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铁们,大家好,今天由我来为大家分享白薇的茎和叶有药用价值吗,以及白薇是什么科植物的相关问题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搜藏下本站,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谢谢大家了哈,下面我们开始吧!
中草药:白薇的功效与作用
【中文名】白薇(《本经》)
【类别】根类
【异名】葞、春草(《尔雅,),芒草(《尔雅》郭璞注),白微(《本草经集注》),白幕、薇草、骨美(《别录》),龙胆白薇(《药材资料汇编》)。
【来源】为萝蘑科植物直立白薇或蔓生白薇的根。
【植物形态】①直立白薇,又名:三百根、牛角胆草、苦胆草、羊 *** 、山烟、百荡草、老龙角、羊角细辛、上天梯、大向砂、九根角、节节空、大百砂、双角果、婆婆针线包、底线补、山老瓜瓢。
多年生草本,高40~70厘米,植物体具白色乳汁。根茎短,簇生多数细长的条状根。茎直立,通常不分枝,密被灰白色短柔毛。叶对生;具短柄;叶片卵状椭圆形至广卵形,长约5~10厘米,宽约2.5~7厘米,先端短渐尖,基部圆形,全缘,上面绿色,被短柔毛,老时渐脱落,下面淡绿色。密被灰白色绒毛;叶脉在下面稍隆起。伞形花序腋生,小花梗短,下垂,密被细柔毛;花黑紫色,直径约1~1.5厘米;花萼5深裂,裂片披针形,外侧密被细柔毛;花冠5深裂,裂片卵状长圆形,先端钝,外侧疏生黄褐色细柔毛;副花冠5裂,裂片椭圆形,上部围绕于蕊柱顶端,与蕊柱几等长,下部与花丝基部相连;雄蕊5,上部与雌蕊合成蕊柱;雌蕊由2心皮组成,两心皮略连合,子房上位,花柱四周有短柔毛,柱头位于蕊柱下。蓇葖果角状,纺锤形,长5~8厘米,宽约1.5厘米。种子多数,卵圆形,有狭翼,先端有白色长绵毛。花期5~7月。果期8~10月。
生长于山坡或树林边缘。全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
②蔓生白薇,又名:白花牛皮消。
形态与直立白薇相似,惟茎上部为蔓生,被短柔毛,叶片卵形或椭圆形,花较小,直径约1厘米,初开时黄绿色,后渐变为黑紫色。
生于山地。分布辽宁、河北、河南、山东、山西、安徽等地。
【采集】早春、晚秋均可采收。以秋季采收为佳。采掘后,除去地上部分,洗净,晒干。
【药材】干燥根茎类圆柱形,略横向弯曲,呈结节状,长约1.5~6厘米,直径约0.5~2厘米;表面灰棕色至棕色;质坚脆,易折断,断面略平坦,类白色。根呈细长圆柱状,有时弯曲或卷曲,丛生于根茎上,形如马尾,长约10~20厘米,直径约1~2.5毫米,表面黄棕色,有细纵皱。质脆,易折断,折断时有粉飞出。断面略平坦,类白色至浅黄棕色,皮部发达,木部很小,仅占直径的1/3。气微弱,味苦。以根色黄棕、粗壮、条匀、断面白色实心者为佳。
主产山东、辽宁、安徽。此外,湖北、江苏、浙江、福建、甘肃、河北、陕西等地亦产。
【化学成分】直立白薇根含白薇素、挥发油、强心甙。
【炮制】拣净杂质,除去茎苗,洗净,稍浸,润透,切段,晒干。
①《雷公饱炙论》:\”凡采得白薇后,用糯米泔汁浸一宿,至明取出,去髭了,于槐砧上细锉,蒸,从巳至申,出用。\”
②《纲目》:\”酒洗用。\”
【性味】苦咸,寒。
①《本经》:\”味苦,平。\”
②《别录》:\”咸,大寒,无毒。\”
③《本草汇言》:\”味苦咸,气温,无毒。\”
④《本草备要》:\”苦咸,寒。\”
【归经】入肺、胃、肾经。
①《纲目》:\”阳明经。\”
②《雷公炮制药性解》:\”入心、肾二经。\”
③《本草新编》:\”入心、脾二经。\”
【功用主治】清热,凉血。治阴虚内热,风温灼热多眠,肺热咳血,温疟,瘅疟,产后虚烦血厥,热淋,血淋,风湿痛,瘰疬。
①《本经》:\”主暴中风,身热肢满,忽忽不知人,狂惑邪气,寒热酸疼,温疟洗洗,发作有时。\”
②《别录》:\”疗伤中淋露。下水气,利阴气,益精,久服利人。\”
③陶弘景:\”疗惊邪,风狂,庢病。\”
④《纲目》:\”治风温灼热多眠,及热淋,遗尿,金疮出血。\”
⑤《本草述》:\”主治患痰虚烦。\”
⑥《要药分剂》:\”清虚火,除血热。\”
⑦《现代实用中药》:\”治卒中患者之四肢浮肿,又用于急性热病中末期之灼热及衰弱病之消耗热,肺结核之骨蒸潮热等,有清凉性滋养之效;又用于小溲亦涩,肺热咳嗽等证。\”
⑧《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清肺热。治吐血及老年咳嗽。\”
⑨《南方主要有毒植物》:\”治肾炎、肺结核、尿路感染、水肿等。\”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5~3钱;或入丸、散。
【宜忌】①《本草经集注》:\”恶黄芪、大黄、大戟、干姜、干漆、大枣、山茱萸。\”
②《本草经疏》:\”凡伤寒及天行热病,或汗多亡阳过甚,或内虚不思食,食亦不消,或下后内虚,腹中觉冷,或因下过甚,泄泻不止,皆不可服。\”
③《本草从新》:\”血热相宜,血虚则忌。\”
【选方】①治体虚低烧,夜眠出汗:白薇、地骨皮各四钱,水煎服。(《河北中药手册》)
②治肺结核潮热:白薇三钱,葎草果实三钱,地骨皮四钱,水煎服。(南京《常用中草药》)
③治尿道感染:白薇五钱,车前草一两,水煎服。(南京《常用中草药》)
④治妇人乳中虚,烦乱呕逆:生竹茹二分,石膏二分,桂枝一分,甘草七分,白薇一分。上五味末之,枣肉和丸弹子大。以饮服一丸,日三夜二服。有热者倍白薇,烦喘者加柏实一分。(《金匮要略》竹皮大丸)
⑤治郁冒血厥,居常无苦,忽然如死,身不动,默默不知人,目闭不能开,口噤不能语,又或似有知,而恶闻人声,或但如眩冒,移时乃寤:白薇一两,当归一两,人参半两。上为散,每服五钱,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滓,温服。(《全生指迷方》白薇汤)
⑥治妇人遗尿,不知出时:白薇、芍药各一两。上二味,治下筛。酒服方寸匕,日三。(《千金方》)
⑦治火眼:白薇一两,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⑧治肺实鼻塞,不知香臭:百部二两,款冬花、贝母(去心)、白薇各一两。上为散,每服一钱,米饮调下。(《普济方》)
⑨治金疮血不止:白薇末贴之。(《儒门事亲》)
⑩治瘰疬:鲜白薇、鲜天冬各等分,捣绒敷患处。(《贵州草药》)
⑾治风湿关节痛:白薇、臭山羊、大鹅儿肠根各五钱,泡酒服。(《贵州草药》)
提醒您:白薇 此中草药来源于网络,使用前请遵医嘱。
白薇有什么作用?
白薇有清热凉血、解毒消肿、利尿通淋等功效作用,适宜人群:产后虚烦呕逆、小便淋沥、尿路感染者,禁忌人群:下后内虚、腹中觉冷、泄泻不止者。 1.清热凉血。白薇苦寒,善入血分,有清热凉血,益阴除热之功。若治热病后期,余邪未尽,夜热早凉,或阴虚发热,骨蒸潮热,常与地骨皮、知母、青蒿等同用;若治产后血虚发热,低热不退及昏厥等症,可与当归、人参、甘草同用,共收养血益阴、清热除蒸之效,如白薇汤。本品既能退虚热,又能清实热,与生地黄、玄参等清热凉血药同用,还可用治温邪入营,高热烦渴,神昏舌绛等。本品还可清泄肺热而透邪,清退虚热而益阴,故常与玉竹、豆豉、薄荷同用,治疗阴虚外感,发热咽干、口渴心烦等症,如加减葳蕤汤。 2.解毒消肿。白薇苦咸而寒,有清热凉血,解毒疗疮,消肿散结之效,内服、外敷均可。常与天花粉、赤芍、甘草等同用,治疗血热毒盛的疮痈肿毒、毒蛇咬伤,如白薇散(《证治准绳》),也可配其他清热解毒药同用;若治咽喉红肿疼痛,常与金银花、桔梗、山豆根同用。 3.利尿通淋。白薇既能清热凉血,又能利尿通淋,故可用于膀胱湿热,血淋涩痛,常与木通、滑石及石韦等清热利尿通淋药同用。
白薇有哪些药用价值?
白薇或蔓生白薇两种,为萝蘼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以根入药。白薇根含C21甾体甙,直立白薇甙A、B、C、D、F,还含白前甙元A和直立白薇新甙A、B、C、D;蔓生白薇根含C21甾体甙,蔓生白薇A、B、C、D、E,蔓生白薇新甙和白前甙H。
有清热、益阴、利尿通淋、解毒疗疮作用。主治温热病发热,身热斑疹,潮热骨蒸、肺热咳嗽、产后虚烦、血淋、热淋、咽喉肿痛、疮痛肿毒及毒咬伤等症。分布于黑龙江、辽宁、河北、陕西、山东、江苏、江西、福建、湖南、广东及西南等省、自治区。2~3年收获。
喜温暖湿润环境,能耐寒以向阳土层深厚富含腐殖质的砂质壤土栽培为宜。采用种子繁殖。
白薇的功效与作用(2)
……
治疗血.管性晕厥。
【 配伍应用 】
配白僵蚕:白薇苦咸性寒,入血分,凉血退热,透邪外出,并能凉肝安神;白僵蚕祛风解痉,清热止痛。二药合用,清热平肝、凉血安神、祛风止痛效强。
配地骨皮:地骨皮凉血除蒸,白薇清热凉血、利尿通淋。二药合用,益阴除热、凉血除蒸,治骨蒸潮热、血虚发热。
配竹叶竹叶清热除烦、生津利尿;白薇清热凉血、利尿通淋。二药合用,滋阴清热、利尿除淋,治阴虚血热、小便淋漓。
(三)白薇的性味归经
【性味】 苦咸,寒。
①《本经》:\”味苦,平。\”
②《别录》:\”咸,大寒,无毒。\”
③《本草汇言》:\”味苦咸,气温,无毒。\”
④《本草备要》:\”苦咸,寒。\”
【归经】 入肺、胃、肾经。
①《纲目》:\”阳明经。\”
②《雷公炮制药性解》:\”入心、肾二经。\”
③《本草新编》:\”入心、脾二经。\”
白薇附方
治体虚低烧,夜眠出汗:白薇、地骨皮各四钱,水煎服。(《河北中药手册》)
治肺结核潮热:白薇三钱,葎草果实三钱,地骨皮四钱,水煎服。(南京《常用中草药》)
治尿道感染:白薇五钱,车前草一两,水煎服。(南京《常用中草药》)
治妇人乳中虚,烦乱呕逆:生竹茹二分,石膏二分,桂枝一分,甘草七分,白薇一分。上五味末之,枣肉和丸弹子大。以饮服一丸,日三夜二服。有热者倍白薇,烦喘者加柏实一分。(《金匮要略》竹皮大丸)
治郁冒血厥,居常无苦,忽然如死,身不动,默默不知人,目闭不能开,口噤不能语,又或似有知,而恶闻人声,或但如眩冒,移时乃寤:白薇一两,当归一两,人参半两。上为散,每服五钱,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滓,温服。(《全生指迷方》白薇汤)
治妇人遗尿,不知出时:白薇、芍药各一两。上二味,治下筛。酒服方寸匕,日三。(《千金方》)
治火眼:白薇一两,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治肺实鼻塞,不知香臭:百部二两,款冬花、贝母(去心)、白薇各一两。上为散,每服一钱,米饮调下。(《普济方》)
治金疮血不止:白薇末贴之。(《儒门事亲》)
治瘰疬:鲜白薇、鲜天冬各等分,捣绒敷患处。(《贵州草药》)
治风湿关节痛:白薇、臭山羊、大鹅儿肠根各五钱,泡酒服。(《贵州草药》)
治伤寒二日不解者方:白薇十二铢,苦杏仁、川贝母各十八铢,麻黄一两八铢。上四味,治下筛。酒服方寸匕,自覆卧,汗出即愈。(《千金要方》白薇散)
治风惊恐,四肢牵掣,神志不宁,或发邪狂叫妄走,见鬼若癫痫状 白薇(焙干)、细辛(去苗叶)各一两半,龙齿(捣末)三两,苦杏仁(去皮尖双仁,炒)八十枚。上四味,粗捣筛。每服五钱匕,以水二盏,煮取八分,去滓温服, 空心午时夜卧各一。风热盛实,即入竹沥少许,搅匀服。(《圣济总录》)
治小便不禁 白薇一两,白蔹一两,白芍药一两。上件药捣细罗为散,每于食前以粥饮调下二钱。(《圣惠方》白薇散)
治妇人白带不止 白薇(拣)一两,赤芍药、海螵蛸(去甲)各半两。上三味,捣罗为末,炼醋一盏,熬成膏,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食前热水下,日再。(《圣济总录》白薇丸)
治漏睛脓出 白薇五钱,防风、蒺藜、石榴皮、羌活各三钱。上末,米粉糊丸,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白汤下。(《证治准绳·类方》)
治热淋,血淋:白薇、白芍等分。上为末。每服二钱,酒调下立效。或加槟榔。(《世医得效方》白薇散)
治虚热盗汗 白薇、地骨皮各12g,银柴胡、鳖甲各9g。水煎服。(《河北中草药》)
本药常用于以下传统方剂
白薇汤(《本事方》):白薇、人参、当归、甘草,治疗产后血虚发热晕厥,亦治一般虚热。②竹皮大丸(《金匮要略》):竹茹、石膏、桂枝、甘草、白薇,治疗妇人乳中虚,烦乱,呕逆,有热者,倍白薇。
验方(《普济方》):白薇、贝母、款冬花,治疗肺实鼻塞,不知香臭。
白薇的副作用
【 副作用 】
传统文献
《本草纲目》:无毒。
毒理试验
(1)LD50:直立和蔓生白薇的醇提物小鼠灌服的LD50分别为7.5g/kg和12.3g/kg;水提物腹腔注射的LD50分别为26.7g/kg和8.5g/kg。
(2)毒性反应:水提物小鼠灌服均无明显毒性,l20g/kg仍未引起小鼠毒性反应。
以上说明毒性很小,安全范围很大。
临床观察
无毒。在常规剂量内水煎服没有不适反应。长期服用或大剂量(30g以下)水煎服也没有明显副作用。
不良反应
白薇素有较强的强心作用,内服过量,已引起强心苷样中毒反应,中毒量为30—45g,可出现心悸、恶心、呕吐、头晕,头痛,腹泻、流涎等中毒症状,临床用药应予以注意。
【 剂量与用法 】
药典用量:4.5—9g。
临床常用剂量:6—12g。
大剂量:l5—30g。
内服:煎汤,1.5—3钱;或入丸、散。
【注意】
《本草经集注》:\”恶黄芪、大黄、大戟、干姜、干漆、大枣、山茱萸。\”
《本草经疏》:\”凡伤寒及天行热病,或汗多亡阳过甚,或内虚不思食,食亦不消,或下后内虚,腹中觉冷,或因下过甚,泄泻不止,皆不可服。\”
《本草从新》:\”血热相宜,血虚则忌。\”
识别真假白薇
在药材市场上,有以同科植物竹灵消的干燥根冒充白薇。使用时要注意鉴别。
真品白薇 干燥根茎呈圆柱形,略横向弯曲,呈结节状,长约1.5—5厘米,直径0.5—2厘米,表面颜色为灰棕色或棕色;质坚脆,易折断,断面略平坦,类白色。根呈细长圆柱形,有时弯曲或卷曲,丛生于根茎上,形如马尾,长约10—20厘米,直径约1—2.5毫米,表面黄棕色,有细纵皱;质脆,易折断,折断时有粉飞出,断面略平坦,类白色呈浅黄棕色,皮部发达,木质部很小,仅占直径的1/3;闻之气微,口尝味苦。
伪品竹灵消的干燥根 根虽也呈圆柱形,但根细长,表面为灰黄色或棕褐色;虽也质脆易断,断面木质部细小,但呈淡黄色,折断时无飞粉现象;闻之气微臭,口尝味淡略具辛辣味。
《本草纲目》云:“白薇,古人多用,后世罕能知之。按张仲景治妇人产中虚烦呕逆,安中益气……乃阳明经药也。”而伪品竹灵消虽为同科植物,且可入药,但与白薇功效不同,能补肾、健脾、化毒,而且《中国植物图谱》中将其收录为有毒植物,其毒性为全株有毒,根的毒性较强。经动物试验,对小鼠腹腔注射氯仿提取物600—1000毫克/公斤,出现行动迟缓、眼睑下垂、耳廓反射消失、瘫痪,4—24小时内相继死亡。故有毒的竹灵消根不能代替白薇药用,使用时要慎之又慎。
上一页全文完(共 15937 字)展开全部内容
白薇的药用价值
根及部分根茎供药用,有除虚烦、清热散肿、生肌止痛之效,可治产后虚烦呕逆,小便淋沥,肾炎,尿路感染,水肿,支气管炎和风湿性腰腿痛等。
性味:苦咸,寒。
①《本经》:味苦,平。
②《别录》:咸,大寒,无毒。
③《本草汇言》:味苦咸,气温,无毒。
④《本草备要》:苦咸,寒。
归经:入肺、胃、肾经。
①《纲目》:阳明经。
②《雷公炮制药性解》:入心、肾二经。
③《本草新编》:入心、脾二经。清热凉血,利尿通淋,解毒疗疮。用于温邪伤营发热,阴虚发热,骨蒸劳热,产后血虚发热,热淋,血淋,痈疽肿毒。刀伤。
用法用量:煎汤,7.5~15克;或入丸、散。
备注:一般用于清虚热者居多,常与青蒿、银柴胡等配伍同用;治肺热咳嗽,可与前胡、枇杷叶等同用。(《中国药典》) ①《本经》:主暴中风,身热肢满,忽忽不知人,狂惑邪气,寒热酸疼,温疟洗洗,发作有时。
②《别录》:疗伤中淋露。下水气,利阴气,益精,久服利人。
③陶弘景:疗惊邪,风狂,庢病。
④《纲目》:治风温灼热多眠,及热淋,遗尿,金疮出血。
⑤《本草述》:主治患痰虚烦。
⑥《要药分剂》:清虚火,除血热。
⑦《现代实用中药》:治卒中患者之四肢浮肿,又用于急性热病中末期之灼热及衰弱病之消耗热,肺结核之骨蒸潮热等,有清凉性滋养之效;又用于小溲亦涩,肺热咳嗽等证。
⑧《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清肺热。治吐血及老年咳嗽。
⑨《南方主要有毒植物》:治肾炎、肺结核、尿路感染、水肿等。
宜忌:
①《本草经集注》:恶黄芪、大黄、大戟、干姜、干漆、大枣、山茱萸。
②《本草经疏》:凡伤寒及天行热病,或汗多亡阳过甚,或内虚不思食,食亦不消,或下后内虚,腹中觉冷,或因下过甚,泄泻不止,皆不可服。
③《本草从新》:血热相宜,血虚则忌。
④ 不良反应:白薇甙能使心肌收缩力增强,强心功能较强,内服过量,可产生强心甙样中毒反应,中毒量一般为30~40克。临床使用切勿过量。
⑤ 血分无热、中寒便滑、阳气外越者慎服。 ⑴治体虚低烧,夜眠出汗:白薇、地骨皮各20克,水煎服。(《河北中药手册》)
⑵治肺结核潮热:白薇15克,葎草果实15克,地骨皮20克,水煎服。(南京《常用中草药》)
⑶治尿道感染:白薇25克,车前草50克,水煎服。(南京《常用中草药》)
⑷治妇人乳中虚,烦乱呕逆:生竹茹1克,石膏1克,桂枝0.5克,甘草3.5克,白薇0.5克。上五味末之,枣肉和丸弹子大。以饮服一丸,日三夜二服。有热者倍白薇,烦喘者加柏实一分。(《金匮要略》竹皮大丸)
⑸治郁冒血厥,居常无苦,忽然如死,身不动,默默不知人,目闭不能开,口噤不能语,又或似有知,而恶闻人声,或但如眩冒,移时乃寤:白薇50克,当归50克,人参25克。上为散,每服25克,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滓,温服。(《全生指迷方》白薇汤)
⑹治妇人遗尿,不知出时:白薇、芍药各50克。上二味,治下筛。酒服方寸匕,日三。(《千金方》)
⑺治火眼:白薇一两,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⑻治肺实鼻塞,不知香臭:百部100克,款冬花、贝母(去心)、白薇各50克。上为散,每服5克,米饮调下。(《普济方》)
⑼治金疮血不止:白薇为末,贴之。(《儒门事亲》)
⑽治瘰疬:鲜白薇、鲜天冬各等分,捣绒敷患处。(《贵州草药》)
⑾治风湿关节痛:白薇、臭山羊、大鹅儿肠根各25克,泡酒服。(《贵州草药》)白薇油能直接加强心肌收缩,同时有解毒、利尿作用。对心脏的作用白薇甙能使心肌收缩作用增强,心率变慢,可用于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抗菌作用本品还有对肺炎球菌有抑制作用。
治疗半身不遂:白薇15g,泽兰10g,穿山甲6g,水煎服。治疗3例,效果满意。(《广东中医》)
治疗血管抑制性晕厥:白薇30g,党参15g,当归15g,炙甘草6g,水煎服。治疗11例,治愈9例,全部有效。(《中西医结合杂志》)
不良反应:
白薇素有较强的强心作用,内服过量,已引起强心苷样中毒反应,中毒量为30~45g,可出现心悸、恶心、呕吐、头晕、头痛、腹泻、流涎等中毒症状,临床用药应予以注意。
药理评价
经验鉴别:以根粗长,色棕黄者佳。浸出物:照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热浸法,用稀乙醇作溶剂),药材不得少于19.0%。兼能利尿。 《药典》。【傈僳药】哪波莫:根用于阴虚潮热,低热不退,尿路感染《怒江药》。【侗药】让宾:根治咽喉炎,风湿关节炎《桂药编》。三百尚里。Samp begs sangp niv,尚义都尽(Sangpil dugs qemp):根主治代喉老(老年咳嗽),故喉久天(串串咳)《侗医学》。【壮药】三百根:功用同侗族《桂药编》。【苗药】妥江萨:根治跌打损伤,疼痛《滇药录》。根及根茎用于阴虚发热,血虚昏厥,小便涩痛《湘蓝考》。【水药】项白拟,婆婆针线包,老君须:根治毒蛇咬伤《水族药》。【阿昌药】革嗯啊,铺啊奴:治风湿性腰腿痛,肺结核,支气管炎《德宏药录》。【德昂药】娃波孔:功用同阿昌族《德宏药录》。【景颇药】Bvunmyo chi:功用同阿昌族《德宏药录》。【哈尼药】区希:根、叶治疗风湿性腰腿痛,肺结核低热,支气管炎《哈尼药》。【蒙药】根及根茎用于阴虚发热,肺热咳血,血虚昏厥,热淋,小便涩痛,风湿关节疼痛,瘰疬《蒙植药志》。敖-杜格莫宁:根及根茎用于阴虚潮热,热病后期低热不退,血虚昏厥,小便涩痛《蒙药》。
文章到此结束,如果本次分享的白薇的茎和叶有药用价值吗和白薇是什么科植物的问题解决了您的问题,那么我们由衷的感到高兴!
声明: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部分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立场或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作者:小黄同学,本文链接:https://www.vibaike.net/article/19043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