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如果您还对高中物理三种衰变方程式不太了解,没有关系,今天就由本站为大家分享高中物理三种衰变方程式的知识,包括α衰变和β衰变公式的问题都会给大家分析到,还望可以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我们就开始吧!
α衰变和β衰变方程式是什么?
α衰变原子核放出α粒子的衰变叫做α衰变,AZX→A−4Z−2Y+42He,α衰变通式,β衰变原子核放出β粒子的衰变叫做β衰变,AZX→AZ+1Y+0−1e,β衰变通式。β衰变中产生的电子是由原子核中的一个中子转化成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转化方程10n→11H+0−1e。
β衰变发展
β衰变是放射性原子核放射电子和中微子而转变为另一种核的过程,1896年亨利贝克勒发现铀的放射性,1897年卢瑟福和约瑟夫汤姆孙通过在磁场中研究铀的放射线偏转,发现铀的放射线有带正电。
带负电和不带电三种,分别被称为α射线,β射线和γ射线,相应的发出β射线衰变过程也就被命名为β衰变,放出正电子的称为正β衰变,放出电子的称为负β衰变。
在正β衰变中,核内的一个质子转变成中子,同时释放一个正电子和一个中微子,在负β衰变中,核内的一个中子转变为质子,同时释放一个电子和一个反中微子,此外电子俘获也是β衰变的一种,称为电子俘获β衰变。
三种衰变的本质各是怎么样的?
1、β衰变:
原子核自发地放射出β粒子或俘获一个轨道电子而发生的转变。放出电子的衰变过程称为β-衰变;放出正电子的衰变过程称为β+衰变;原子核从核外电子壳层中俘获一个轨道电子的衰变过程称为轨道电子俘获。
俘获K层电子叫K俘获,俘获L层的叫L俘获,其余类推。通常,K俘获的几率最大。在 β衰变中,原子核的质量数不变,只是电荷数改变了一个单位。
2、α衰变:
α衰变,又名阿尔法衰变,是一种放射性衰变(核衰变);发生α衰变时,一颗α粒子会从原子核中射出(附注:α粒子,又名阿尔法粒子,即氦-4核,⁴₂He,即一颗由2颗质子和2颗中子组成的原子核); α衰变发生后,原子核的质量数会减少4个单位,其原子序数也会减少了2个单位。
3、伽马衰变﹝γ衰变)是放射性元素衰变的一种形式。反应时放出伽马射线(是电磁波的一种,不是粒子)。由于此衰变不涉及质量或电荷变化,故此并没有特别重要的化学反应式。
扩展资料:
不稳定(即具有放射性)的原子核在放射出粒子及能量后可变得较为稳定,这个过程称为衰变。这些放射出的粒子或能量(后者以电磁波方式射出) 统称辐射(radiation)。由不稳定原子核发射出来的辐射可以是α粒子、β粒子、γ射线或中子。
放射性核素在衰变过程中,该核素的原子核数目会逐渐减少。衰变至只剩下原来质量一半所需的时间称为该核素的半衰期(half-life)。每种放射性核素都有其特定的半衰期,由几微秒到几百万年不等。
原子核由于放出某种粒子而变为新核的现象。原子核是一个量子体系,核衰变是原子核自发产生的变化,它是一个量子跃迁过程,它服从量子统计规律。对任何一个放射性核素,它发生衰变的精确时刻是不能预知的,但作为一个整体,衰变的规律十分明确。
若在dt时间间隔内发生核衰变的数目为dN,它必定正比于当时存在的原子核数目N,显然也正比于时间间隔dt .衰变不受任何条件的影响,是物质特有的性质。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β衰变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γ衰变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α衰变
α衰变,β衰变,质子数和质量数共减少多少?方程式是什么??
1、α衰变质量数减少4,核电荷数减少2,α衰变过程表示为:
2、β-衰变中,弱相互作用把一个中子转变成一个质子,一个电子和一个反电子中微子;β+衰变中,一个质子吸收能量转变成一个中子,一个正电子和一个电子中微子;
天然的放射性β衰变发出射线, 人工放射性衰变有两种:β+衰变和K电子俘获。三种衰变反应式如下:
3、衰变不涉及质量或电荷变化,故此并没有特别重要的化学反应式:
扩展资料:
原子核是一个量子体系,核衰变是原子核自发产生的变化,它是一个量子跃迁过程,它服从量子统计规律.对任何一个放射性核素,它发生衰变的精确时刻是不能预知的,但作为一个整体,衰变的规律十分明确。
若在dt时间间隔内发生核衰变的数目为dN,它必定正比于当时存在的原子核数目N,显然也正比于时间间隔dt .衰变不受任何条件的影响,是物质特有的性质。
γ射线,x-射线, 可见光和紫外线,都是不同形式的电磁辐射。唯一的区别是光的频率,也就是光子的能量。γ光子的能量最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衰变
α衰变和β衰变方程式是什么?
反应方程式:14N+4He→17O+1H)反应方程式:9Be+4He→12C+n)
在β衰变中,原子核的质量数不变,只是电荷数改变了一个单位。
原子核自发地放射出β粒子(电子)称为β衰变。
例如钍原子核(质量数234,质子数90)衰变方程式
Th(234,90)→
Pa(234,91)+
e(0,-1)
碳14(质量数14,质子数6)衰变方程式
C(14,6)→
N(14,7)+
e(0,-1)
扩展资料:
α衰变是原子核自发放射α粒子的核衰变过程。α粒子是电荷数为2、质量数为4的氦核He。β衰变,原子核自发地放射出β粒子或俘获一个轨道电子而发生的转变。
放出电子的衰变过程称为β-衰变;放出正电子的衰变过程称为β+衰变;原子核从核外电子壳层中俘获一个轨道电子的衰变过程称为轨道电子俘获,俘获K层电子叫K俘获,俘获L层的叫L俘获,其余类推。通常,K俘获的几率量大。在 β衰变中,原子核的质量数不变,只是电荷数改变了一个单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α衰变
αβγ三种衰变方程式是什么?
相关回答如下:
衰变是单个原子核内部结构发生改变的的反应,用其他粒子轰击下产生新原子核的过程是核反应。
α衰变是一种放射性衰变。α粒子其实等同于氦原子是由两个中子和两个质子形成的。在此过程中,一个原子核释放一个α粒子,并且转变成一个质量数减少4,核电荷数减少2的新原子核。
β衰变是一种放射性衰变。β射线是原子内一个中子变质子,放出电子而产生的。原子电荷数增加。在此过程中,一个原子核释放一个β粒子(电子或者正电子),分为β+衰变(释放正电子)和β-衰变(释放电子)。
相关介绍:
放射性衰变通常都有一定的周期,并且一般不因物理或化学环境而改变,这也就是放射性可用于确定年代的原因。
由于一个原子的衰变是自然地发生,即不能预知何时会发生,因此会以机率来表示。假设每颗原子衰变的机率大致相同,例如半衰期为一小时的原子,一小时后其未衰变的原子会剩下原来的二分之一,两小时后会是四分之一,三小时后会是八分之一。
原子的某些衰变会产生出另一种元素,并会放出α粒子、β粒子或中微子,在发生衰变后,该原子也会释出伽马射线。衰变后的实物粒子静止质量的总和会少于衰变前实物粒子静止质量的总和,根据质能方程,能量可以表现出质量。
当物体的能量增加E,其质量则增加E/C,当物体的能量减少E,其质量也减少E/C,如果一个原子核衰变后放出实物粒子,假设该原子核在衰变前相对于某一惯性参照物静止。
衰变后的新原子核和所放出的实物粒子相对于该惯性参照物运动,即对于该惯性参照物而言,新原子核和所放出的实物粒子具有动能,当新原子核或所放出的实物粒子与其他粒子发生碰撞,它便会失去能量。
因此,衰变前和衰变后质量和能量都是守恒的,粒子的静止质量则不守恒。如果该原子核放出光子,同样的,光子也具有质量,但没有静止质量。通常衰变所产生的产物多也是带放射性,因此会有一连串的衰变过程,直至该原子衰变至一稳定的同位素。
发生核衰变的放射性元素有的是在自然界中出现的天然放射性同位素,如碳14,但其衰变只会经过一次β衰变转为氮14原子,并不会一连串地发生。也有很多是经过粒子对撞等方法人工制造的元素。
αβγ三种射线衰变方程
α射线实质为氦核,带正电,β射线为电子流,带负电,γ射线为高频电磁波,根据电荷所受电场力特点可知:①为β射线,②为γ射线,③为α射线,
α射线是高速He流,一个α粒子带两个正电荷.根据左手定则,α射线受到的洛伦兹力向左,故④是α射线.
β射线是高速电子流,带负电荷.根据左手定则,β射线受到的洛伦兹力向右,故⑥是β射线.
γ射线是γ光子,是中性的,故在磁场中不受磁场的作用力,轨迹不会发生偏转.故⑤是γ射线.故BC正确,AC错误.
故选:BC
文章到此结束,如果本次分享的高中物理三种衰变方程式和α衰变和β衰变公式的问题解决了您的问题,那么我们由衷的感到高兴!
声明: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部分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立场或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作者:小黄同学,本文链接:https://www.vibaike.net/article/19148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