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重阳节的来历是九月九日黄帝去世之日。在《汲郡家竹书》中说:“黄帝既仙去,其臣有左彻者,削木为黄帝之像,帅诸侯朝奉之。故司空张茂先撰《博物志》亦云:黄帝仙去,其臣思恋阁极,或刻木立像而朝之,或取其衣冠而葬之,或立庙而四时祀之。”从而可见黄帝逝世后,以左彻为代表的群臣对他十分怀念、尊崇,多有祭祀之举。从汉宣帝开始,就把九月九作为民间祭祖之日。祭祀黄帝分为公祭和民祭两种。公祭是清明节举行,而民祭则在重阳节举行。
一年便有春秋两次祭祀。这也是重阳节祭祀先祖习俗的重要源头,也被认为是重阳节的来历缘由。
重阳节的民间传说
关于重阳节的来历,还联系着一个富于神话色彩的民间传说,吴均《续齐谐记》记载:“汝南桓景随费长房游学累年。长房谓之日:‘九月九日汝家当有灾厄,宜急去,令家人各做绛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饮菊花酒,此祸可消。’景如言,举家登高,夕还,见鸡犬牛羊,一时暴死。
长房闻之日:‘此可代也。”说的是东汉时代,汝南、汝河一带(今河南上蔡西南)瘟魔为害,疫病流行。有一个叫桓景的人,拜易学大师费长房为师,学消灾救人的法术。
一天,费长房告诉桓景说,九月九日,瘟魔又要害人,你快回去搭救父老乡亲。告诉他们九日离家登高,把茱萸装入红布袋,扎在胳膊上,喝菊花酒,就能战胜瘟魔。桓景回家,遍告乡亲。九月九日那天,汝河汹涌澎湃,云雾弥漫,瘟魔来到山前。但因菊花酒刺鼻,茱萸香刺心,难于接近。桓景挥剑斩魔于山下。傍晚,人们返回家园,见家中“鸡犬牛羊,一时暴死”,而人们因出门登高而幸免于难。自此,重阳登高避灾流传至今。这个传说把重阳节的来历解释为:九月九日外出登高,是为了躲避灾难,以后相沿成习,成了重阳节。
重阳风俗
古人在九月九日这一天,都要头插茱萸,手携菊花酒,登山游玩–这就是重阳登高的风俗。
重阳插茱萸之风,在唐朝已很普遍。人们以为重阳这一天,插莱萸可以避难消灾。朱放在《九日与杨凝崔淑期登江上山》一诗中云:“那得更将头上发,学他年少插茱萸?”至于储光羲《登戏马台作》中所云:“天开神武树元勋,九日茱萸飨六军。”更把茱萸当作犒赏了。
今天,我们当然不会相信重阳节登高可以避难的迷信说法。但是,古人“登高”、“饮菊洒”、“插茱萸”还是有一定的道理。重阳节正是天高气爽的季节,山上野生的果实、药材也都成熟了,人们登高远眺,流连美景,确实很有乐趣。古人在这时集野饮宴,犹如现在的野餐,也是别有风趣的。登山还真是一项很有益处的体育运动呢I用菊花泡成的洒,虽不能延年益寿,但可用来明日,治头昏,降血压等。茱萸固无避邪的神威,却有驱杀蚊虫的功效;入药,可以治遗精、腹痛、吐泻、便泌,消化不良等症。如放在身上,还可以避免蚊虫的叮咬。
旧时重阳节有吃重阳糕的习惯,糕上还插一小纸旗,这也许是用“吃糕”代替“登高”,用小纸旗代替茱萸吧!
据《西京杂记》载:汉高祖的宠妃戚夫人有一侍儿名贾佩兰,在宫中时,每逢“九月九日”,便“佩茱萸,食蓬饵,饮菊华(花)酒”。茱萸又名为“越椒”、“艾子”,是一种药用植物,味香烈,有驱虫、除湿、逐风邪、治寒热、利五脏、延年益寿的作用,所以,故人每逢重阳人人佩戴。农历九月,正是菊花盛开的季节,人们应时赏菊,酿制菊花酒,也是应景的饮料,同时也为了延年益寿,利用菊花的药用效果。
据载汉魏时代无论宗室贵族,还是达官商贾,对菊花酒无不喜欢。
重阳节登高习俗也始于西汉,这里还有一个富于浪漫色彩的传说呢。据说东汉时有一个有名的道士叫费长房,他带了一个徒弟叫桓景。一天,费长房忽然告诉桓景说,九月九日这天,你家将有大灾,赶快领着全家人去戴茱萸,跑到高处共饮菊花酒,才能免祸。桓景照样做了,全家人平安过去。但当他回家一看,留在院中的鸡犬猪牛羊全都死了。这个传说明显有着道家的迷信宣传色彩,但登高、饮菊花酒表达了人们盼望消灾避祸、健康长寿的美好愿望。
登高、佩茱萸、饮菊花酒的风俗到魏晋隋唐之际,变化不大。如南朝梁人宗擦《荆楚岁时记》记载:九月九日,士农工商各行各业的人都到郊外登高,设宴饮酒。据隋人杜公瞻也说,重阳设宴集会,不知起于何时。然而从汉代至南朝宋相沿不变。从魏晋时起,不仅佩茱萸,还有插茱萸之说。周处《风土记》就记载有:“此日折茱萸以插头,言辟除恶气令御初寒。”尽管魏文帝说重阳是“日月并应,俗嘉其名”的节日,但当时人们不是把这一天视为良辰吉日,而是看成一个令人恐怖的日子。虽不像五月五日那样被视作“恶月”、“恶日”,起码也是一个不太吉利的日子,否则人们为什么登高、带茱萸、饮菊花酒以消灾避难呢?值得深思的是,一年三百六十日,就有三十六个九日,何以古人偏偏就重视起九月九日了呢?溯本求源,也与阴阳五行迷信学说有关。重九是一个“阳”字登勤之日,地气上升,天气下降,天地之气交接,古人为了避免接触不正之气,所以才登高以辟邪气。
声明: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部分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立场或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作者:小黄同学,本文链接:https://www.vibaike.net/article/1193072.html