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为什么要包粽子来历

端午节包粽子有两个来源,一是为了驱逐蛟龙,二是为了纪念屈原

端午节为什么要包粽子来历

一、驱逐蛟龙

《初学记》中有这样的记载:汉代建武年间,长沙农夫晚间梦见一人,自称是三闾大夫(屈原的官名),对他说:“你们祭祀的东西,都被江中的蛟龙偷去了,以后可用艾叶包住,用五色丝线捆好,蛟龙最怕这两样东西,这样就不用担心再被蛟龙破坏了!”于是,人们便以“菰叶裹黍”,做成“角黍”。

端午节为什么要包粽子来历

二、纪念屈原

传说在公元前340年,爱国诗人、楚国大夫屈原,面临亡国之痛,于五月五日,悲愤地怀抱大石投汩罗江,为了不使鱼虾损伤他的躯体,楚国人民纷纷用竹筒装米投入江中。后来,为了表示对屈原的崇敬和怀念,每到端午,人们便用竹筒装米,投江祭奠。发展到现代社会,人们会用洗干净的竹叶裹糯米蒸熟食用。

声明: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部分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立场或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作者:5852550@qq.com,本文链接:https://www.vibaike.net/article/1755423.html

(0)
5852550@qq.com5852550@qq.com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