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夜和午夜有什么区别(子夜是指现在的什么时间午夜)

相信有很多朋友不理解子夜和午夜有什么区别,今天小编就跟大家来详细讲解下子夜和午夜有什么区别的相关信息,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下面一起来具体看看吧。子夜和午夜的区别?子夜是天亮前最黑的时候午夜是晚上12点午夜子夜分别指几点?午夜是零点,子夜

相信有很多朋友不理解子夜午夜有什么区别,今天小编就跟大家来详细讲解下子夜和午夜有什么区别的相关信息,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下面一起来具体看看吧。

子夜和午夜有什么区别(子夜是指现在的什么时间午夜)

子夜和午夜的区别?

子夜是天亮前最黑的时候

午夜是晚上12点

午夜子夜分别指几点?

午夜是零点,子夜是两点,就是生宵中子丑寅卯,表示时间,1比2的关系.

一般来说,午夜即是子夜,是指23点到1点之间

是指23点到1点之间

子时是23:00到次日1:00之间的时间,不过子夜一般范围会广一些

子夜和午夜分别是什么时候?

子夜:北京时间23时至01时,午时:北京时间11时至13时。

【子时】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北京时间23时至01时)。

【丑时】鸡鸣,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北京时间01时至03时)。

【寅时】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时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北京时间03时至05时)。

【卯时】日出,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指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北京时间05时至07时)。

【辰时】食时,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北京时间07时至09时)。

【巳时】隅中,又名日禺等:临近中午的时候称为隅中。(北京时间09 时至11时)。

【午时】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北京时间11时至13时)。

【未时】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阳偏西为日跌。(北京时间13时至15时)。

【申时】哺时,又名日铺、夕食等:(北京时间15时至17时)。

【酉时】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北京时间17时至19时)。

【戌时】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时太阳已经落山,天将黑未黑。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北京时间19时至21时)。

【亥时】人定,又名定昏等:此时夜色已深,人们也已经停止活动,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静。(北京时间21时至23时)。

扩展资料:

在中国古代,人们用“铜壶滴漏”的方法计时,把一昼夜分为十二时辰,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对应于今天的二十四小时。

半夜十一点到一点的时间为子时,一点到三点为丑时,三点到五点为寅时,其余的以此类推。古代的一个时辰相当于今天的两个小时,所以,当钟表刚刚传入中国时,就有人把一个时辰叫做“大时”,新时间的一个钟点叫做“小时”。以后,随着钟表的普及,“大时”一词也就消失了,而“小时”却沿用至今。

刻也就是古代用漏壶计时。漏壶分播水壶和受水壶两部。播水壶分二至四层,均有小孔,可滴水,最后流入受水壶,受水壶里有立箭,箭上刻分100刻,箭随蓄水逐渐上升,露出刻数,以显示时间。而一昼夜24小时为100刻,即相当于现在的1440分钟。可见每刻相当于现在的14.4分钟。所以“午时三刻”相当于现在的中午11时 43.2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时辰

子夜和午夜有什么区别?

子夜指的是23点到次日1点,午夜指0点。

子夜的“子”,是干支体系里的“子”,具体是指子时(即23点至次日1点)。

而午夜的“午”,并不是干支体系里的“午”。干支的午,指年月日时、马、南方等等等等……但午夜的“午”取的显然不是这些意思。

由古文:

《仪礼·大射》:疏数容弓,若丹,若墨,度尺而午。 是说行射礼的时候,在地上用红线黑线画个叉,就叫“午”,也就是纵横相交的意思。

后来《玉篇·午部》给的解释很直接:午,交也。大概引申义是指正中、中间。

所以上半天的中间叫上午,一天的中间叫中午,下半天的中间叫下午,夜里的中间就叫午夜。

扩展资料

古代劳动人民把一昼夜划分成十二个时段,每一个时段叫一个时辰。十二时辰既可以指一天,也可以指任何一个时辰。

十二时辰是古代中国劳动人民根据一日间太阳出没的自然规律、天色的变化以及自己日常的生产活动、生活习惯而归纳总结、独创于世的。

十二时辰制。西周时就已使用。汉代命名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又用十二地支来表示,以夜半二十三点至一点为子时,一至三点为丑时,三至五点为寅时,依次递推。

十二时的第一个时辰,就叫“夜半”。人们最早把“夜半”作为时间名词来使用的例子,见于《左传·哀公十六年》:“醉而送之,夜半而遣之。”

十二时辰相当于24小时,每个时辰等于2小时。

ok,今天小编就跟大家介绍到这边,想了解更多关于子夜和午夜有什么区别的信息别忘了收藏本站哦,易本百科欢迎大家再次大驾光临!

声明: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部分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立场或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作者:小黄同学,本文链接:https://www.vibaike.net/article/1881864.html

(0)
小黄同学小黄同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