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铁们好,相信很多人对蛤蚧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蛤蚧以及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蛤蚧是什么动物?
蛤蚧是指大壁虎。
大壁虎:俗称蛤蚧(gé jiè)、又称仙蟾,台湾称为大守宫。体型较大,体长可达30厘米以上,头长大于尾长。背腹面略扁,头呈扁平三角形;皮肤粗糙,全身密生粒状细鳞。
体色有深灰色、灰蓝色、青黑色等,头、背部有深灰、蓝褐等颜色横条纹,全身散布灰白色、砖红色、紫灰色、橘黄色斑点,尾有白色环纹。吻鳞不接鼻孔。背部粒鳞间散布的疣鳞约12-14纵列。指、趾间微蹼。尾基每侧肛疣1个或2-3个,雄性肛前孔和股孔16-26个。
生活习性
大壁虎通常在3-11月份活动频繁,12月至翌年1月在岩石缝隙的深处冬眠。听力较强,但白天视力较差,怕强光刺激,瞳孔经常闭合成一条垂直的狭缝。夜间出来活动和觅食,瞳孔可以扩大4倍左右,视力增强,灵巧的舌还能伸出口外,偶尔舔掉眼睛表面上的灰尘。
它的动作敏捷,爬行的时候头部离开地面,身体后部随着四肢左右交互地扭动前进,脚底的吸附能力很强,能在墙壁上爬行自如。
蛤蚧是什么动物
蛤蚧是一种陆栖爬行动物,一般指大壁虎,又称仙蟾。体型较大,体长可达30厘米以上,头长大于尾长。背腹面略扁,头呈扁平三角形;皮肤粗糙,全身密生粒状细鳞;体色有深灰色、灰蓝色、青黑色等,头、背部有深灰、蓝褐等颜色横条纹,全身散布灰白色、砖红色、紫灰色、橘黄色斑点,尾有白色环纹。吻鳞不接鼻孔。
蛤蚧的栖息环境
栖息于山岩或荒野的岩石缝隙、石洞或树洞内,生活于树林、开阔地、山区、荒漠及房屋内。多夜间活动,主食昆虫。多为卵生,每次产2枚。主要分布于亚洲东南部和南部,在印度东北部到澳大利亚群岛也有发现。
蛤蚧为什么能在墙壁上爬行自如
原因其实是其趾端膨大的足垫,而是在足垫和脚趾下的鳞上密布着一排一排的成束的象绒毛一样微绒毛,如同一只只弯形的小钩,所以能够轻而易举地抓牢物体,可以在墙壁甚至玻璃上爬行,微绒毛顶端的腺体的分泌物也能增强它的吸附力。
蛤蚧怎么读
蛤蚧读:[gé jiè]。
大壁虎(学名:Gekko gecko):俗称蛤蚧(gé jiè)、又称仙蟾,台湾称为大守宫。体型较大,体长可达30厘米以上,头长大于尾长。背腹面略扁,头呈扁平三角形;皮肤粗糙,全身密生粒状细鳞;体色有深灰色、灰蓝色、青黑色等,头、背部有深灰、蓝褐等颜色横条纹,全身散布灰白色、砖红色。
蛤蚧造句:
1、眼下最吸引人的就是唇膏蛤蚧,大小仅够攀附于手指,双唇有深色条纹横贯,酷似妆容。
2、带着吸血鬼般弯弯牙齿的鱼、貌似涂了唇膏的`蛤蚧(壁虎)还有高达七米的食肉植物,听起来都像梦魇中的生灵,但他们都是真实存在的。
3、结论蛤蚧端脑前背侧室嵴各区及各层细胞形态大小有差异,这可能与各区各层的功能有关。
4、这些结果表明夜行性蛤蚧和昼行性中国石龙子在视觉系统中,其顶盖结构存在差异。
文章到此结束,如果本次分享的蛤蚧和的问题解决了您的问题,那么我们由衷的感到高兴!
声明: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部分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立场或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作者:小黄同学,本文链接:https://www.vibaike.net/article/19096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