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犼指犼,是中国明清神话传说中神兽。据史料和流传于民间的少量传说证实,它的出现晚于大部分神兽、凶兽乃至瑞兽,最早出现是一种似犬的野兽,后直到明清时期才成型的怪物。
犼是古书上说的一种似狗而吃人的北方野兽,最早记载于《尔雅》,在清代笔记小说《续子不语》中被记载为是僵尸的顶点。
天安门城楼前的华表上的两只面南而坐的石犼,叫做“望帝归”。据说它们是专门注视皇帝的外巡,如果皇帝久游不归,它们就会呼唤皇帝速回,料理政事。相反,在城楼后的两只石犼,则面北而坐,叫做“望帝出”,他们主要是监视皇帝在宫中的行为,皇帝如果深居宫闱,不理朝政,它们便会催请皇帝出宫,明察下情。因此,在当时,犼被说成一种很有灵性的动物。
声明: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部分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立场或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作者:7994545@qq.com,本文链接:https://www.vibaike.net/article/16664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