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分享和附子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的一些知识点,和与附子配伍禁忌的药物的问题解析,大家要是都明白,那么可以忽略,如果不太清楚的话可以看看本篇文章,相信很大概率可以解决您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生活小常识:附子的功效与作用
附子一药,始载于《本经》,因附于乌头(母根)而生长,故名附子。因此,一般都认为乌头为母根,附子为子根。下面就由生活小常识我为大家介绍下附子的功效和作用,希望可以帮到大家哦。
附子的功效和作用
散寒止痛
即能温中,又能温经。广泛的温里散寒。温中,用于胃寒,脾胃虚寒,也用于实证的寒邪过重,脘腹冷痛;温经,经脉受寒,出现的冷痛、头痛可用,还有类似于乌头的祛风湿的作用,对于风湿寒痹,尤其是兼阳虚的它祛风湿,散寒止痛,但祛风湿不如乌头。只要有寒无论虚实均可用。实证就是温里散寒止痛,虚症就是温补阳气。
用于痹痛
本品辛散温通,有较强的散寒止痛作用。以寒湿偏盛、周身骨节疼痛较甚者为适宜,可与桂枝、白术等同用,如甘草附子汤。
回阳救逆
用于亡阳证,症见冷汗自出,四肢逆冷,脉微欲绝。主要是肾和心的阳气绝。本品能上助心阳以通脉,
下补肾阳以益火,挽救散失的元阳,为“回阳救逆第一品药”。单用,力量不够,常与干姜、甘草同用,以加强回阳救逆之功效,即四逆汤(干草、生姜降毒,杀附子毒,又增强回阳救逆效果,附子回阳较干姜迟缓,所以有的书讲,干姜偏走,附子偏守)。临床往往兼阳气脱,若阳衰气脱,大汗淋漓、气促喘急者,这时仅回阳,对元气虚脱没有针对性,所以与大补元气的人参配伍,以回阳固脱,即参附汤。
补火助阳
补火,就是补命门之火,命门之火就是人体的元阳、肾阳。用于阳虚证。本品能温一身之阳,凡阳虚者如肾、脾、心诸脏及卫阳虚弱者均适用。若肾阳虚,肾阳不足,命门火衰,而见阳痿宫冷,畏寒身冷,腰膝冷痛,生长发育迟缓,早衰;肾不主水而水肿,小便清长,夜尿频多,遗尿者,每与肉桂、熟地、山茱萸等同用,如桂附八味丸。肾主生殖,生殖、性功能降低等;肾不纳气,呼吸急促,出多进少,虚喘;肾不温煦脾阳,脾肾阳虚,腹泻,久泻不止,脾肾阳虚,水气内停,见小便不利、肢体浮肿者,用之有助阳化气之功,
常与健脾利水药白术、茯苓等同用,如真武汤。心阳不足,而见心悸气短、胸痹心痛者,可与人参、桂枝等同用。卫阳虚自汗出者,可与黄芪、桂枝同用。但最有效有用的是改善不能温煦形体。还有脾阳虚,寒湿内盛的脘腹冷痛,大便溏泻,食欲不振,它脾肾双补,常与党参、白术、干姜同用,如附子理中汤。心阳虚,轻的自汗,心悸或胸痹疼痛,有寒象,也可用,和活血化瘀的或温心的肉桂、桂枝配伍,另外,卫阳不固,自汗不止,与黄芪一起用。
附子的禁忌
凡患阴虚阳盛,或真热假寒者,以及孕妇都应忌服。本品有毒,内服须经炮制。若内服过量,或炮制、煎煮方法不当,都可引起中毒。 生品外用,皮肤溃破者忌用。
以上就是我为您介绍附子的功效和作用,
希望能帮助到你哦!
附子的食用方法
附子具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逐风寒湿邪之功效。下面我就和你介绍下有关附子的食用方法,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附子的功效与作用
可止泻,消肿,祛风湿,回阳补火,散寒止痛;用于吐泻厥逆、肢冷脉微、心腹冷痛、冷痢、脚气水肿、风寒湿痹、阳痿、宫冷、虚寒吐泻、阴寒水肿、阳虚外感、阴疽疮疡等症。
附子主治
现代研究,附子能增强心肌收缩力,加快心率,增加心输出量,增加心肌耗氧量;附子有扩张血管,增加血流,改善血液循环作用;可强心抗休克;有显著的抗缓慢型心律失常作用;另外,附子正丁醇、乙醇及水提物均对氯仿所致小鼠室颤有预防作用;附子还有抗寒冷、提高耐缺氧的能力;煎剂对急性炎症模型也有明显抑制作用;附子可使阴虚证进一步恶化,使阳虚证得到改善;除上述作用外,附子还有增强免疫、抗血栓形成、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延缓衰老等作用。
附子禁忌
阴虚阳盛,真热假寒及孕妇均禁服。
恶蜈蚣。
畏防风、甘草、黄芪、人参、乌韭、大豆、绿豆、乌韭、童溲、犀角。
忌豉汁、稷米。
附子日常用法
日常用量:3~10g,久煎可减低毒性。或入丸,散。外用:研末调敷。
1、代茶饮
补骨脂10克,肉桂、附子、甘草各5克。水煎去渣。代茶饮用,常喝可治头疼。
2、煎服
附子10克,肉桂5克,先将肉桂、附子用清水煎煮。去渣取汁,打入一个鸡蛋,煮熟即可食用。
3、煮粥
附子5克,干姜2克,大米50克,葱白2根,先将附子和干姜研为细末,大米淘洗干净,葱白洗净切段。大米加适量清水,放入锅中煮粥。然后加入药末、葱白段、红糖煮至粥熟。
附子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附子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是什么
1、附子性大热,有毒,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的作用。可以治疗大汗或大吐或大泻导致的亡阳证,治疗寒邪入里导致的四肢厥冷、恶寒蜷卧以及吐泻腹痛等。
2、还可以治疗各脏阳气虚损,例如肾阳虚、脾阳虚、心阳虚等。除此之外还可以治疗风寒湿痹,周身关节疼痛等。煎汤内服用量在3g-15g之间,因为附子有毒,所以需要提前煎煮半小时到一小时。应注意孕妇以及阴虚阳亢患者忌用。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声明: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部分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立场或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作者:小黄同学,本文链接:https://www.vibaike.net/article/19048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