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铁们好,相信很多人对玉竹麦冬的功效与作用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玉竹麦冬的功效与作用以及麦冬的副作用太大了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麦冬玉竹枸杞的功效和作用
麦冬玉竹和枸杞都是非常补血的中药,适合大部分女性,因为女性体阴,手脚易冰冷,及时地补充血气对女性而言是比较重要的。而且这三种中药都是“滋阴养血”的,下面就由我为大家介绍下麦冬玉竹枸杞的功效和作用,希望可以帮到大家哦。
麦冬玉竹枸杞的功效和作用
1、麦冬对于养阴清热治疗阴虚内热或热病病伤津、心烦口渴;润肺止咳 治疗燥热伤肺所致的咳嗽、痰稠、气逆具有非常好的疗效。
2、玉竹作为一味中药,主治养阴,润燥,除烦,止渴。治热病阴伤,咳嗽烦渴,虚劳发热,消谷易饥,小便频数。
3、枸杞的过失枸杞子具有非常好的养肝,滋肾,润肺。枸杞叶:补虚益精,清热明目的功效。
麦冬玉竹枸杞的做法
一、枸杞麦冬炒蛋丁
主料:瘦猪肉50克,鸡蛋300克,花生仁(生)30克;
辅料:枸杞子10克,麦门冬10克,
调料:盐2克,味精1克,豌豆淀粉3克,花生油30克
做法:
1.枸杞洗净,在沸水中略氽一下;
2.麦门冬洗净,于水中煮熟,剁成碎末;
3.花生米炒脆;
4.猪瘦肉切成丁;
5.鸡蛋打在碗中,加盐打匀隔水蒸熟,冷却后切成粒状备用;
6.将锅置旺火上,加花生油,把猪肉丁炒熟;
7.再倒入蛋粒、枸杞子、麦门冬碎末,炒匀;
8.加精盐,水淀粉勾芡,加味精调味,盛入盘中,铺撒脆花生米即可。
二、沙参麦冬煲老鸭
材料:净老鸭500g,瘦猪肉200g,玉竹,桂圆肉,陈皮各10g,沙参50g,麦冬20g,老姜1块
做法:
1、净老鸭和瘦猪肉分别切成3cm见方的块。玉竹、沙参、麦冬、桂圆肉、陈皮用冷水浸泡10分钟后取出。
2、老鸭和瘦猪肉放入汤煲中,加入足量的冷水大火烧至将开,调成小火,用汤勺撇去浮沫,放入老姜、玉竹、沙参、麦冬、桂圆肉和陈皮后加盖,用中火煲煮2小时,食用时调入盐即可。
三、玉竹参果猪肉汤
主料:瘦猪肉60克,玉竹15克,南沙参15克,白果(干)15克,麦门冬9克,甜杏仁9克,调料:盐2克,味精1克
做法:
1.将玉竹、沙参、麦门冬水煎,去渣;
2.药汁中加入白果、甜杏仁、猪肉炖熟;
3.加盐、味精调味服食。
枸杞怎么吃最补肾
1、炒菜、做粥的时候放一把。用枸杞泡水喝是最常见的,但枸杞中所含的维生素大多是水溶性的,遇热容易被破坏。推荐把干枸杞稍微泡一下,在炒菜、做粥时,或者是蒸包子、煮水饺时,放一点枸杞作配料就可以了。
2、像普通食物一样吃。吃枸杞比较好的方法就是像普通食物一样入粥饭、羹汤、菜肴里边,不仅滋补,而且不会上火。
3、打豆浆的时候放一些。很多人都拿枸杞泡水喝,仅仅是简单浸泡一下,枸杞中的维生素、胡萝卜素等很难完全被吸收。可选择在用豆浆机打豆浆的时候,放上一小把枸杞,这样就能充分利用枸杞所含的各种营养物质和微量元素了。
4、干嚼枸杞比煲汤更补肾。枸杞多糖是一种蛋白多糖,若用水煮加热提取,会使其变性而导致药效降低。因此,从食用方法上来说,直接嚼吃枸杞子对营养成分的吸收会更加充分,更有利于发挥其保健效果。一般,健康的成年人每天吃20克左右的枸杞比较合适。如果是干嚼枸杞,吃的数量就要减半了,否则容易滋补过度。
枸杞子一天吃多少为宜
一般来说,枸杞老少皆宜,但不可多吃。因为它毕竟是药物,一般来说,健康的成年人每天吃20克左右的枸杞比较合适;如果想起到治疗的效果,每天最好吃30克左右。最适合吃枸杞的是体质虚弱、抵抗力差的人,但一定要每天吃一点,长期坚持食用,才能见效。
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服用的。由于它温热身体的效果相当强,正在感冒发烧、身体有炎症、腹泻的人最好别吃。由于枸杞温热身体的效果相当强,患有高血压、性情太过急躁的人,或平日大量摄取肉类导致面泛红光的最好不要食用。另外,枸杞子含糖量较高,每100克含糖19.3克,糖尿病者要慎用,不宜过量。
四招辨别枸杞子真假
1、颜色。鲜枸杞子因产地不同而色泽有所不同,但颜色很柔和,有光泽,肉质饱满;而被染色的枸杞子多是往年的陈货,从感观上看肉质较差,无光泽,外表却很鲜亮诱人;染色的枸杞整个都是红色,连枸杞子蒂把处的小白点也是红色的,而正常枸杞尖端蒂处多为黄色或白色,用硫磺烘烤过的呈深褐色。
2、形状。宁夏枸杞和内蒙古枸杞都呈长圆形,但是宁夏枸杞泡水后会上浮,内蒙古枸杞会下沉,而新疆枸杞呈圆形,容易区分。用明矾泡过的枸杞对光照射时表面会有闪亮的晶点;“毒枸杞”摸起来黏糊点,天然枸杞则较干燥。
3、气味。对于被硫磺熏蒸过的枸杞,只需要抓一把用双手捂一阵之后,再放到鼻子底下闻,如果可闻到刺激的呛味,那么就可以肯定被硫磺熏蒸过。
玉竹北沙参麦冬的功效
玉竹北沙参麦冬喝了没有那么上火,那么玉竹北沙参麦冬的功效有哪些呢?
沙参具有很强的清肺作用,它可以补足我们身体内部所需要的气血,并且不会对我们身体产生什么副作用。麦冬在夏天这种炎热的季节中非常有用,因为天气原因,身体可能会很燥热,这时候麦冬可以帮助我们清新降火,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平复我们的心情,并且能够治疗我们的咳嗽。玉竹同样对我们的肺部很有好处,而且能抵抗一些炎症的发生,对我们的身体有很大的保护作用。所以玉竹麦冬北沙参主要作用就是能够调理我们的身体,并且补足气血,达到预防疾病的效果。
沙参搭配玉竹效果最好。玉竹搭配人参,平日用于养生、滋补,则有解忧除烦、平定心气的效果,最适宜工作压力大、个性紧张敏感者食用。
生活小常识:麦冬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
麦冬为百合科植物麦冬的块根,临床常用品有去心与不去心之分,去心之说最早见于陶弘景《名医别录》,谓麦冬如不去心可令人心烦。然后世医家反对者众多,如吴鞠通每用麦冬则注明不去心,谓麦冬有心可以心入心,直清心经之热。如欲用其入心清热,可用朱砂拌之,称为辰麦冬。
中药属性
1、性状。该品呈纺锤形,两端略尖,长1.5~3cm,直径0.3~0.6cm。表面黄白色或淡黄白,有细纵纹。质柔韧,断面黄白色,半透明,中柱细小。气微香,味甘、微苦。
2、性味与归经。甘、微苦,微寒。归心、肺、胃经。
3、功能与主治。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用于肺燥干咳,阴虚痨嗽,喉痹咽痛,津伤口渴,内热消渴,心烦失眠,肠燥便秘。
4、清养肺胃之阴多去心用,滋阴清心多连心用。
生活小常识:麦冬的功效
1.养阴清热治疗阴虚内热或热病病伤津、心烦口渴。
2.润肺止咳 治疗燥热伤肺所致的咳嗽、痰稠、气逆。
麦冬的用途
1、清心除烦。适于内热扰心之证。
①温病邪热入营,身热夜甚,烦躁不安。
②热伤气阴,心烦口渴,汗出体倦者。
③心阴不足,心烦不眠,舌红少苔者。
2、养阴润肺。主治阴虚肺燥,干咳、燥咳,劳热咳血等证。
3、益胃生津。善治胃阴不足,舌干口渴,纳呆不饥等证。此外,还可用治阴虚肠燥,大便秘结者。
麦冬的作用
麦冬甘、微苦、凉、滋阴生津、润肺止咳、清心除烦,麦冬主治热病伤津、心烦、口渴、咽干肺热、咳嗽、肺结核。
麦冬配元参,一清一滋,金水相生,养阴润肺,生津止渴,用治小儿阴伤咳嗽,不食,苔花剥者有效。
麦冬配五味子,酸甘化阴,守阴所以留阳,阳留汗自止。功能养阴敛汗,用治阴虚汗多,心悸,肺虚久咳,少痰或痰粘不爽等。
1、麦冬治燥伤肺胃阴分,或热或咳者:沙参15克,麦冬15克,玉竹10克,生甘草5克,冬桑叶7.5克,扁豆7.5克,花粉7.5克。水五杯,煮取二杯,日再服。
2、麦冬治热伤元气,肢体倦怠,气短懒言,口干作渴,汗出不止,脚欹眼黑,津枯液涸:人参25克,麦门冬(去心)15克,五味子10克(碎)。水煎,不拘时温服。
3、麦冬治吐血,衄血不止:生麦门冬汁五合,生刺蓟汁五合,
生地黄汁五合。相和,于锅中略暖过,每服一小盏,调伏龙肝末5克服之。
4、麦冬治燥伤胃阴:玉竹15克,麦冬15克,沙参10克,生甘草5克,水五杯,煮取二杯,分二次服。
5、麦冬治衄血不止:麦门冬、生地黄,每服50克,水煎。
6、麦冬治疟伤胃阴,不饥,不饱,不便,潮热,得食则烦热愈加,津液不复者:麦冬五钱(连心),火麻仁四钱,生白芍四钱,何首乌三钱,乌梅肉二钱,知母二钱。水八杯,煮取三杯,分三次温服。
7、麦冬治齿缝出血成条:人参八分,茯苓、麦冬各一钱。水煎温服。
8、麦冬治阳明温病,无上焦症,数日大便不通,当下之,若其人阴素虚,不可行承气者:元参一两,麦冬八钱,生地八钱。水八杯,煮取三杯,口干则与饮令尽,不便,再作服。
9、麦冬治骨蒸肺痿,四肢烦热,不能食,口干渴:麦门冬(去心,焙)、地骨皮各五两。上二味粗捣筛,每服五钱匕。先以水二盏,煎小麦一合,至一盏半,去麦入药,煎至一盏,去滓,分温二服,空腹食后各一。
10、麦冬治消渴,喉干不可忍,饮水不止,腹满急胀:麦门冬(去心,焙),乌梅(去核取肉,炒)各二两。上二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
水一叠,煎至半盏,去滓,食后温服,日三。
11、麦冬治肺痈涕唾涎沫,吐脓如粥:麦门冬(去心,焙)二两,桔梗(去芦头)五两,甘草(炙,锉)三分。上三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青蒿心叶十片,同煎至七分,去滓温服。稍轻者粥饮调下亦得。
12、麦冬治患热消渴:黄连一升(去毛),麦门冬五两(去心)。上二味,捣筛,以生地黄汁、栝楼根汁。牛乳各三合和,顿为丸如梧子,一服二十五丸,饮下,日再服,渐渐加至三十丸。
13、麦冬治虚热上攻,脾肺有热,咽喉生疮:麦门冬一两,黄连五钱。上为末,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前麦门冬汤下。
14、麦冬治火逆上气,咽喉不利:麦门冬七升,半夏一升,人参二两,甘草二两,粳米三合,大枣十二枚。上六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温服一升,日三夜一服。
用药禁忌
凡脾胃虚寒泄泻,胃有痰饮湿浊及暴感风寒咳嗽者均忌服麦冬。地黄、车前为之使。麦冬恶款冬、苦瓠。畏苦参、青囊。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20克;或6~12克入丸、散。清养肺胃之阴多去心用,滋阴清心多连心用。
注意事项
1、凡脾胃虚寒泄泻,胃有痰饮湿浊及暴感风寒咳嗽者均忌服。
①《本草经集注》:“地黄、车前为之使。恶款冬、苦瓠。畏苦参、青蘘。”
②《药性论》:“恶苦芺[音ǎo]。畏木耳。”
③《纲目》:“气弱胃寒者必不可饵。”
④《雷公炮制药性解》:“忌鲫鱼。”
⑤《本草经疏》:“虚寒泄泻、痘疮虚寒作泻、产后虚卓泄泻者,咸忌之。”
⑥《药性纂要》:“胃寒而多湿痰者勿用。”
⑦《本经逢原》:“风热暴咳,咸非所宜。麻疹咳嗽,下可误用。”
2、麦冬临床使用安全性好,动物亚急性毒性实验证明该药毒性很小。
3、有报导服用麦冬引起过敏表现为恶心、呕吐、心慌、烦躁、全身红斑、瘙痒。
4、麦冬性寒质润,滋阴润燥作用较好,适用于有阴虚内热、干咳津亏之象的病证,不宜用于脾虚运化失职引起的水湿、寒湿、痰浊及气虚明显的病证。临床将麦冬当作补品补益虚损应注意辨证,用之不当会生湿生痰,出现痰多口淡、胃口欠佳等不良反应。
温服一升,日三夜一服。
用药禁忌
凡脾胃虚寒泄泻,胃有痰饮湿浊及暴感风寒咳嗽者均忌服麦冬。地黄、车前为之使。麦冬恶款冬、苦瓠。畏苦参、青囊。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20克;或6~12克入丸、散。清养肺胃之阴多去心用,滋阴清心多连心用。
注意事项
1、凡脾胃虚寒泄泻,胃有痰饮湿浊及暴感风寒咳嗽者均忌服。
①《本草经集注》:“地黄、车前为之使。恶款冬、苦瓠。畏苦参、青蘘。”
②《药性论》:“恶苦芺[音ǎo]。畏木耳。”
③《纲目》:“气弱胃寒者必不可饵。”
④《雷公炮制药性解》:“忌鲫鱼。”
⑤《本草经疏》:“虚寒泄泻、痘疮虚寒作泻、产后虚卓泄泻者,咸忌之。”
⑥《药性纂要》:“胃寒而多湿痰者勿用。”
⑦《本经逢原》:“风热暴咳,咸非所宜。麻疹咳嗽,下可误用。”
2、麦冬临床使用安全性好,动物亚急性毒性实验证明该药毒性很小。
3、有报导服用麦冬引起过敏表现为恶心、呕吐、心慌、烦躁、全身红斑、瘙痒。
4、麦冬性寒质润,滋阴润燥作用较好,适用于有阴虚内热、干咳津亏之象的病证,不宜用于脾虚运化失职引起的水湿、寒湿、痰浊及气虚明显的病证。临床将麦冬当作补品补益虚损应注意辨证,用之不当会生湿生痰,出现痰多口淡、胃口欠佳等不良反应。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声明: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部分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立场或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作者:小黄同学,本文链接:https://www.vibaike.net/article/19068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