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关于野漆树根的功效与作用及药用价值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不过没关系,因为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野漆树根的功效与作用及药用价值的知识点,相信应该可以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和问题,如果碰巧可以解决您的问题,还望关注下本站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野漆树根作用与功效,有什么副作用?
【出处】《福建民间草药》
【拼音名】Yě Qī Shu Gēn
【来源】 为漆树科植物野漆树的根。
【原形态】植物形态详野漆树叶条。
【性味】《闽东本草》:性温,味涩。
【归经】《闽东本草》:入肝、肾、心三经。
【功能主治】
治气郁胸闷,胸肺受伤,咳血,吐血,腰痛。
【用法用量】内服:炖肉,0.5~1两。
【注意】《闽东本草》:孕妇和燥热体质不宜。
【附方】
1治气郁胸部,呼吸不舒:野漆树根五至八钱。和瘦猪肉二至三两炖服。(《福建民间草药》)
2治胸部打伤:野漆树鲜根五钱至一两。洗净切片,合鸡一只(去内脏尾足),水酒各半炖服。
3治胸肺内部破裂大量吐血:野漆树根一两许。煮猪夹心肉服。
4治梅毒:野漆树根四两(去粗皮),鸭蛋一个。水酒各半炖服,日一次。(2方以下出《闽东本草》)
【摘录】《*辞典》
林背子作用与功效,有什么副作用?
【出处】《贵州草药》
【拼音名】Lin Bei Zǐ
【别名】 野漆树根(《四川常用中草药》)。
【来源】 为漆树科植物木蜡树的根或根皮。全年可采。
【原形态】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可达10米。树皮灰褐色,初平滑后呈纵裂。单数羽状复叶,多聚生于枝顶;小叶9~15,对生,小叶片长椭圆状披针形,长5~10厘米,宽2~3厘米,先端长尖,基部稍不对称或楔形,全缘,两面平滑无毛。圆锥花序腋生,长约10厘米;花小,杂性,黄绿色;花萼5裂,裂片卵形;花瓣5,卵状椭圆形;雄蕊5;子房上位,1室。核果扁平而偏斜,中果皮有蜡质,内果皮坚硬,成熟时淡黄色。花期5~6月。果期10月。
【生境分布】生于山坡、山沟、灌木林中。分布西南、华南、华东及河北、河南等地。
【化学成份】树皮含鞣质21.35%。树汁含漆酚、漆酶;木材含非瑟素和黄颜木素。叶含野漆树甙,也含鞣质。果实含漆树酸、木蜡树素A和木蜡树素B。种子、壳、种仁含油分别为30.1%,56.36%,9.52%。种子还含蜡,内含廿二烷二酸和廿烷二酸。
【药理作用】
醇提取物在离体平滑肌器官上(如小肠、大肠、子宫、支气管),具有桔抗组织胺、5-羟色胺及乙酰胆碱的作用,与Antazoline(抗组织胺药)、麦角酸二乙胺(抗五羟色胺药)及阿托品之性质相似,唯强度较弱。临床上用治哮喘、咳嗽、下泻、腹痛等。
漆树酸的钠盐易溶于水。小量漆树酸能使蛙、兔心脏收缩增强、搏动增快、舒张充分,因而搏出量增加,但大量则抑制心脏;对传导系统有延缓作用,还能兴奋迷走神经末梢,使心跳变慢(作用短暂);对血管则为收缩(小量时使冠状动脉扩张);小量使动物血压上升,大量则降压,对呼吸中枢有兴奋作用。小量使瞳孔扩大,大量则使其缩小。对子宫有某种兴奋作用。大量能麻痹中枢神经系统,但不侵犯运动神经及横纹肌。漆树酸钠对家兔致死量为0.00667克/公斤,有轻度的蓄积作用。其漆引起的皮炎可用非那更加以防治。
【性味】
苦,寒。
1《贵州草药》:性平,味微酸涩。
2《四川常用中草药》:性寒,味苦,有小毒。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止血,治尿血,血崩,带下,疮癣。
1《贵州草药》:清热止血,利水通淋。治小便出血,崩,带。
2《四川常用中草药》:杀虫,解毒。治湿热疮毒,虫疮,癣癞。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外用:捣敷或研末凋敷。
【附方】
1治小便出血:林背子五钱。煨水冲苦竹水五钱服。(《贵州草药》)
2治崩、带:林背子一两。煨甜酒水服。(《贵州草药》)
【摘录】《*辞典》
木蜡树根作用与功效,有什么副作用?
【拼音名】Mu La Shu Gēn
【别名】 野漆树根。
【来源】
药材基源: 为漆树科植物木蜡树Toxicodendronsylvestris(Sieb.etZucc.)O.Kuntze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oxicodendron sylvestris(Sieb.etZucc.)O.Kuntze〔Rhussylve streSieb.et Zucc.〕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挖,洗净,切片,晒干。
【原形态】木蜡树 落叶乔木或小乔木,高达10m。幼枝和冬芽被黄褐色绒毛,树皮灰褐色。奇数羽状复叶互生,有小叶7-13,稀7对,叶轴和叶柄圆柱形,叶柄长4-8cm;小叶对生,具短柄或近无柄,卵状或卵状椭圆形或长圆形,长4-10cm,宽2-4cm,先端渐尖或急尖,基部不对称,圆形或阔楔形,全缘,上面有短柔毛或近无毛,下面密被黄色短柔毛;侧脉15-25对,两面突起,细脉在叶背略突。圆锥花序腋生,长8-15cm,密被锈色绒毛,总梗长1.5-3cm;花黄色,小,单性异株;花梗长1.5mm,被卷曲微柔毛;花萼及花瓣均5;雄蕊5,花丝线形,花药卵形;花盘无毛;子房球形,1室,花柱3。核果偏斜扁圆形,压扁,长大于宽,长约8mm,宽6-7mm,外果皮薄,具光泽,无毛,成熟时不裂,中果皮蜡质,果核坚硬。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40-2300m的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东、中南、西南及台湾等地。
【性味】苦;涩;温;有小毒
【功能主治】 祛瘀止痛止血。主治风湿腰痛;跌打损伤;刀伤出血;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捣烂敷;或浸酒涂擦。
【注意】孕妇及阴虚燥热者禁服。
【摘录】《中华本草》
漆树根能治病吗?
其实,漆树根入药以后能入肺经和肝经以及肾经,它的药用功效特别出色,能活血止痛也能止痛止血对人类的肺热肺燥,肺炎以及咳嗽带血还有吐血等症,都有明显治疗作用,另外它还能舒筋活血,活血化瘀,对人类的腰腿疼痛和风湿骨痛也有明显治疗作用。
1、治疗呼吸不畅
野漆树根能提高人类肺部呼吸功能,它对人类胸部胀痛和呼吸不通畅有明显治疗作用,在治疗的时候需要把这种中药100克与300克瘦猪肉搭配在一起,炖熟后食用,在炖煮以前应该先把瘦肉洗净后切成块状再把野漆树根切成段,两者一起入锅加清水炖熟就可以。
2、治疗体内瘀血
人们因外伤导致体内出现瘀血时,也可以用野漆树根来治疗,治疗时可以把野漆树根一两洗净以后切成片装与一只土鸡搭配在一起入锅,加适量清水和白酒炖煮,炖熟后吃鸡肉喝汤就能让体内瘀血散开,也能让瘀血引发的疼痛很快减轻。
中草药:野漆树叶的功效与作用
野漆树叶
(《福建民间草药》)
【来源】为漆树科植物野漆树的叶。
【植物形态】野漆树(《植物名实图考》),又名:染山红(《植物名实图考》),山漆、漆柴、毛叶漆。
落叶乔木,高可达10米。嫩枝和冬芽具棕黄色毛。单数羽状复叶,互生;小叶7~13,卵形或卵状椭圆形,长4~10厘米,宽2~3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偏斜,圆形以至阔楔形,全缘,上面疏生柔毛或近于光滑,下面有黄柔毛,侧脉18~25对显著;叶柄短,有毛。圆锥花序侧生;序梗密生棕黄色毛;花细小,黄色;雌雄异株或单性花与两性花共存;萼5裂;花瓣5;雄蕊5,在雌花中不完全;子房无柄,上位,1室,花柱3。核果偏斜而扁,宽大于高,横径约8毫米,淡棕黄色,光滑无毛。花期5~6月。果熟期9~10月。
生于山野。分布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台湾、江西、湖北、湖南、贵州、四川等地。
本植物的根(野漆树根)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化学成分】含野漆树甙。枝含非瑟素、黄颜木素。种子含脂肪油。
【药理作用】非瑟素有解痉作用,在小鼠小肠标本上,它对抗乙酰胆碱的致痉作用为罂粟碱的166%。
【性味】《福建民间草药》:\”辛,温,无毒。\”
【功用主治】治蛔虫病,创伤出血,胼胝。
《福建民间草药》:\”破血通经,消积杀虫。\”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3~5钱。外用:研末撒或捣敷。
【选方】①治蛔虫:野漆树叶三至五钱。酌加水煎,取半小碗,早晚饭前温服。(《福建民间草药》)
②治创伤出血:野漆树叶晒干研末敷掺。(《福建民间草药》)
③治胼胝:野漆树鲜叶-至二两。和桐油捣烂敷患处。(《闽东本草》)
提醒您:野漆树叶 此中草药来源于网络,使用前请遵医嘱。
好了,关于野漆树根的功效与作用及药用价值和野漆树根的功效与作用及药用价值的问题到这里结束啦,希望可以解决您的问题哈!
声明: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部分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立场或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作者:小黄同学,本文链接:https://www.vibaike.net/article/19125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