现统一中国的理想之后,五年后他会重新和她恢复婚姻关系。
蒋介石的话让陈洁如感到心寒,她回到了娘家。陈母得知事情原委之后,不知如何是好,只得唉声叹气。蒋介石来到陈家,再一次劝说陈洁如出国,并在佛前立下誓言,约定五年后再次迎娶陈洁如。
经过母亲的劝说陈洁如离开了故土,只身一人前往美国。在美国,她始终是一个人独自生活,人生地不熟,得不到国民政府领事馆身份的成人,受尽了屈辱。最后,陈洁如只得住进了临时公寓里。在美国的报纸里,陈洁如看到了蒋介石与宋美龄结婚的消息。
在这篇报道中,蒋介石说:“本人曾离异两位侍妾,本人获悉此侍妾之一以本人妻室身份前往美国,感觉诧异。”因为这句话,陈洁如感到被欺骗了,孤独和苦闷使她患上了抑郁症。
在极度绝望的情况下,陈洁如想到了自杀,幸亏一位老者的阻拦,陈洁如才没有结束生命。这次自杀被救后,陈洁如再未想过自杀。在美国的五年里,陈洁如带着心灵的烙伤完成了学业。五年后,陈洁如主动回到了中国并一直以“陈璐”的名字隐居。
回到国内的陈洁如为了谋生度日,她担任过私人家教,教授中文、英文,一直过着孤苦伶仃的生活。在香港去世时,身边没人陪伴,如果不是友人前去探望,已死去多时的她不知还要在地上横躺多久。
晚年的陈洁如对蒋介石有怨言的,在到达香港后,她拒绝了蒋介石、蒋经国给她的优待,一直租住在一个老房子里。
一段七年的婚姻,陈洁如用了一生才走完,这或许就是一个女人悲苦的一生。
蒋介石与四个女人的情史
蒋介石 一生有四个重要的女人成为他的妻子:原配——毛福梅;侯任妻子——出生青楼的妾姚冶诚;三任妻子——伴侣陈洁茹;第四任妻子——宋美龄。下面就随本文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些陪伴在 蒋介石 身边的女人们。蒋介石的原配妻子毛福梅(中)与儿子蒋经国夫妇第一任妻子:毛福梅1902 年冬天,15 岁的蒋介石结婚了,举行了盛大的婚礼,据传说婚礼开始就有男女不到头的先兆。毛福梅是蒋介石的结发之妻,是岩头村人,生于1882 年,卒于1939 年。从19岁进蒋门到45 岁被休,她与蒋介石的夫妻名分维持了26 年之久。毛福梅嫁给蒋介石,是由双方家长做主包办的旧式婚姻,毛氏又是缠足的旧式家庭妇女,年纪比他大,长相又一般。因此,结婚以后,夫妻二人感情极其一般,蒋介石对她很冷漠。所幸毛福梅心地宽厚,性情柔顺,“大姐姐”般地悉心照顾心无定性的小丈夫,事夫维谨,同时尽心尽力地辅助蒋母操持家务,极具孝道,深得王采玉疼爱。1921 年6 月,蒋母王采玉溘然长逝,毛福梅成了丰镐房名副其实的女主人。虽然外有总管,内有账房,但她事无巨细,均插手过问,里里外外一把手,深得蒋家上下之敬重。然则,蒋母逝世,毕竟使毛氏失去了最强有力的依傍,使原本就不满于这桩旧式婚姻的蒋介石,更加为所欲为。11 月,蒋母的丧葬大典方毕,蒋介石就正式向毛福梅提出离异的要求。其实,蒋介石提出离婚已非一次,也非最后一次,第一次是因为姚冶诚,第二次是因为陈洁如,第三次是因为宋美龄,事不过三,第三次终于离成了。1927 年9 月蒋介石与毛福梅离婚,后迎娶宋美龄为新婚夫人。蒋、毛协议离婚后,毛福梅被孙琴风接到萧王庙暂住,待蒋、宋在上海新婚大典后,毛福梅又回到丰镐房,主持家务,生活费由蒋介石供给。逢年过节,亲友往来,一应乡俗依旧以毛氏为正宗。1939 年12 月12 日,日本侵略军的6 架飞机突然出现在溪口上空,滥施轰炸,以蒋家故居丰镐房和武岭头文昌阁乐亭别墅为主要目标。毛福梅本来逃出房外,发现房门钥匙未带,又急忙回去取。待她再次跑出后门,刚到后墙弄,3 枚炸弹便在她周围炸开了,与毛氏同时遇难的还有担任丰镐房账房的外甥宋涨生和其他六七人。蒋介石的第二任妻子姚冶诚(中)与蒋纬国、邱爱伦夫妇的合影第二任妻子:姚冶诚辛亥革命后,蒋介石在上海活动,认识了一位娘姨,并与之同居,即他的侧室姚冶诚。姚冶诚生于1887 年,由于父母双双故去,为叔叔姚小宝收养。蒋介石与姚冶诚结合的第二年,便将姚氏送回奉化溪口家中,与蒋介石的发妻毛氏一同住在丰镐房。由于毛福梅的宽容大度,加上姚氏乖巧,对婆婆王采玉十分孝顺,对毛福梅也极尊重,从不“僭越”,因而一家人相处融洽。姚冶诚与蒋介石结婚后,一直没有生育子女,后来蒋介石在上海收养了戴季陶过继来的儿子蒋纬国。1919 年,蒋纬国4 岁时,被送回奉化溪口,交由姚冶诚抚养。在姚冶诚携蒋纬国搬至上海,住在张静江的别墅时,蒋介石的新欢陈洁如也在上海。蒋纬国有时去陈洁如处,称她为陈家姆妈。自从蒋介石新娶三夫人陈洁如后,尤其是1924 年蒋介石出任黄埔军校校长离沪赴穗,与陈氏长住广州,姚氏带纬国留居上海,蒋介石便对姚氏彻底疏远、淡忘了。姚冶诚于1966 年病逝。女人蒋介石情史
蒋介石有过几个老婆?
蒋介石有过四个老婆。分别是 毛福梅、姚怡诚、陈洁如、宋美龄。
蒋介石的原配夫人叫做毛福梅,她是靠包办婚姻、父母做主才得以嫁给蒋介石的,后来在战乱中惨死于日寇之手。
蒋介石的第二任妻子姚怡诚,蒋纬国的养母。蒋介石从1912年就起和姚女士同居。姚氏出身寒门,为谋生计,沦落烟花巷中,遇到蒋介石后两人一见钟情,很快结合。蒋介石此举主要处于孤身在外生活上需要女人照料的考虑,也是在婚姻生活中寻找理想人选的一次尝试。但烟花巷出身的姚怡诚最终没能同蒋介石白头到老。
第三次是和陈洁如女士结婚。她漂亮温柔,聪明而有见识,1921年间,孙中山的革命事业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有了公开身份,有了政权,官场活动正规化、制度化,政务、外事、社交活动大为增加,虽然对身边的夫人要求更高了。毛福梅、姚怡诚无法适应,再遇母亲已去世,蒋介石开始追求陈洁如。这位姑苏美女社交方面颇有高招。后来蒋介石升为大本营参课长、黄埔军校校长、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陪同出场的夫人是陈洁如女士。
第一夫人宋美龄。她英语功底十分好,会说六国语言,在国画方面的造诣也是相当可观,并且还写得一手好字。在钢琴的造诣上也是相当不错的,所以宋美龄是一个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的人。是蒋介石的外交助手。宋美龄与宋蔼龄、宋庆龄并称为宋氏三姐妹,父亲为富商宋嘉澍。凭借孔、宋家族的强力支援与美国留学背景,活跃于政治、外交等领域,对近代中国历史与中美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总结下来,蒋介石的妻子有两个:毛福梅和宋美龄;妾室有两个:姚怡诚和陈洁如。
将介石有几个妻子
蒋介石一生娶过四个女子。发妻毛福梅是由蒋母1901年在浙江溪口老家支持成婚的明媒正娶。1927年12月1日,蒋介石与宋美龄在上海大华饭店结婚。此后,宋美龄一直是蒋介石公开的正式夫人。在蒋宋联姻前,蒋介石还娶过两个女人,一是姚冶诚,出身寒门,是旧上海“群玉芳”侍侯高级妓女的女佣。另外就是陈洁如,原名陈凤,小名阿凤。蒋与陈于1921年成婚,后陈以蒋介石陆军军官学校校长兼粤军总司令夫人名义同去广州。他们的婚姻维持了七年。
1922年5月16日军阀陈炯明叛变,日后蒋介石常出入孙中山公馆,并且瞒天过海,表示要与孙中山共患难,从而取得了孙中山的信任。在孙公馆,蒋介石见到了聪颖、美貌的宋美龄。为了实现今后飞黄腾达的野心,出于政治上的考虑,蒋介石提出要娶宋美龄为妻,但遭到宋庆龄和宋子文的竭力反对,经过多年费尽心机的追逐,1927年5月北伐军在收复南京时,由宋蔼龄撮合,蒋介石与宋美龄同游镇江金山寺,交往十天,蒋终于取得了宋的欢心。1927年10月蒋介石由张群陪同,东渡日本探望宋母倪桂珍,当面答应宋母:个人随宋家皈信基督教;与原配毛氏正式离婚;将二夫人姚冶诚移去苏州,彻底结束同居关系;送三夫人陈洁如去美国“游历”,脱离夫妻关系。蒋宋婚姻终于得到了宋母的首肯。在1927年12月1日,蒋介石与宋美龄正式结婚。
蒋介石与宋美龄结婚时,一时找不到满意的住宅,两人忙碌来往宁沪两地,来上海并无固定住所,常在饭店临时留宿。结婚次年,宋美龄长兄宋子文终于觅到原法租界贾尔业爱路(今东平路9号)一幢花园洋房,当时主人正要出售,就买下作为给宋美龄的陪嫁,以后蒋介石与宋美龄较多居住于此,这里也就成了蒋介石的上海官邸。
蒋介石官邸正房四开间,假三层,坐北朝南,孟莎式屋顶,缓坡红瓦,石材贴面,有老虎窗,是一幢法国式建筑。东侧是一个大客厅,可容纳40余人,当年宋美龄常在这里放映美国电影。二楼是蒋、宋的卧室及卫生间。卧室内用小柚木条拼嵌地板,墙上挂饰十分精致。卧室门口有一暗道,情况紧急时,可从暗道直达门外。卧室外有一阳台,当年蒋、宋常在这里眺望宅前花园。正房中间下为客厅、餐厅,上为书房。西侧另辟楼梯,是侍从及警卫人员的住所及工作室。
官邸前原是一个占地30多亩的大花园。据蒋介石秘书汪日章回忆,大花园靠南有小溪流穿过草坪,溪阔3米,溪内有大小石块,可徒步跳跃而过。花园东侧有池塘、假山、小桥,周围用鹅卵石铺筑小道,一派中国古典园林风光。现花园西侧已另建楼房,东侧草坪、池塘保留着原有风貌。特别是草坪边上一棵高大的雪松依然生气勃勃,池塘周围两座假山还是那样小巧玲珑。大假山上,有石凳石桌,蒋介石亲笔书写镌刻的“爱庐”两字仍竖立其中。
蒋介石把庐山观音桥的轱岭别墅称为“美庐”,把杭州西子湖的别墅称为“澄庐”,而这里的花园洋房却称为“爱庐”,可见他对此处住所的一片深情。
现在“爱庐”仍保持着当年的风貌,成了上海音乐学院附属中学的教学用楼,改名为上音附中的“九号楼”。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声明: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部分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立场或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作者:小黄同学,本文链接:https://www.vibaike.net/article/19211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