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有很多朋友不理解东宫第几集恢复记忆,今天小编就跟大家来详细讲解下东宫第几集恢复记忆的相关信息,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下面一起来具体看看吧。
《东宫》第49集:半落梅花婉娩香,只与离人照断肠(3)
就在很多很多平民忙着拾太平金钱,很多很多平民对皇帝顶礼膜拜,高喊“圣上万岁”的时候,顾剑牵着小枫,慢慢地走向了承天门,他们想要回西州去了。顾剑当然会慢慢地拉着小枫往前走,因为他不想引起守门侍卫的注意力,只想装作是普通来观灯的平民那样,想要出城回家去。
终于,小枫距离李承鄞足够近了,在那么多各式各样的人中,李承鄞立刻发现了小枫的踪影,他仿佛不可置信一样,丢掉了他向来保持的身为太子的矜傲和气度——先是大吃一惊,又一把抓住了自己面前的栏杆,身体前倾,瞪大了眼睛定睛一瞧,确认了那真的是正要穿过承天门离开自己的小枫,最后,他什么也顾不上了,立刻慌慌张张地跑去了皇帝面前,要求关城门。李承鄞跑走的时候,赵良娣还一脸惊诧,因为她根本没发现混在人群中的太子妃。
这里是一个标准的对应梗,对应当初小枫浴佛节时,大闹朱雀门,也是所有人都没看出那是太子妃(皇帝、皇后、赵良娣是在听见小枫的声音以后,才确定小枫的身份的),只有李承鄞立刻认出了那是他的心上人。于是,他立刻下令,让裴照下去,帮小枫处置那群敢对自己的挚爱不利的歹人。
皇帝还在往下撒太平金钱,太子着急忙慌地跑了过来,行礼道,“父皇!父皇!儿臣发现太子妃了!儿臣恳求父皇关城门,抓刺客!”说完,李承鄞就一脸急迫地瞧了正想要穿越承天门的小枫一眼,又一脸期待地瞧着皇帝,就等着皇帝下令了。
这里出现了细节,李承鄞为了劝服皇帝关闭城门,明言说,小枫是跟刺客在一起,他对皇帝强调,关闭城门不是为了带回小枫,而是为了抓捕当初曾经敢行刺、挟持皇帝的刺客,这也便意味着,此时的李承鄞,已经不管顾剑会不会落入皇帝手中,不管鸣玉坊刺客案会不会在皇帝露馅儿,不管自己作为整件事的幕后黑手,会不会被皇帝废掉、甚至被赐死这些不可收拾的后果了。此时李承鄞的心中,就只有一件事,就是要把自己被挖掉的心肝抢回来,其他的,以后再说。这样的李承鄞,谁还敢说他爱美人更爱江山呢?
皇帝早就确定了,鸣玉坊刺客案是太子的杰作,他是在构陷高相,他甚至有杀父弑君的嫌疑,但是皇帝就没打算追究太子,所以,皇帝听到刺客二字,丝毫不放在心上,他淡淡道,“今日是上元佳节,这样做会引起老百姓的恐慌。”言下之意,就是他打算放过刺客,也放过曾经设计自己的太子了——根本没必要为了一个刺客,搞得民心大乱,这也不利于他皇权的稳固。
太子是什么也顾不上了,他一把抓住了皇帝的胳膊,哀求道,“父皇,如果现在不关城门,刺客就会带太子妃逃走,到时候再抓,无异于大海捞针哪!”太子终于说出了自己最最担心的事,他怕太子妃会就此消失,让他余生再也见不着自己的心上人了。
相对于自己权力的稳定,皇帝哪里顾得上什么太子妃就此消失?!对皇帝而言,太子妃只是安抚边疆的一个筹码,当初,他还任由宣德王毒死小枫,以坐稳自己的皇帝位,他怎么可能在自己的皇位与小枫之间,选择小枫呢?哪怕小枫是太子的心上人,他也不会答应。所以,皇帝一把甩开了太子死死抓住自己胳膊的手,表明了自己的坚决态度——我就是不关城门,免得民心大乱。
在皇帝甩开了自己的手以后,李承鄞是一脸的惊诧,他发现了自己作为太子在皇帝面前的弱势,这种无力感逼得李承鄞再也顾不上伪装自己了,他露出了他想要扳倒皇帝的本心,所以,他在皇帝面前露出了一种他当初猎杀白眼狼王时才有的变态神情。不过,李承鄞最最在乎的,当然是小枫,他又立刻往下瞧了一眼,他知道,若他不做点什么,小枫只怕真的就和顾剑私奔了。
皇帝有点发怒了,高贵妃惴惴不安地侍立在一旁,她什么也不敢说。刚刚李承鄞在提及太子妃的时候,曾经反复提及刺客,也让高贵妃以为,太子就是为了抓住刺客才这么着急,她还是没发现,太子是为了可能会消失的太子妃忧心如焚。
李承鄞立刻攥住了自己的拳头,下定了决心——皇帝不准关闭城门,我也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小枫就这么穿过承天门,在我眼前消失,此时的李承鄞处于为了挚爱彻底失智的状态,他想要冲到城门下去,拦住想要带走自己挚爱的顾剑。太子的这个举动,出乎了在场所有人的预料,包括皇帝。
与此同时,小枫眼睛里含着泪,又一脸坚毅地瞧着这大开的城门,她是真的被李承鄞伤透了心,也真的下定了决心,从此以后要离开李承鄞了。穿过这扇大开的城门,就是她开启自己新生活的开端。
处于彻底失智状态中的李承鄞,一个人急火火地跑过了下城门最快的小路,然后,他突然停下了脚步,因为他看到了一箱一箱专供上元灯节燃放的爆竹堆在那里,这些爆竹让李承鄞的理智恢复了,他突然想到了一个大大提高自己抢回小枫概率的办法——他要在承天门放火,对平民大开杀戒。
李承鄞为什么要在承天门放火呢?1.只要他烧了承天门,就可以得到名正言顺关闭城门的借口,顾剑就不可能趁着今晚是上元佳节,九门洞开,带着小枫私奔。
2.只要他烧了承天门,今天晚上,御街上那么多花灯,整条街都会熊熊燃烧起来,这会直接导致无数平民妻离子散、家破人亡这个结果,也便满足了皇帝的要求——避免民心大乱。因为皇帝也好,太子也好,相对于平民的性命,更加看重于民心不乱,既然如此,我便直接烧死他们,他们死伤无数,又不明就里,也不可能调查事情的原委,只要皇帝不追究此事,这件事一定会不了了之。
3.只要平民面对会烧死自己的大火,他们怕丢掉性命,一定会仓皇逃窜,那么整条御街就会彻底失控,局面越乱,对我越有利,因为我有羽林军,而顾剑只有他自己,他再武功高强,也只有他自己——李承鄞这是用无数的平民伤亡,来增加他在面对武功盖世的顾剑时,硬抢过小枫的几率。
4.李承鄞不相信守在承天门下的柴牧能制止顾剑,一是因为顾剑武功高强,柴牧不见得拦得住,二是因为柴牧待顾剑如子,他极有可能临阵放水,刻意成全顾剑的幸福。或者是,此时的李承鄞已经癫狂了,他忘记了承天门下还有柴牧,他只相信他自己手中的强权。
当然,恢复理智的李承鄞也明白,他这么做是冒了极大风险的。1.此时的李承鄞,已经被皇帝怀疑杀父弑君了,若皇帝真的想废掉他,他完全可以掀出自己曾经在承天门纵火这件事,说自己丧心病狂,得到名正言顺废掉自己、甚至赐死自己的借口,但是,李承鄞为了抢回小枫,已经不顾一切,授人以柄这种事他也做得出。
2.纵火后小枫的安全,这也是李承鄞不得不考虑的一个因素。但是李承鄞其实并不那么担心,因为小枫要不然在顾剑身边,要不然被我抢回来,不管是顾剑,还是我,都会保证小枫的安全,她就在城楼下,与我近在咫尺,这么短短的一段时间,她的安全应该不会出大问题——她是我的心上人啊!我怎么可能任由她和那群像蝼蚁一般的平民一样,被活活烧死呢?(事实也果真如此,小枫只是恢复了记忆,身体无恙。)
李承鄞纵火的这个举动,是顾小五的灵魂在李承鄞身上持续消失的一个重要标志,因为当初,李承鄞就是为了解救被丹蚩掳走的豊朝平民,才非要屠灭丹蚩的,既然这一正义行为,从此刻开始完全消解,天神便及时制止了忘川夫妇的二世情缘,它立刻让小枫恢复了记忆。
李承鄞如何纵火的过程,编剧留白了,摄影导演只是给了御街上喷火的杂耍艺人一个镜头,暗示是李承鄞放了火。若让我来补全,那便是,现在是晚上,李承鄞可以很容易地得到火烛,而承天门上堆了很多很多专供今晚燃放的烟花爆竹,此时烟花还盛放于漆黑的夜空,那便意味着,承天门上有专门燃放烟花爆竹的地方,李承鄞只要去这里,放一把火,然后整个承天门都会浓烟滚滚地烧起来。李承鄞在放火的同时,立刻派戍守承天门的侍卫,冲到城楼下传令,立刻关闭承天门。
李承鄞放火以后,整个承天门立刻浓烟滚滚,这吓了正在穿越承天门的小枫他们一跳,不由自主地停下了脚步,毕竟这件事实在太古怪了。
李承鄞在派人去承天门下传令,关闭城门以后,他立刻冲到了承天门的至高处,回到皇帝的身边,以向皇帝示警。皇帝也惊呆了,他见到浓烟滚滚,暂时没有想明白这是怎么一回事。
不过,见到自己的太子冲过来,让自己和高贵妃赶紧离开,皇帝一下子就懂了,这火是太子放的,为的就是关闭城门,把他珍爱的太子妃抢回来。皇帝向来娇惯李承鄞,相对于皇家颜面(承天门是皇室、皇权的象征),相对于无数的平民伤亡,皇帝更想成全太子想要抢回太子妃的刻骨心愿,所以,他什么也没说,他任由太子放了这把火,自己拂袖而去,过后,也没有为此事说过太子一句。
此处出现细节,那就是高贵妃对承天门失火的态度,高贵妃已经有身孕了,但是她见到失火,第一个反应不是自己的安全,而是向皇帝示警,这代表了高贵妃对皇帝的真心,见到皇帝走了,高贵妃也面色平定,跟着皇帝快步走了。
李承鄞只想甩掉自己在承天门放火,有杀父弑君的嫌疑而已,所以,在向皇帝示警以后,李承鄞再也顾不上任何人,他从另一条专供大臣们登楼的通道上冲了下去,他想要冲到顾剑那里,把小枫硬抢回来。所以,此时的瑟瑟十分可悲,因为李承鄞就没管过她的死活。时恩和裴照见到太子往下跑,也赶忙追着太子跑了下去。
顾剑终于反应过来了,一旦承天门失火,城门就要关了,所以,他想赶紧拉着小枫冲出城门,可惜的是,李承鄞派来报信的兵甲及时传递了消息,在太子还没有下来的时候,他们就遵从太子的命令,把城门关上了,小枫是别想逃出李承鄞的手掌心了。
李承鄞不顾一切地往下冲,被李承鄞丝毫不管她的死活的瑟瑟,也追着太子的脚步,冲到了承天门下。慌乱无比的瑟瑟终于拉住了太子的衣袖,苦苦哀求道,“殿下!跟我回宫去吧!”
此时的李承鄞,已经到了遇神杀神、遇佛弑佛的程度,他见到他不屑一顾的瑟瑟竟然来拉扯自己,阻挠自己把小枫抢回来的计划,再也顾不上做戏,他狂怒道,“放手!”
瑟瑟的眼睛里蓄满了泪,她又苦苦哀求道,“不要过去!”此时的瑟瑟,已经毫无办法,她只能乞求太子不要搭理太子妃,只能乞求太子妃不要回来,这样她才能和自己的心上人好好地在一起;此时的瑟瑟,也处于当初李承鄞为了小枫,彻底失智的状态下了——她明明知道,这把火就是太子放的,为的就是带回太子妃,但是她还是不顾一切去哀求太子,不要离她而去。
太子对瑟瑟的态度,正如皇帝对太子的态度,不,太子对瑟瑟更加残酷,急红了眼的太子,使出了自己全部的力气,一把把对自己那么真心、又那么柔弱的瑟瑟甩了出去,他连瑟瑟的性命都不顾惜,更不会在乎瑟瑟会不会受伤,瑟瑟就这么被太子甩到了城墙上,又栽倒在了地上。她只能无力地在后头狂喊道,“殿下!”眼睁睁地瞧着太子头也不回地狂奔而去,只有瑟瑟的婢女锦儿冲了过来,她慌乱无比,连“良娣”也不叫了,叫了一声“小姐”,想把瑟瑟搀扶起来,想带自家小姐离开这烈火熊熊的是非之地,回东宫去。(瑟瑟啊瑟瑟,好端端的,非得去爱一个李承鄞,何必呢?!)
这里出现了细节,瑟瑟因为慌乱地从承天门上跑下来,她的头饰都快散了,被太子甩出去以后,被太子勉强簪上去的花胜,立刻落到了地上,原本对称的、只有太子妃能享有的发式也不再保有,编剧借此暗示,瑟瑟绝对不会和太子“夫妻恩爱长久”,她会被太子逼疯。
瑟瑟对自己受太子粗暴地对待的态度也值得说一说,要知道,瑟瑟都被太子毫不留情地甩出去了,她也该明白,太子对她有几分感情了吧?但是,一方面,瑟瑟并没有为此事向太子哭闹,她认定了太子无论如何残酷地对待她,作为后宫中的女人,都是她必须承受的,和当初太子为了保护小枫,扇了小枫一个耳光,小枫立刻花了更大的力气还回去形成鲜明对比;另一方面,瑟瑟还是在自欺欺人,她还是认定,太子对她很讲情义,他只是在太子妃和自己之间选择了太子妃而已,瑟瑟对李承鄞的爱,已经执迷到了选择性失明的程度。
太子跑了以后,裴照赶忙喝令戒备的羽林郎,赶紧跟着太子过去,因为裴照知道,太子纵火,就是为了增加太子在独自面对顾剑时的胜算,他当然要喝令羽林郎赶紧跟着太子过去。同时,此时的裴照也是慌乱无比,因为他的心上人正在面对陷入火场的险情,不再平安了——他怎么可能不心急如焚呢?可怜的瑟瑟,就这么只有侍女陪着,没有得到一个人的保护,孤孤单单地回到了东宫。
城门关了以后,顾剑只能拉着小枫尽可能地远离承天门,他不想让小枫重新落入李承鄞的手中。因为整条御街都熊熊燃烧了起来,无数平民按照李承鄞设计的那样,仓皇逃窜,小枫先是与阿渡失散,又因为花胜掉在了地上,顾剑去捡,与顾剑失散。
这一情节也是有象征意义的,这花胜,小枫并不看重,因为她不知道上元灯节丈夫要为妻子簪花的中原人的传统,也并不把顾剑当作是自己的夫君。可是顾剑却十分看重,他拾起了这花胜,又在小枫被抢回东宫以后,一直把这花胜带在身上,想要有一天再亲手给小枫戴上。可是偏偏是因为这花胜,顾剑与小枫失散了,编剧暗示,顾剑觊觎着本来就不属于他的爱情,顾剑哄骗并不爱他的小枫与他在一起,是不可能有任何善果的。
在太子早就已经冲下承天门,冲向小枫那里以后,皇帝终于步履匆匆地从专属豊朝皇室所登的通道上走下了承天门。侍从皇帝的所有人都无比地慌乱,因为整个承天门已经熊熊烧了起来,他们在担心皇帝的安危,可是皇帝还是保持着“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气度,他只是快步走下了这承天门而已,脚步纹丝不乱。
这里再次出现细节。1.皇帝并没有管已经怀有身孕的高贵妃的死活,高贵妃是个不会武功的女人,她跟着快步走的皇帝下城楼,自然是有点吃力,不得不小跑着跟着皇帝,最后随着皇帝上了马车。试想,要是皇帝带着明月来登城楼,他会不管明月的死活吗?他一定会紧紧地拉着明月,先让明月上马车的。此时高贵妃的可悲之处,和赵良娣是一样的,她们只是皇帝与太子平衡前朝的棋子而已。
2.皇帝和太子的马车是在一处的,但是此时,只有皇帝和高贵妃坐上马车走掉了,太子的马车没有没有动过,这说明,早就被甩出去的瑟瑟,并未登车回东宫,她还在期期艾艾地处于心碎地状态,承天门烈焰熊熊,她都顾不上了。
小枫和顾剑,和阿渡都失散了,她被仓皇逃窜的路人攘倒在了地上,然后,小枫突然发现了一个满脸是血、被人丢弃的小女孩,无力地坐在地上哭泣。小枫心地那么淳善,她立刻爬了起来,跑过去把这个小孩抱在了怀里,她想要保护这个小孩的性命,想要帮这个小孩找到她的家人。
这里再次出现了细节,这个小女孩为什么会孤零零地一个人在这里?编剧实际上是借着这个小女孩,来向观众暗示,在李承鄞点起来的这场熊熊大火中,到底有多少平民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如果这个小孩子的家人没有被烧死,她会孤零零地一个人坐在地上吗?天神就是为了惩罚对平民大开杀戒的李承鄞,才让小枫恢复了记忆。
小枫的这个举动,也暗示了小枫与李承鄞,早已成为了三观不合的恋人,因为他们一个纵火,一个救人,和当初在丹蚩,面对被俘虏的豊朝平民不得不做奴隶时,忘川夫妇暗暗相合的心态,完全不同了。
此处出现构景上的细节,在这个小女孩背后,即将跌倒撞到小枫、让小枫恢复记忆的木架子上,有一句谶诗,“挽弓当挽强”,编剧借此暗示了后面的情节。
1.从字面含义来看,“挽弓当挽强”,应该是在照应当初顾小五用铁达尔王给他的铁弓,以五珠连环箭的绝佳箭术,射下一百只蝙蝠,得到了与小枫名正言顺的婚约的情节。编剧暗示,小枫即将与真正的顾小五重逢,也很快恢复记忆。
2.“挽弓当挽强”这一句,出自杜甫的名作《前出塞》。全诗为,“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 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所以,编剧在这里的讥讽意味是很浓的,那就是,李承鄞虽然有荡平西域的军事实力,也很有军事谋略(“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但是因为他只懂得用无数的杀戮来满足自己对小枫的占有欲,反而让自己失去了自己唯一看重的挚爱,不得已做到了“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的结局。
东宫五皇子什么时候恢复记忆
《东宫》里顾小五就是李承鄞,李承鄞恢复记忆是第51集。李承鄞眼睁睁看着小枫跌落城墙下,看着小枫飘落的瞬间,李承鄞想到那个跳入忘川的小枫,李承鄞头痛欲裂,瞬间记忆全部回归脑海。
东宫小枫第几集恢复记忆怎么恢复的 小枫跳了几次忘川
电视剧《东宫》中,小枫和李承鄞的爱情真的太虐心,不少网友调侃李承鄞,想谈恋爱吗,是灭族的那种!因为小枫跳过忘川,所以她和李承鄞的过往她忘记了,《东宫》中小枫第几集恢复记忆?小枫是怎么恢复记忆的?其实,小枫恢复记忆,多亏了顾剑,其实顾剑知道小枫嫁给李承鄞之后并不幸福,所以他想要带小枫走,唯一的方法就是帮助小枫恢复记忆。
李承鄞是那种比较腹黑狠厉的人,为了自己的事业,他不惜利用喜欢的人,他化名顾小五接近小枫,小枫还傻傻的爱上了灭她族的仇人,因为受不了这样的变故,最终小枫跳下忘川,后来恢复记忆后,小枫还是受不了这样的结果,于是选择自杀,所以小枫是跳了一次忘川。
小枫恢复记忆是顾剑帮的忙,顾剑扮成刺客假装刺杀小枫,后来还把小枫扔进了湖里,小枫不会水,因为这样的刺激,小枫记起了顾小五的名字。据悉,小枫开始恢复记忆是在第44集中,这时候她已经知道小五的存在,所以离她恢复记忆也不远了。
在原著中,真正刺激小枫想起过去的记忆是因为顾剑的死。剧中李承鄞真的是很狠的男人,他知道顾剑想要带走小枫,还以为顾剑就是小枫口中的顾小五,他不顾和顾剑之间的亲情,于是就设计杀害了顾剑。
小枫因为顾剑的死受到了刺激,最终想起了一切,她就算是再喜欢李承鄞,她也不会为了爱情接受李承鄞的,小枫最后跳城墙自杀,小枫的尸体被她哥哥带走,最终李承鄞什么都没有得到。
不少网友调侃,李承鄞这是活该,不过虽然李承鄞很狠,但不可否认的是他是真的喜欢小枫,但是像小枫这样的女孩子,不会为了爱情而忘记家仇国恨,所以两个人注定是悲剧。
《东宫》第几集恢复记忆?
第47集。
皇帝跟贵妃在城楼上宣读圣旨,洒下银钱与民同乐。赵瑟瑟这次穿了太子妃才能够穿的宫服,站在李承鄞的旁边,两个人一起向楼下的百姓撒钱。
小枫意外恢复记忆,看着站在城楼上的李承鄞和赵瑟瑟出神,两个人似乎才是最登对的。她内心大受打击,狼狈地想让顾剑带着自己离开这里。在转身离开的时候被李承鄞看见,李承鄞害怕失去小枫,立马下令关闭城门。
人物介绍:
1、李承鄞
豊朝五皇子,文武兼修,才貌双全。为平定边境,以茶商顾小五身份与小枫结识。原本心思单纯、对权利没有野心,却因发现生母屈死真相,从此踏上纷争之路。
2、曲小枫
西州九公主,敢爱敢恨、性格鲜明,因和亲来到中原,平日里小枫总与李承鄞发生争吵,直到刺客夜袭东宫,李承鄞为保护她而身受重伤,小枫才发现对方已经在不知不觉中走进自己的心。
ok,今天小编就跟大家介绍到这边,想了解更多关于东宫第几集恢复记忆的信息别忘了收藏本站哦,易本百科欢迎大家再次大驾光临!
声明: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部分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立场或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作者:小黄同学,本文链接:https://www.vibaike.net/article/18967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