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有很多朋友不理解前南斯拉夫,今天小编就跟大家来详细讲解下前南斯拉夫的相关信息,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下面一起来具体看看吧。
前南斯拉夫的历史和现状
历史
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1963年-1992年),历史上的国名,位于巴尔干半岛,1992年解体,分别成立了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现改名为塞尔维亚和黑山共和国)、克罗地亚共和国、斯洛文尼亚共和国、马其顿共和国和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纳共和国。
1945年,南斯拉夫从纳粹德国手中获得解放,宣布成立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狄托任主席。二战后,南斯拉夫实行了国有化和土地改革,开始社会主义建设。由于南斯拉夫和苏联一向关系不和,加上狄托不甘受制于苏联,1948年,南和苏联关系破裂,南斯拉夫共产党被开除出苏联领导的共产党情报局。1949年,情报局公开斥责南斯拉夫“已完全蜕化为法西斯主义并投人了世界帝国主义阵营”。赫鲁晓夫掌握苏联政权后,南苏关系开始改善,并恢复外交关系。以后,南苏关系一直在处于低度水平,南也并没有加入苏联领导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国际经济组织经济互助委员会和军事组织华沙条约组织。1963年南修改宪法,改国号为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前南奉行独立自主的不结盟外交政策,狄托是不结盟运动的发起者。他反对大国垄断国际事务,反对战争,维护和平,为南斯拉夫赢得了国际尊重。1974年,再次修改宪法,宣布实行“联合劳动”和“代表团制议会”,1980年,狄托逝世后,联邦实行集体领导,各共和国日趋松散,民族矛盾加剧。1991年,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的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纳和马其顿四个共和国相继宣布独立。1992年4月27日,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议会通过新宪法,宣布塞尔维亚和黑山两个共和国联合成立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正式解体。
现状
国名: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
(The Federal Republic of Yugoslavia)
国庆日:4月27日(1992年)
建军节:6月16日(1876年)
国旗:呈横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2∶1。旗面自上而下由蓝、白、红三个平行且相等的横长方形相连构成,蓝、白、红三色是斯拉夫人喜爱的颜色。蓝、白、红三色旗由来已久。早在1804年南斯拉夫的塞尔维亚地区人民高举三色旗发动反对土耳其的起义;1918年建立“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王国”,1929年改称南斯拉夫王国,均使用三色旗为国旗。1945年成立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1963年改称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在国旗上增添了镶黄边的红五角星。1991年,原南斯拉夫的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马其顿相继独立。1992年塞尔维亚和黑山联合成立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新国旗上取消了五角星图案。
国徽:为盾徽。红色盾面上绘有一展翅的双头雄鹰,鹰胸前有一红色小盾。
国歌:“嗨,斯拉夫人”
国石:珊瑚
自然地理:位于欧洲巴尔干半岛的中北部,西与克罗地亚、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接壤,北部和东北部同匈牙利和罗马尼亚为邻,东部与保加利亚交界,南邻马其顿和阿尔巴尼亚,南部部分地区濒临亚得里亚海,领土面积102173平方公里。海岸线长200公里。气候主要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和地中海式气候。
人口:1054.4万(1995年)。南斯拉夫是多民族国家、主要有塞尔维亚族(62.6%)、阿尔巴尼亚族(16.5%)、黑山族(5%)、匈牙利族(3.3%)和穆斯林族(3.2%)等。官方语方为塞尔维亚语。主要宗教是东正教。
首都:贝尔格莱德(Belgrade)。
简史:公元6-7世纪,部分斯拉夫人越过喀尔巴阡山移居巴尔干半岛。9世纪起,开始形成塞尔维亚、杜克里亚(后称泽塔,即现在的黑山共和国地区)等国家。14世纪,塞尔维亚曾是巴尔干强盛的国家之一。15世纪土耳其奥斯曼帝国征服塞尔维亚,吞并马其顿、波斯尼亚-黑塞哥罗维那以及黑山部分领土,统治达500年。1878年,柏林会议承认塞尔维亚和黑山独立。1882年和1910年,塞尔维亚和黑山相继成为王国。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奥匈帝国被击败。1918年12月1日,南部斯拉夫一些民族联合成立“塞尔维亚-克 罗地区-斯洛文尼亚王国”,1929年改称南斯拉夫王国,塞尔维亚和黑山成为其中一部分。1941年被德、意法西斯占领。1945年5月15日全国解放,同年11月29日,塞尔维亚和黑山与其他南部斯拉夫民族联合成立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1963年4月改宪法,易名为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1991年6月25日斯洛文尼亚和克罗地亚两个共和国脱离南斯拉夫联邦宣布独立。1991年10月15日,波黑宣布为主权国。1991年11月20日,马其顿宣布独立。1992年2月12日,塞尔维亚和黑山两共和国领导人举行最高级会议,决定组成新的国家。1992年4月27日,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宪法正式通过,塞尔维亚和黑山两共和国联合正式成立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
政治:1992年4月通过的《宪法宣言》表示,南联盟共和国将继续继承原南斯拉夫国家、国际法和政治主体性,愿履行原南斯拉夫所有的国际义务;主张和平解决南危机,没有领土野心,愿同原南各共和国发展各方面合作;主张民族平等,尊重民族和公民的权力;将继续维护不结盟运动的宗旨,同各国开展平等合作。南是建立在公民平等和各共和国平等基础上的主权联盟国家,联盟总统和总理不能来自同一个共和国。
外交:奉行独立自主和不结盟政策。
与中国关系:1955年1月2日,南斯拉夫与中国建交。
以前的南斯拉夫,现在改名叫什么?
1992年南斯拉夫解体,分裂为南斯拉夫联盟、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北马其顿和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南斯拉夫联盟在2003年重定新宪法改名为塞尔维亚和黑山。
2006年黑山独立,塞尔维亚失去出海口变成内陆国,2008年科索沃宣布独立,但未被塞尔维亚承认。
瓦解原因
1980年铁托逝世,南斯拉夫开始走下坡路,国内各民族之间的冲突不断加剧。在1991年前苏联解体之后,各民族开始各自争取自治和独立。
南斯拉夫各共和国由于政治背景、宗教信仰、文化传统和经济发展上的差异致使各成员国深层次矛盾很尖锐。在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后,各民族开始各自争取自治和独立。
1991年-1992年,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波黑(波斯尼亚和赫塞哥维那)、马其顿相继宣布独立,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1992年宣告解体。原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的塞尔维亚和黑山两个共和国于1992年4月27日宣布成立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
继1999年的科索沃战争之后,塞尔维亚的科索沃自治省由联合国科索沃临时行政当局特派团实际管辖。虽然从法理上依然是南斯拉夫的一部分,并得到欧盟和美国外交担保,不支持科索沃独立,不会分裂南斯拉夫,但是实际上脱离了南斯拉夫以及塞尔维亚的管辖。
科索沃在2008年宣布独立,并立即得到欧盟和美国外交承认。
2003年2月4日,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议会两院分别以多数票表决通过《塞尔维亚和黑山宪章》,从而标志著塞尔维亚和黑山这一共和国联盟正式宣告成立,南斯拉夫联盟从此不复存在。
2006年3月,前总统米洛舍维奇在海牙国际战争罪行法庭接受审判时,在囚禁室突然逝世。
2006年5月21日,黑山就是否维持目前的单一国家,还是分裂为两个独立的国家举行公民投票,独派以55.4%的微弱优势决定终止与塞尔维亚的联邦关系。6月3日,黑山议会正式宣布独立,6月5日塞尔维亚国会亦宣布独立并且成为塞黑联邦的法定继承国。
2008年2月17日阿尔巴尼亚裔主导的科索沃也正式由塞尔维亚独立,此举动标志了南斯拉夫联盟的完全解体。
总括而言,当铁托于1980年死后,南斯拉夫内各种族问题逐渐深化。而南斯拉夫分裂其实亦缘于其他因素,财富分布不均和民族主义复兴,各民族只着重自己权益,而塞尔维亚中央政府又无力控制,南斯拉夫内战因而爆发,最终导致解体。
扩展资料:
国家象征
南斯拉夫国旗:蓝、白、红是斯拉夫人喜爱的颜色。三色旗曾是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联合王国的国旗。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增加一枚黄边红五角星,象征人民自由解放。1992年成立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后,重新启用三色旗。
国徽为盾徽。盾中绘有一双头展翅雄鹰,鹰胸前有一红色盾牌。象征着神圣与光荣。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南斯拉夫
前南斯拉夫分为几个国家
前南斯拉夫分成七个国家,分别为:马其顿、塞尔维亚、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黑山。
前南斯拉夫分成七个国家,马其顿、塞尔维亚、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黑山等六个受联合国承认的国家,以及只得到部分国家承认的科索沃。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由马其顿社会主义共和国、塞尔维亚社会主义共和国、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社会主义共和国、克罗地亚社会主义共和国。
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由马其顿社会主义共和国、塞尔维亚社会主义共和国、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社会主义共和国、克罗地亚社会主义共和国、斯洛文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黑山社会主义共和国6个社会主义共和国所组成的共和国,首都为贝尔格莱德。
该国奉行联邦制,由南斯拉夫共产主义者联盟一党专政。由于该国承袭有着“第一南斯拉夫”之称的南斯拉夫王国,故此另有别名“第二南斯拉夫”。1945年,约瑟普·布罗兹·铁托领导下的南斯拉夫共产党建立起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1963年4月改宪法,易名为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
1991年6月25日斯洛文尼亚和克罗地亚两个共和国脱离南斯拉夫联邦宣布独立。1991年10月15日,波黑宣布为主权国。1991年11月20日,北马其顿宣布独立。1992年2月12日,塞尔维亚和黑山两共和国领导人举行最高级会议,决定组成新的国家。1992年4月27日,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宪法正式通过,塞尔维亚和黑山两共和国联合正式成立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Federal Republic of Yugoslavia)。
前南斯拉夫民族:
南斯拉夫民族中有着“穆斯林人”和“南斯拉夫人”两种特殊的民族,在联邦立国初期并未有“穆斯林人”的类别,也没有“波斯尼亚人”这样的称呼,“波斯尼亚”仅作国籍而非民族,这些人仅能自称塞尔维亚人或克罗地亚人,他们到了1963年才有了新的称呼:“穆斯林民族单位”。
而到了1973年时才有了“穆斯林人”此一称呼,同时国家也才承认其为第六个主体民族,而波黑共和国脱离了南联邦后,穆斯林人才被改称“波斯尼亚人”,为非信仰回教的波斯尼亚人所接受。南斯拉夫人则为南国内自称属南斯拉夫,而非任何单一民族的群众,或可说是对国家的认同超越种族意识的群体。
与亚历山大国王提出的“超民族”群体概念颇为相似,而与铁托“兄弟情与统一”政治口号,要求各民族平等、行动一致的理念有所区别,铁托此一口号也使那些自认为南斯拉夫人的群众感到失望。1970年代初,全国只有约2%的人登记为南斯拉夫人,在铁托的葬礼刚结束的1981年,自称为南斯拉夫人的人数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共1,216,463人,为当时总人口数的5%。
南斯拉夫自1918年成立后过了70多年,尽管人口上升了约70%,除了二次大战造成德意志人、犹太人、匈牙利人人数下降、阿尔巴尼亚人增加较多外,其整体民族构成并未有什么变化。南斯拉夫六个共和国与其两个自治省民族多样性甚大。
除了塞尔维亚、斯洛文尼亚(1948年时,全国有98%的斯国人居住于斯国,而到了1981年则有90%)和黑山(全国70%的黑山人居住于黑山共和国内)属于民族单一之共和国外,其余共和国国内皆有相当数量的少数民族,约有40%(850万人)塞尔维亚人居住在塞国外(主要为克国和波斯尼亚)。
另有克罗地亚20%的人口居住在克国外(主要为波斯尼亚和伏伊伏丁那)。克罗地亚国内有着12%的塞尔维亚少数民族。北马其顿里有大量的土耳其人、弗拉赫人和人数急剧增加的阿尔巴尼亚人。科索沃则主要为阿尔巴尼亚人、塞尔维亚人、黑山人和穆斯林人。另外波黑与伏伊伏丁那的民族多样性最为复杂。
前者有着塞尔维亚人(31%)、穆斯林人(44%)和克罗地亚人(17%),三者皆不具独霸的地位,而后者则有塞尔维亚人(51%)、匈牙利人、克罗地亚人、罗马尼亚人和卢森尼亚人等等。
以前南斯拉夫是现在哪个国家?
以前南斯拉夫现在分裂为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波黑、黑山等多个国家。
ok,今天小编就跟大家介绍到这边,想了解更多关于前南斯拉夫的信息别忘了收藏本站哦,易本百科欢迎大家再次大驾光临!
声明: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部分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立场或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作者:小黄同学,本文链接:https://www.vibaike.net/article/18959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