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辣蓼草的副作用与禁忌,以及辣蓼草泡茶喝功效对应的知识点,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红辣蓼作用与功效,有什么副作用?
【出处】出自《贵州民间方药集》。
【拼音名】Honɡ La Liǎo
【别名】 辣柳草、蓼子草、斑蕉草、青蓼、蝙蝠幅草、辣马蓼、辣椒草、软水蓼、旱辣寥
【来源】
药材基源: 为蓼科植物辣寥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olygonum hydropiper L.var.flaccidum(Meissn.)Steward[Polygonum flaccidu Meissn.]
采收和储藏:花期采收,鲜用或晾干。
【原形态】一年生草本,高60-90cm。全株散布腺点及短伏毛。茎直立,或下部伏地,通常紫色;节膨大。叶互生;有短柄;托叶鞘膜质,口缘生长刺毛;叶片披针形,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楔形,两面被粗毛,上面深绿色,有八字形的黑斑。总状花序穗状,顶生或腋生,花序梗细长,上部弯曲下垂,疏花;花被5深裂,裂片倒卵形,红色或白色,散布褐色点腺;雄蕊8;花柱3枚。瘦果三角形,外包宿存花被。花果期6-10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近水边阴湿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东、中南及台湾、云南等地。
【化学成份】辣蓼全草及根含挥发油,鞣质及黄酮类物质:水蓼素(Persicarin),水蓼素-7-甲醚(Persicarin-7-methyl ether),3』-甲基鼠李素(rhamnazi)及金丝桃甙(hyperin),又含蒽醌衍生物及蓼酸(polygonic acid)等[1]。
【药理作用】流浸膏及其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溶血性链球菌等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日本所产的马蓼Polygonum blumei Meissn.与犬蓼Persicaria longiseta有驱蛔作用。
【性味】辛;性温
【功能主治】 解毒;除湿;散瘀;止血。主治痢疾;泄泻;乳蛾;疟疾;风湿痹痛;跌打肿痛;崩漏;痈肿疔疮;瘰疬;毒蛇咬伤;湿疹;脚癣;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30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水洗、漱。
【各家论述】
1.《贵州民间方药集》:根:治痢疾。
2.《泉州本草》:清热解毒,止渴,利小便。治胃腹冷痛,中暑烦渴,小儿痢疾,蛇犬咬伤。3.《江西民间草药验方》:去风湿,通关窍,散瘀,解毒,杀虫,止血。
【摘录】《中华本草》
辣蓼有几种
辣蓼变种比较多,目前全世界大概分布有近40种。它属于一种一年生草本植物,株高为0.5-2.5米,茎生长较直立,并带有紫红色小斑点。辣蓼生长能力强,尤其是喜欢生长在湿润地方。全草可作为药用,具有祛风利湿,散瘀止痛,解毒消肿,杀虫止痒之功效。
一、辣蓼有40多种
辣蓼属于一种一年生草本植物,其变种比较多,全世界分布有近40多种。其株高为0.5-2.5米,茎生长直立性,带有紫红色小斑点,枝叶长4-8厘米,宽0.5-2.5厘米、叶柄长4-8毫米。每天7-8月开出白色小花。
二、生长习性
辣蓼对于水非常喜好,所以在湿润环境中生长比较茂盛。对于土壤要求比较高,喜欢比较肥沃土壤。辣蓼分布在我国各个地方,常常在一些河滩、水沟边、山谷湿地都能见到。
三、药用价值
辣蓼全草可入药,具有较高药用价值,例如叶可用于子宫出血月经过多症状。根茎能祛风利湿,散瘀止痛,解毒消肿,杀虫止痒之功效。其挥发油具有降低子宫和小肠平滑肌张力的作用。
四、食用禁忌
辣蓼虽然具有较高食用价值,但是需要注意是孕妇是不可食用的。经过长时间专家研究,若是在常规量进行水煎服则不会引起不良副作用。若是长期或大剂量服用也不会对人体产生任何影响,所以可以放心食用。
辣蓼草作用与功效,有什么副作用?
【出处】出自《江苏植物志》
【拼音名】La Liǎo Cǎo
【别名】 辣蓼、酸模叶蓼、旱苗蓼、苦蓼大马蓼、白辣蓼
【来源】
药材基源: 为蓼科植物柳叶蓼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olygonum lapathifolium L.var.Sali-cidolium Sibth.
采收和储藏:夏、秋间采收,晾干。
【原形态】一年生草本,高0.5-2.5m。茎直立,多分枝,表面有多数紫色斑点,被绵毛,节稍膨大。叶互生;有短柄或几无柄;托叶鞘膜质;叶片披针形,先端渐尖,基部楔形,全缘或微波状,上面深绿色,被疏绒毛,下面被灰白色绵毛。圆锥花序顶生或腋生;花小,绿白色或粉红色,密生;花被4-5裂,有脉,无腺点;雄蕊通常6枚;花柱2。瘦果卵圆形,扁平,两侧面中部微凹,褐黑色而光亮,包于宿存花被内。花期初夏,果期秋季。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近水草地、流水沟中,或阴湿处。
资源分布:我国南北各地均有分布。
【性状】
性状鉴别 茎直径约至6mm;表面有紫红色斑点。叶上面中央常有黑褐色新月形斑,无毛或被稀白色绵毛,下面密被白色绵毛,有腺点;托叶鞘无缘毛。圆锥花序,花密生;花被4裂,有腺点。气微,辛、辣。
以叶多、带花、味辛辣浓烈者为佳。
显微鉴别 粉末特征:1上表皮多列性非腺毛较多,长80-273μm;单细胞非腺毛较少,长约至1120μm,直径约7μm,基部常有一短细胞并生;腺毛较多,头部类圆形或椭圆形,4-15个细胞,直径27-36μm。2下表皮单细胞非腺毛众多,腺毛偶见。3叶肉细胞含草酸钙簇晶。
【药理作用】
1.抑菌作用 辣蓼(品种未鉴定)煎剂20-60%对各种痢疾杆菌于试管内均有抑制作用。
2.外用 新鲜或干燥辣蓼全草的流浸膏或煎剂涂于皮肤,能预防小白鼠感染血吸虫尾蚴。
【性味】辛;性温
【功能主治】 解毒;健脾;化湿;活血;截疟。主治疮疡肿痛;暑湿腹泻;肠炎痢疾;小儿疳积;跌打伤疼;疟疾。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20g。
【附方】治痢疾:辣蓼一把。晒乾,浓煎温服。(性味以下出《江苏药材志》)
【摘录】《中华本草》
牛耳枫,辣蓼,猫可以吃吗
不能。大剂量的辣木天蓼和牛耳枫会导致猫咪出现上瘾的情况,猫咪不能吃辣木天蓼和牛耳枫,啃食木天蓼过多,对肝脏造成负担。牛耳枫辣蓼具有祛风除湿以及解毒消肿的功效,但是也会出现恶心呕吐以及食欲不佳的副作用。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声明: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部分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立场或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作者:小黄同学,本文链接:https://www.vibaike.net/article/19038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